上次她去居委會填表格時,意外碰到那位中年婦女,她記得沒錯的話,當時那中年婦女正在跟張大娘求情,意思是她女兒馬上要結婚了,兒子才十五歲,希望可以不用下鄉。 張大娘當然沒答應,還拿季洛秀作了比較,說她才十四歲,還是主動要求下鄉的。 張燕眉眼間和那中年婦女有七八分相似,應該是母女無疑了。看來,那家人家最後還是舍不得兒子,讓女兒下鄉了。 季洛秀有種躺著中槍的感覺,很想對張燕說:妹子,讓你下鄉的不是我,是你家裡大人,好麼! 所謂閒書當然隻是烏龍,吳德走過來沒等他問出口,季洛秀把封麵一拆,事情一清二楚。 吳德和張燕的男朋友是發小,見事情有變,又做起了和事佬。不痛不癢的說了張燕幾句,讓她不要再無事生非,就回他的座位了。 張燕長相漂亮,一雙眼睛也挺勾人,他本來有幾分好感。可現在這事情張燕搞了一出又一出,卻每次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智商堪憂。 那幾分好感便淡了,心想等送完這批知青回龍城,是不是該勸勸自己的發小。長得好看的又不止她張燕一個,再說,這一下鄉,能不能回來還兩說呢。 張燕不知道她兩次鬨事,讓吳德對她的好印象降到零點,還在考慮讓發小跟她分手。 若是她知道,會悔死。同樣的,對季洛秀的恨意,也會更上一層樓。 她現在不知道,所以還有心情對季洛秀放狠話,“你彆得意,我遲早會抓到你的小辮子,把你從人民隊伍裡清出來的。” 話說得好像很正義,可惜掩蓋不了心思的齷齪。季洛秀表情淡淡,隻當沒聽到。心裡卻存了一絲警惕,這種人就像蚊子,咬你一口看著沒傷害,咬多了也會疼、紅腫、流膿,畢竟蚊子再小也有毒呐。 張燕氣哼哼地走開了,季洛秀一回頭,一大一小兩張臉都直愣愣的看著她。 “我們不會有事吧?”這話是屬於小臉的陽陽問的,季洛秀一聽他的話,就知道他在害怕,那五天的批鬥、遊街,是他小小的心裡不可磨滅的傷害。 季洛秀心疼的摸了摸他的頭發,“沒事,你當她是瘋狗亂咬人就好。” “她跟你有仇?”大臉的趙安安一副興致盎然的神情,坐火車太無聊了,來點八卦打發打發時間最好不過。 “也許有吧,不過是她單方麵的。”季洛秀不置可否。 趙安安更來勁了,“怎麼會有這樣?不過也是啊,她媽媽就是我們那一片出了名的是非精!” “哦?”無視她看笑話不嫌事大的樣子,季洛秀從放在身邊的大布袋裡掏出一支鉛筆、一張紙,幾筆勾勒出一副簡易畫像。 遞給趙安安,“這人你認識嗎?” “認識,太認識了!”趙安安眼裡亮晶晶的,“這不就是張燕她媽嗎,不過,她看起來可沒這麼年輕。” 季洛秀了然的點了點頭,看來她沒猜錯。隨即,三言兩語把前因後果講了一遍。 倒不是她大嘴巴,而是她一方麵要安陽陽的心,另一方麵嘛,也有借趙安安的口,讓其他人了解真相的意思。這麼一來,之後不管趙安安攻擊她什麼,都會讓人置疑。 不是她杞人憂天,畢竟張燕剛才還撂了話,明顯不會善罷甘休。而且,張燕和她們上了一趟火車,還在同一節車廂,應該是去同一個地方,有可能都會分到季家村。 不管怎麼樣,有了林木的事在先,季洛秀認為防患於未然很有必要。 “張燕她媽是有點重男輕女,不過,這也不是她害你的理由啊!”趙安安撇了撇嘴,表示對張燕的行為很是不屑,隨後很合季洛秀心意的作了保證,“放心吧,她不來害你就算,她要是還想來害你,我一定當眾揭穿她見不得光的心思,讓大家都知道,她是什麼人。” 季洛秀笑而不語。 火車搖搖晃晃一天一夜才到了蘇市,跟她們一起下火車的有**十號人,張燕果然也在其中。 就跟在季洛秀她們身後不遠,一直目光灼灼的盯著季洛秀的背影。若那目光能化為實質,季洛秀的背早被她戳傷了。 出了火車站,吳德和另一名hwb帶著她們到了蘇市所在的革委會。又等了半個多小時,一群人按地區劃分,被組成四個隊。每隊二十來人的樣子。 等車子一到,四個隊伍會分四個方向,送去蘇市下麵不同的鄉村。 季洛秀所在的隊,不算陽陽在內,一共有二十四人。很不幸的,張燕也在內。 季洛秀斂了斂眸,看來她的顧慮還是對的。 這二十四人中,除了趙安安,還有張燕外,其餘的人,她一個都不認識。都不是住在季家那一片的。 倒是趙安安,好像和幾個人認識。在等車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還有幾人時不時的看看陽陽,然後竊竊私語。 “那小男孩是什麼人,不會這麼小也來當知青吧,太不可思議了。” “不可能,沒看他一直和那女孩在一起嗎,我估計啊,是那個女孩帶來的。” “怎麼這樣!這麼小又不會乾活,搞不好還要吃我們的飯。” “就是、就是……” …… 季洛秀五感敏銳,就算不想聽也聽到了。眼睛眯了眯,看著自以為說的小聲,卻全被她聽到的幾人。 心裡又多了幾分盤算。 等了不到半小時,車子終於姍姍來遲。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來接她們的不是什麼汽車,而是驢車。 一輛驢車拉不了幾人,光季洛秀這一隊,就來了四輛驢車。每輛驢車帶六個人,小小的地方就都被占滿了。 原本鬨哄哄的一群人,很快各自上了驢車,各奔東西。 季洛秀所在的驢車,卻不平靜。原因還是出在陽陽身上。 “有些人呐,思想就是落後。下鄉當知青,還帶拖油瓶來。”出言挑釁的,當然還是不嫌事多的張燕,“鄉下那地方本來就沒什麼吃的,這又多了一個吃白飯的,我們不就得餓肚子!?” 這一次她倒學聰明了,說的話戳中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