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洛秀一看,藥囊是用藍白格粗麻布做的,這種布料在農村最常見,看不出什麼來。 不過,針腳細密,造型也挺彆致。看樣子,做這個藥囊的人,手還挺巧。 打開藥囊,季洛秀還沒細聞,臉色募地變了。 裡麵裝的,竟是誘蛇粉! 怪不得,一群孩子在一起挖野菜,那蛇誰都不攻擊,偏偏就咬陽陽,還死不撒嘴。 陽陽說,這藥囊是季桂花給他的。季桂花這個人,她接觸過幾次,是個苦命又堅強的女人,做事風風火火的。 說是她放的誘蛇粉,季洛秀還真有點不信。陽陽和季小武玩得挺好,沒理由啊! 將藥囊放進空間,今天十擔肥料的任務還沒完成,先去上工,彆的隻能等陽陽醒了再說。 陽陽醒來時,已經接近黃昏。 “陽陽醒了,來,先喝一碗雞湯。”她特意找了隻空間裡養的老母雞,煮出來的湯和肉,好吃得差點沒咬了舌頭。 還有今晚的米飯、黃瓜,都是空間裡出產的。 要知道,之前擔心有幸存的修真者找上門,到季家村後,就基本沒吃蘊含靈氣的食物。 現在放下心理包袱,再吃靈米、靈菜和肉,感覺不要太美好! 一頓晚飯,姐弟倆乾掉了一隻老母雞、每人兩大碗飯,就連拍黃瓜都吃掉了兩盤子。 吃完晚飯,陽陽立馬生龍活虎的,一點也看不出才被毒蛇咬過的樣子。 “陽陽,你來看看,這個藥囊是桂花嬸給你的嗎?” 季洛秀收拾好家務,就把藥囊找了出來,遞給陽陽看。這件事不搞清楚,總覺得心裡頭不安。 “是啊。”陽陽的聲音悶悶的,他是年紀小,可也不傻。全安大哥特意問他,藥囊是誰給的。 藥囊明明扔了,姐姐又找回來,還拿給他看。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他之所以會被蛇咬,是因為這個藥囊。 桂花嬸為什……倏地,陽陽目光定在藥囊上,眼底浮起一層疑惑,“又好像不是。” 季洛秀眼皮一跳,“說清楚點。” 陽陽把藥囊拿在手裡翻看,還來回拉了拉係藥囊的繩子。好一會兒,才道:“這不是桂花嬸給我的那個,這個做工明顯好看多了,還有繩子,我記得桂花嬸給我的那個,繩子被扯斷過,後來又重新打的結接上的。這個不是,你看,繩子是好的。” 事情很清楚了,有人換了陽陽身上的藥囊,想害死他。 季洛秀瞠目欲裂! “你仔細想想,你戴上桂花嬸給你的藥囊後,誰碰過你身體,或者靠近過你。” “我和小武他們玩得很好,所以……” 陽陽這句話有點答非所問,季洛秀還是聽明白了。也對,小孩子在一起,打打鬨鬨的,有身體接觸很正常。 難道是那群孩子中的一個? 不,季洛秀搖頭,小孩子就算有矛盾,最多偷偷扯走陽陽的藥囊,不會想到換掉藥囊,還加誘蛇粉這麼惡毒。 “你再想想,除了和你一起玩的人,就沒碰到彆人?特彆是大人。” “大人……對了!”陽陽一拍腦門,不知想到什麼,臉上居然有點羞愧,“我今天差點把張嬸撞了,不過還好,我反應快,把她扶住了。” “張嬸?”季洛秀一時沒反應過來,哪個張嬸。 “就是大富村長家的張嬸啊,她不是專門記人工分的嗎,姐姐,你天天跟她見麵,不會不記得她吧。” 記得,當然記得。 季洛秀想起來,她今天中間走開了一個多小時,交工比往常也晚了近一個小時。去記工分時,張萍萍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有些奇怪。 當時,她沒多想。這會仔細想想,那個眼神裡,夾雜著某種複雜的情緒:懊惱、遺憾、驚惶…… “你早點休息,我出去一趟,一會就回來。”季洛秀交待一句,匆匆往外走。 剛走出石屋沒多遠,係統在她腦子裡叫開了。 “姐姐、姐姐!剛剛沈淑霞去了村長家哦。” 季洛秀身形一頓,下意識的問,“她是去找季貴仁,還是張萍萍的?” 沈淑霞和季貴仁是同事,她去季村長家,如果找的是季貴仁還好,如果是張萍萍……自她聽陽陽說,沈老師莫名其妙的針對他,她就覺得這裡頭一定有問題。 果然,係統也沒吊她胃口的意思,直接說道,“張萍萍,我看她們談話的樣子,像是早就認識的,而且關係還很好。不過,沈淑霞沒說陽陽壞話,反而還誇了一句,說陽陽很聰明,校長很重視之類的。” 誇是誇,不過說這話的時候,那語氣怪怪的,係統剛化形,還是個單純的孩子。不知道,這世上,還有一個成語叫做陰陽怪氣。 “很好。”季洛秀唇邊噙著冷笑,她不是係統,很清楚沈淑霞那些話是什麼意思,那不是真心誇讚,而是某種暗示。是在告訴張萍萍,陽陽得了校長重視,上學的事,她阻攔不了。 剛開始,季洛秀怒氣衝衝出門,一心想找張萍萍算賬。快到季村長家時,反而冷靜下來。 抓賊拿贓,換藥囊的事,隻是她的猜測。沈淑霞刁難陽陽,就算說出來,也不算什麼。最多覺得沈淑霞太過嚴苛罷了。 還有,誰歸定她不能和張萍萍關係好? 拿不出實際證據,人家又是村長家兒媳婦,她真跑去把事情挑破,吃虧的還是她和陽陽。 一路想著事,不知不覺的就到了季村長家門口。 季洛秀攥緊拳頭,數以萬計的腦細胞告訴她,張萍萍有問題。她該不該打草驚一下蛇,讓張萍萍知道她已經懷疑了。這樣一來,說不定張萍萍會有所顧忌。 可,萬一更瘋狂呢。 “喲,這不是季知青嗎。你來找我們家老頭子?” 季洛秀還沒想好要不要敲門,大門卻在這個時候開了。是張招娣,季村長的老妻。 “張奶奶,你叫我秀秀就行了。”季洛秀笑了一下,換上乖巧的表情,“我其實沒什麼事,隻是有點無聊,在村子裡散步,走著走著就走到您家了。巧合的是,我一到,張奶奶您就開了門。您說,這是不是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