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國很久沒有帝後同朝的局麵了。
國喪之後第一次早朝。
熙皇唐希帶上了皇後神佑,代表了自己的立場。
百官看到上頭的座位,原本一個巨大的熙皇融,一個人靠著,大半時間在瞌睡像是擺設。
後來新皇登基,雖然總是故作冷靜,但是表情稚嫩,手腳僵硬,還是讓人覺得可欺軟弱。
熙國以前並沒有君王製度。
隻是後來,皇權漸弱,才有了這種新製度。
很長一段時間,四君子統治國家,皇上隻是擺設。
現在四君子隻剩下三位,但是新皇仍舊稚嫩,太上皇又駕崩了,而太後瑰居然去守陵了。
眾臣子不用想,就覺得今後的局麵,恐怕還是殷家獨大。
太後瑰去守陵,走前說的那些話,讓眾人不好再提廢後的事,畢竟,誰也承擔不起逼死太後的責任。
廢後的三條理由,前兩條都是牽強附會,天災和太上皇駕崩,硬怪到人家皇後身上也立不住腳,畢竟來的公主可不止一位。
隻有第三條,在普通人家都可以算是問題了。
何況是皇家。
隻是此時帝後守孝,懷孕自然也不可能了。
若是這期間請名醫調理了身體,今後也未嘗不可。
總之,這一次廢後的風波算是過去了,太後瑰強硬的態度表示了皇家的態度。
眾臣子也不敢逼迫太狠。
都說熙皇一直有名無實,可是這麼多年,也沒有見人取而代之,肯定還是有底牌的。
隻是還有一些臣子有心思,想著,不能為後,為妃總可以,如今宮裡不是還有徐太妃,可惜當年徐太妃生的是女兒,若是兒子,那有現在熙皇什麼事。
眾臣心思各異。
還有人望向了排在不前不後的位置的那個麵生的少年。
熙國的官服很華麗,用的是最好的布料。
裡層是呢絨布,冬日保暖,貼身,外頭用的是絲綢,秀紋精致美麗。
所以上次太後瑰說眾人的服飾都是鹿家的,也沒有說錯。
熙國人向來崇拜行商厲害的人,殷君能地位穩居第一,也是因為他行商無敵。
那日葬禮結束之前,那少年身影很忙碌,但是沒人記住他。
都是依稀有些印象,又不是很深,淡淡的,很難想起來。
直到太後瑰提起此人,眾臣子才去尋找。
看一眼,也就是容貌還算清秀的少年,當然跟皇後神佑的美貌完全不能比,也不是很像。
聽聞鹿家四兄妹,皆是洛妃收養的孩子,並無血親。
不得不說洛妃眼光好,或者說教育孩子好,四個養子,除了兄長,其他三位都非常出名。
可是眼前,穿著熙國官袍的少年,氣質沉穩,一點都不紮眼,也不會緊張,絲毫沒有第一次入朝的慌張。
那身墨藍色的官府,上麵花團錦簇,一點紅。
能穿墨藍色,已經是級彆較高。
初入官場,一般是著黑色,雖然黑色也是很華麗,但是顏色不同的區分,還是代表了級彆。
黑色官服要換成藍色,不知道要經曆多少年華。
但是有的人,一來就身著藍衣。
少年麵上也沒有笑,很平靜,沒有欣喜,也沒有孤傲。
像是來了千百次朝廷一樣。
不會給人感覺太熱情,也不會給人感覺不好相處。
熙國人的朝會,感覺氛圍更輕鬆。
帝後還沒有出現,他們聊天聊的越來越火熱。
從街頭的豬肉鋪聊到了荊國的冰山,從荊國的冰山又聊到了蠻荒的氣候,從蠻荒的氣候又聊到了申國的物價,申國的物價還想深入聊的時候,朝鐘響起。
皇上與皇後娘娘駕到。
比平日略晚了一些。
熙國的朝會本來就比申國晚,不需要官員們半夜起來,往宮中趕。
隻需要正常天亮起床,吃了早點過來剛好。
眾人聽到鐘聲,總算是收斂了,沒有再吭聲,反正一會再聊也一樣,不急於一時。
熙皇走前。
眾人先看到熙皇的模樣,龍袍著身,戴著皇冠,眼卻還是有點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