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京城百貨界的‘一哥’,京都市百貨大樓當仁不讓。
你要知道老百姓們給它起了個啥名字,你就懂了------‘新華國第一店’。
這名字威武霸氣吧?
在六十年代的時候,京都市百貨大樓是規模最大的商店。
是繼東長安街、王府井大街、東華門大街上七個百貨商店的麵積總額還要大上兩倍,同時能容納上萬名顧客和一千名售貨員的大商城。
京都市老百姓們常說:“要是在百貨大樓都買不到你想要的東西,彆的地兒就不用買了。”
可見百貨大樓內涵蓋的產品有多麼的齊全,應有儘有。
後麵經過二十多年的經濟進步和改革,如今的百貨大樓內部櫃台,也有了不小的改變。
從統一經營製,慢慢變成了承包製。
就像是土地那樣,單個服裝櫃台,承包至個體經營,也就是俗稱的個體戶。
清早的百貨大樓人流還不是很多,蘇顏從一樓開始逛。
一樓是以食品為經營主題的櫃台。
各種精致的糕點糖果,都在傾斜的貨架上擺放著,糖果紙五顏六色,非常看好。
蘇顏想著回蘇家灣的時候,帶一些回去送人。
在轉了一圈之後,來到一處櫃台邊上,問售貨員稱了兩斤什錦水果糖,兩斤大白兔奶糖,又要了各色的糕點和果脯各一斤。
在糖果櫃台當售貨員的是一名中年男人,頭上戴著衛生帽,手上帶著乾淨的白手套,用手抓糖果,竟是一抓一個準兒。
過稱的時候,連增添或者減少的功夫都免了,看得蘇顏瞠目結舌。
將糕點糖果都用紙袋裝好後,算了錢銀,蘇顏付賬後,提著紙條上了二樓。
二樓是服裝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