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林崇音可沒有忘記,林宜南這樣的表現是跟自己小時候的經曆有很大的關係。
“你剛剛那段對於大自然的聲音描述很透徹......是因為以前下地耕作的經驗嗎?”林崇音對於音樂相當執著,也很在意。
他本人對於任何可以精進自己的技術的行為,那是從來不會嫌棄苦嫌棄累。但凡能夠看到希望,他就絕對會去做的。
“對,以前家裡窮,所以我經常要下地幫忙。也可能是要上山割豬草,或者是下田裡麵去插秧,或者是去抓魚都有可能。”樓寧回顧記憶,印象中林家對她的調查最多是關於健康方麵的事情。
在她的學習部分隻有著重在人不是笨蛋,更多關於學習的部分一概都不在意。
所以生活上麵大多怎麼過的那就更不可能落入他們查詢的資料裡麵,自然可以隨便她去掰扯。
“大自然裡麵其實是有很多有趣的聲音的。”小姑娘說到音樂,臉上的表情相當燦爛,眼神亮晶晶的,一看就是很喜歡音樂沒跑。
“我以前最喜歡就是模仿各種大自然的聲音,用口技也好、用各種葉子或小東西去模擬也可以,奶奶他們聽到都會很高興,做事情也更有力氣。”
林父在門邊聽得眼神複雜。
如果是自己的話八成也會很高興。
因為如果不是有絕對音感,並且對所有材料都所知甚詳,恐怕不管換誰過來,都絕對沒有辦法把握得住這樣的表現能力。
“那還真的很不錯。”林崇音聽著一臉若有所思,接著就說,“怪不得你的音符很飽滿,跟我的完全不一樣。”
樓寧很清楚,林崇音個人的感情是缺失的。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性格足夠‘獨’又夠‘怪誕’,對於樂曲有一種天生特殊的理解力。加上市場上目前並沒有同質性的音樂家存在──否則即便技巧極度高超,林崇音的音符,也絕對沒有辦法攏絡那麼多人的心。
但這樣其實是不夠、是有發展極限的。
林崇音正是因為察覺到自己這方麵的問題,所以才會格外地對林宜南的表現感到在意。
“可是哥哥的發揮也很棒啊。”不過樓寧這次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個哥哥吹,而且也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因此她一聽到林崇音這麼說,立刻顯得有些激動地說,“我覺得很有張力,雖然有些地方的情緒感覺沒有很到位,但是也已經可以被忽視了。”
林父的眼神驟然犀利起來。
因為他很清楚,林崇音的音色上麵的問題,短期內確實是他的賣點;可是觀眾的鑒賞能力是會逐年提升的,目前的情況也確實很難支撐的長久。
不過其他人都還沒有發現的事情,為什麼林宜南一個小姑娘,會知道的這麼清楚呢?
“你不是在種花嗎?要不我跟你一起種吧。”林崇音早就注意到林宜南每天都會在房間待很久,周末有時候還會去小溫室裡麵,跟那些植物說說話,然後給他們除蟲除草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