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年產一畝不到一百斤,然而豐年也不過就兩百斤,旱災時連五十斤都不到。少年雅安記得村裡最為巧手的農人對此已經相當驕傲,卻偏偏樓寧大人一來之後直接翻了六七倍的產量。
而且還不過三個月,就已經可以收獲,這是怎麼樣讓人連想象都做不到的可怕結果呢?
然而大人還是不滿意,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可以再更加進步一些。
“我們應該要學會思考,而不是製式地接收著前麵的知識,更應該要活用在生活裡麵,從而去想象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與結果。”少年雅安認為薩瓦多這樣也並不算錯,但如果見過更為深奧的想法與觀點之後,很多的事情都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雅各部落的人就是這樣。
他們從一開始的懵懂,到現在已經不會輕易地受到其他人的挑釁,甚至之前齊帕格這樣亂說話、又或者是薩瓦多這樣闡述樓寧不會留下來。
雖然少年雅安等人仍然會感到不安,但他們已經開始會學習自己推理思考,判斷這個說法到底合理不合理,而大人的生活與想法是否會真的出現變化?
“就算是這樣,真正願意花腦子思考的人畢竟也隻是少數。”薩瓦多作為風暴之子候選,也是家族菁英培養的孩子自然也算是見多識廣,他很明白少年雅安並沒有說謊,“因為更多的人還是停留在想要彆人告訴他該做什麼就好。”
現今的世界還是比較落後的,更何況讀書識字與教育思辨都還是屬於貴族與教廷的特權,因此從薩瓦多原本的角度來看,少年雅安等人的反駁與討論就跟冒犯一樣。
但他會不知道這個論點才是對的嗎?
知道,可是無能為力,也因為長久站在高位習慣了,因此更加厭惡出現競爭者。
“我的想法是,你們想要繼續發展也可以,但要低調,尤其是種的東西也要包裝成其他地方再賣。”薩瓦多雖然還是不大喜歡雅各部落的人,不過基於這陣子的相處,他還是默默地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對方,希望可以儘量減少一點對方的麻煩,“萬一真的被樓寧家鄉的人找過來,你們雖然會沾親帶故,但好歹可以不用變成主要責任方。”
能夠交出樓寧這樣的人的家族,肯定不會是什麼小國或貧脊的邦國,所以這些人會有多麼的強悍薩瓦多心知肚明。
而他們要打要罵也絕對不會是對著能力強的樓寧,隻會認為是雅各部落的人巧舌如簧地誘拐了單純的樓寧把所有的事情都教給他們才對。
如此一來的話,到底是哪一邊比較吃虧可就完全不好說了,反正薩瓦多是不看好雅各部落的──因為以樓寧的表現來看,人家的國家肯定相當強盛,這段時間過去說不定都還有更家強大的發明,隨便估計就能將雅各部落夷為平地。
“總而言之,你們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