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試終於結束,考生們在嘈雜中離開考場,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的是學霸,正在對請聖言的答案,有的是學渣,正在吹牛逼,或者討論接下來幾天去府試的路上怎麼玩。
他們不知道的是,很多人已經沒有機會參加府試了。
“考得怎麼樣?”
“棒呆了,你呢?”
“我也覺得考得很不錯,偷偷告訴你,其實我最後詩詞題,抄了《靜夜思》,嘿嘿嘿,這下甲等穩了……”
“嘿嘿嘿,我其實也……慢著,你抄了啥?”
“《靜夜思》啊,怎麼了?”
“‘床前明月光’的那首《靜夜思》?”
“不是,是‘疑是地上霜’的那首《靜夜思》。”
“嗬嗬,不就是同一首詩嗎,你還挺幽默的。”
“那可不是。”
“那我告訴你一件更幽默的事吧。”
“說。”
“我也抄了《靜夜思》,‘舉頭望明月’的那首《靜夜思》。”
“……”
“你怎麼不‘低頭思故鄉’了,哈?”
“……還思什麼故鄉,我們都該收拾收拾回老家了。”
“有命回嗎?死回書城還差不多!你這個智障,誰叫你亂抄詩的,《禁止抄襲公約》不是提醒過不要抄,會撞詩了嘛!”
“你特麼不也抄了?還說我?”
類似的對話,在整個沙俄古界的各個地方響起……
……
運縣的主考官柴縣令正在滿心期待地監督學官們閱卷。
縣試能出多少優秀的童生,都是他的政績,關係到未來的仕途。而本身作為讀書人,他也很期待看到後進末學們寫出幾首能讓他欣賞鼓勵的詩來。
突然,一個學官急匆匆地捧著一張試卷,來到他麵前,彙報道:
“縣尊,下官這裡發現了一首絕句,或有鎮國之姿,請求進行才氣測試!”
所謂才氣測試,就是利用聖院的力量,檢測一篇詩文到底多麼有才。
詩文的才氣分好幾個等級,由低至高分彆是出縣、達府、鳴州、鎮國、烏拉。
“烏拉”是沙俄古界自古有之的戰吼聲,凡在戰場之上,必然是“烏拉”之聲連綿不絕。
因此,達到烏拉級,便意味著這篇文章將天下人皆之,全人族共學,乃傳天下之資。
“好,本縣也覺得這首詩至少詩成鎮國,假以時日,或可烏拉!光這‘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句,情真意切,餘韻悠長,便勝卻古往今來眾多隻知堆砌華麗辭藻的詠月詩!”
柴縣令正準備拿出他的縣令官印,調動聖院之力一觀此詩才氣,另一名學官也捧著試卷跑了過來,激動道:
“縣尊,縣尊,下官這裡也發現了一首好詩啊,或許我們運縣此次童生試會出兩首鎮國詩也說不定!”
柴縣令眼睛一亮,要是真能出兩首鎮國詩,他隻要不犯大錯,今年的吏部考評必然是甲等!
他臉上帶著含蓄的微笑,用空著的那隻手接過試卷,認真起來,然後漸漸失去了表情。
第二位學官緊張地觀察著柴縣令的臉色,見他突然變得陰沉起來,不由心中打了個嗝楞。
難道縣尊對這首詩不滿意?不可能啊,單這“舉頭望明月”一句,隻要讀書人,就都會拍案叫絕。
他哪裡知道,他家縣尊確實是要拍案,但不是拍案叫絕,而是拍案而起。
第一名學官此時臉上難掩得意,撇了眼第二名學官。嗬嗬,還想和我爭功?看我這邊出了好詩,你也迫不及待地拿了首詩想到縣尊麵前露臉,這下怎麼樣,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吧!
柴縣令終於抬起頭來,將左右手的兩張試卷調換了一下,遞給了兩名學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