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和萊布尼茨的決戰即將迎來尾聲,兩人已經十分疲憊了。
“放棄吧,萊萊,你根本無法觸及我!看看你都變成什麼樣了?現在收手的話,我可以原諒你,依然視你為我的朋友!”
牛頓驕傲地說道。
他雖然雙目充滿血絲,但身體上沒有任何可見的傷痕。
反觀萊布尼茨,一條手臂無力【零零看書00kxs】地垂下,另一條更是以露骨的角度折斷,全身鮮血淋漓,不屈的眼眸被腥紅覆蓋。
見萊布尼茨沒有回答,牛頓搖了搖頭,正準備了結這一切,突然,萊布尼茨瞬移到了他的麵前!
【微積分】輕輕一拳,無力地打在了他的臉上,沒有感到任何疼痛。
在牛頓難以置信的眼神中,萊布尼茨用嘶啞的聲音說道:
“我其實早就想到了,要如何拉近與你之間的距離,而不會被你彈飛……答案就是,我可以把這段‘距離’給‘微分’掉!常數微分之後,是零!隻要一瞬間‘微分’掉距離到你的麵前,在你反應過來之前,我就能打中你!”
萊布尼茨帶著複雜的情緒,看著牛頓從被打中的部位,開始“微分”……
他的意識漸漸模糊,他以為是自己累了,隻要睡一覺,休息休息就好了……
然而,在旁人的眼中,萊布尼茨和牛頓都在“微分”,都在迅速化作兩團複雜難辨的數學符號。
【第三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定律】發動!
兩人向著地麵一齊墜落,沒有摔爛成血肉,卻是融作了一灘“微分”後的產物。
就像是兩滴水,滴答,滴答,彙作一滴,從此再也無法分離。
輪回者們沮喪地看著這一幕,兩人的同歸於儘意味著雙方陣營的主線任務同時失敗了。
“等下,還有希望,牛頓的替身還沒消失!”
一名希靈使徒激動道。
【微積分】已經隨著萊布尼茨的逝去如煙塵般消散,【經典力學】卻是和兩人一同墜落,此刻正蹲守在兩人的微分遺體旁靜靜地注視著他們。
下一秒,【經典力學】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
它鑽入了地麵之中,然後從牛頓萊布尼茨混合物下方升起,兩條木板形狀的雙臂各自折疊了一小段,將兩人圍在其中,腿部的那條板則蓋在了圍起的木板上方,正正好好,嚴絲合縫。
宛如一尊黑色的棺柩。
【經典力學】最後的隱藏能力——
【牛頓的棺材】:當本體建立的科學理論體係被推翻時,本體會從曆史的長河回歸。本體殺死推翻其理論體係之人,就可以奪取對方的替身能力並將其科學理論納入自身理論體係。若反被對方所殺,對方可以獲得【牛頓的棺材】。
黑色棺柩向著地麵下沉,就此消失無蹤,輪回者們麵前,則齊齊彈出了主線任務失敗的係統提醒。
“都快你們這群愚蠢的狒狒!”
“吱吱吱!”
雙方僅存的幾人互相抱怨起來,但說了幾句後,又都覺得意興闌珊、索然無味,開始失望地等待回歸書城空間。
並不知曉【牛頓的棺材】具體效果的輪回者們難免擔心上架篇的主線到底會變成什麼樣。牛頓寫的《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的名著世界,牛頓都沒了……
而現場最後的兩名科學家則眼含熱淚,向著兩名先驅消失的地方鄭重地躬身行禮,為他們送彆。
“微積分之爭”就這樣以讓所有人悵然若失的形式落下了帷幕。
後世的人或許還會繼續為到底是牛頓還是萊布尼茨發明了微積分而爭執不休吧。
但至少他們兩人,再也不用去為此爭論了……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科學的發展不會因為少掉了誰就停滯不前。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
1916年,《廣義相對論的基礎》發表,牛頓經典力學體係受到重大的衝擊。
1933年,愛因斯坦移居美國。
同年,英吉利海峽的一艘小型打撈船上,船員們正打算撬開一尊奇妙的棺材時……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