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子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銀子,激動的眼淚都快要出來了,“這……這都是給我的?”
“殿下看重你,才給你這次機會,這差事你要是辦好了,另有重賞!”
那男子更加激動了。
他馬有錢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三殿下的賞識?
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榮幸!
直到走出府,他還覺得有些恍惚,回頭看了看漆紅大門,覺得像是在做夢一般。
他淚眼婆娑的將帶著兩個大壓印的銀子揣入懷中,又捏了捏和銀子挨著的那封信。
青岩大人交代過了,這信很是重要,一定要小心謹慎,萬萬不能讓人瞧出來,他就特意從後門溜了出去,謹慎的四處打量了一番,見沒人注意到他,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出去,一路專挑大道走,遇到人就跟著,生怕落了單,又不肯讓人跟在他身後,沒走幾步就要四處張望一番,看看有沒有人尾隨他。
其實從他離開沒多久,屁股後麵就已經跟了幾個小尾巴。
隻是馬有錢並不知曉,他還沉浸在自己得到重用的喜悅之中。
二十兩銀子啊,就隻是跑個腿!
馬有錢摸了摸藏著銀子的袖袋,這要是他差事辦得好,得了三殿下的賞識,日後賞賜定然是少不了的,那麼多銀子,他該怎麼花呢?
小二!把酒給爺滿上!爺要喝陳年的女兒紅!
掌櫃的,這櫃子裡的胭脂水粉,爺全要了!帶回家給我媳婦用。還有這布,絲綢啊緙絲什麼的,給爺挑最好的!
……
正想著,突然一股味道飄了過來。
馬有錢吸了吸鼻子,這什麼味兒啊,這麼香?
還沒等他聞出來,人就已經沒了知覺。在他倒下去的一瞬間,兩個黑影飛快的從陰暗中閃現出來,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封信,其中一人對著另外一個點了點頭,兩個人合力將馬有錢拖到了巷子裡,然後帶著信拐進了一間屋子,小心翼翼的拆開,將裡麵的內容臨摹了一份,一人將原件封好送還了過去,另外一份則快馬加鞭送到了張府。
張家。
魏國公張撫遠剛讓人在耳房準備了熱水,門外忽然響起管家的聲音:“老爺,‘那邊’有動靜。”
張撫遠澡也不洗了,穿著中衣就招了人進書房。
竟是一封信!
張撫遠眼中閃過一抹激動,他就知道,三皇子肯定會按捺不住了!
不過,待他拆開了信,卻忍不住皺起了眉……
“浮生偷得三日閒,
魚雁信裡何相會?
無奈去處複無路,
每逢思節鵲橋仙。”
……這都寫的什麼破玩意兒?
既不對仗也不工整,連韻律都是錯的。
三皇子怎麼會寫出這樣的詩?
他將信紙翻轉了幾個個兒,幾乎要將它看穿也沒看出個所以然,張撫遠越看越想不通,越想不通就越覺得可疑,越可疑的就說明此信越不簡單。
能讓人看不透的,其中一定另有玄機!
他抬起頭,不放心的問了一句:“沒讓人發現吧?”
“大人放心,神不知鬼不覺。”
張撫遠懷疑:“不是說三皇子身邊的人都很厲害麼?”怎麼這麼輕易就得手了?
“確實厲害。那人小心謹慎的很,從後門繞著走的,屬下跟了很久,要不是動用了迷.魂.香,恐怕也不能得手。”
張撫遠點點頭,又聽屬下說早已經讓人將信送了回去,這會兒人都到東宮了才放心下來。
事關大計,他也不敢耽擱,擺弄著信紙沉思了一會,就高聲吩咐道:“去將先生們都請過來,將二爺也請來!”
眾人來的很快,也不寒暄,很快便討論了起來。
“第一句的三日應當說的是日期。”
“魚雁是永安郡主的閨名,第二句話應當是在說永安郡主已經和他取得了聯係,兩個人已經定好了見麵的事情。”
“這第三句,若是老朽沒猜錯的話,是在說將人藏在哪裡,或者是,什麼時候將人帶出來。”
至於第四句,門客們普遍認為,“思節”是指九九重陽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嘛,這很好理解的。南大街那邊也確實有一座橋叫鵲橋。
所以整首詩通俗來講就是:哥你放心吧,人我已經找到了,就是什麼時候帶出來還有待商榷,我建議是重陽節那一天我們在鵲橋那邊聚一聚。
不過張二爺卻覺得,思節不是重陽節,而是指七夕。
因為眼下便是七夕,趙家的事情懸而未決,三皇子既然要救人,便沒道理拖到那麼久。
隻是……鵲橋???
這天底下有誰會帶著犯人在鵲橋相聚?這不是缺心眼嗎?
門客們本來各執己見,但一聽這話,反而統一了意見。彆說,三皇子還真就是這不按常理出牌的性子!
正經的事情他未必參與,但這不正經的事情,鐵定是他乾的!
作者有話要說: 我真的想劇透!但我忍住!你們誰要能猜出那詩的意思,我紅包備好!
小劇場1:
三皇子:去沈家?跟彆人一樣賴在那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我不要麵子的啊。
等到後來。
沈婉:這人怎麼賴在這裡了?
三皇子:其實入贅什麼的也不是不可以。
沈婉:……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