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關於下山方式的討論!(求訂閱,求月票!)(2 / 2)

直播之極限巨星 吳常道 6386 字 11個月前

無時無刻不再變化著。

藍天一望無際,清澈無比。

風速開始逐漸回歸於正常。

瞧了一眼時間,陸羽決定不再逗留,即刻開始速降。

真要是過了這個時段,鬼知道天氣還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變化。

對於高山跳傘而言,除了跳傘者的經驗,還需要看老天爺的臉色而行事。

因為這會極大提高跳傘的成功率。

通常情況下,高山空降,屬於特技跳傘的範疇。

對數據的要求非常嚴格。

地麵風速要小於11s,雲底高大於2200,2200以下雲量不超過5成。

一旦超過這些數值,跳傘者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而且每超出一分,危險係數都會大範圍提升!

單從這個角度出發,珠峰傘降的難度係數,絕對是地獄級的。

堪稱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

超強的風速和變幻莫測的氣流,會使跳傘者隨時都有碰壁的危險!

此外,極具的海拔變化和雲量,也會對傘降造成各種各樣的阻礙。

開傘時機,預判降落地點,飛翔姿勢,每一處細節,必須保證恰到好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池。

否則,等待你的將是無儘深淵。

因此,不論怎麼看,這都會是一次超高難度的傘降!

此時,各大網絡直播間內的觀眾們,還不知曉陸羽的“瘋狂計劃”!

當他在心裡計較著傘降條件與降落地點時,許多人都在彈幕裡對他的下山方式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因為下山要比登山難。

這也是人儘皆知的事情。

8000多米的海拔,惡劣的氣候環境,致使登頂珠峰的難度極大,可以說是九死一生。

錯一步,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然而,下山的路線卻是更加凶險!

專業的登山人士都知道,登山者在上山的時候,尚可以控製好平衡。

但是下山,卻未必能控製得好速度。

尤其在珠峰這種地方。

萬年不化的冰川與雪坡。

陡峭的三級台階。

還有登頂時幾近透支的體力,都會使登山者舉步維艱。

北坡下山線路,全線平均坡度30到45度,如果出現失足和或者腳底打滑,絕無生還可能。

“羽神,下山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感覺下山比登山還要難上數倍!”

“海拔高,地勢陡,下來也是一場硬仗啊!”

“上去容易,下來難!”

“主播,一定要平安回來,加油!”

另外一邊,國家登山隊的隊員們和一眾大佬,也對陸羽的下山之旅,充滿了擔憂。

這些人都是專業人士。

對於下山的艱難,他們深有體會。

據相關數據統計,這個世界,登山運動的下山死亡率,要比上山高出一倍。

哪怕是3000米級彆的雪山,也有近數十名登山者,曾在下山時遇到過不同程度的危險。

其中,不乏舉世聞名的登山家。

王永峰便是其中之一。

2005年,在獨自征服北美的一座雪山時,因為在下撤過程中突然滑落,他整個人都被卡在了一處岩石上,曆經十多個小時才被救援直升機發現。

由於跌落時登山靴丟了一隻,導致小腳趾被凍傷,最終隻能截掉。

這則新聞曾經轟動一時,引發了很多登山者的極度恐慌。

3000米級彆的雪山尚且如此恐怖。

更彆說8844米的珠穆朗瑪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