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物資的時候,沒有大容量的盛具是不行的。”
“隻靠一雙手,根本就忙活不過來。”
“這些竹材非常軟,是編織的好材料。我們可以用它來編製一個竹簍,充當背囊,來徹底解放我們的雙手,方便搬運和狩獵。”
麵對鏡頭,陸羽神秘一笑,似乎對自己的這個想法頗為滿意。
“好了,話不多說,抓緊乾起來。”
與此同時。
直播間內。
觀眾們見陸羽又要展現真正的技術了,頓時就吵了起來。
“竹簍?”
“臥槽,整活兒?”
“手工小能手上線!”
“真就全靠一雙手唄?”
“羽神搞快點!”
先將三根細竹,放到一邊。
陸羽轉身取出石刀,來到石像前。
選了一塊粗細正合適的岩石,把刀刃研磨了一番,方便後續劈砍竹篾。
所謂竹篾,就是極細的竹條。
也是竹編製品的原材料。
不論編織什麼東西,獲得竹篾都是第一步。
三五分鐘後,磨好了石刀。
陸羽預估了一下竹簍成型後的規格與大小。
然後第一時間將三根竹竿,攔腰斬斷。
等分成六段。
每段長約一米有餘。
分好了竹管。
陸羽再用石刀的刀刃,對準竹管的中心線,將其豎向劈開。
一分為二。
變成兩片大小均等的竹坯。
隨後,他拿出其中一片,立在身前。
找準位置,並在竹坯的頂端,劈出一個小豁口。
豁口的寬度,大約0.4公分左右。
有了這個豁口,陸羽立刻小心翼翼地把刀刃,嵌入其中。
然後用手輕輕一掰——
很快。
一根竹篾便順著竹子的紋理,從竹坯上脫落了下來。
半根竹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可以製作出10多條竹篾。
“編織竹簍的第一步,就是用製作竹篾。方法很簡單,沒什麼可說的,如果手裡有刃具,應該不難實現。”
“竹篾,不用計較得分毫不差,隻要大致均等,就可以。畢竟我們製作的是實用器具,不是工藝品,所以,不必太講究,結實耐用是第一位的……”
經過研磨的燧石刀,非常鋒利。
“唰——!”
“唰——!”
“唰——!”
說著話,手起刀落間。
12片竹坯,沒多久便被改製成了百十條寬約0.4公分,長約1米的竹篾。
其中,就算去掉不能用的和損壞掉的,完好的竹篾也有八十多根。
足夠編很多東西了。
“6666!”
“單身一百年手速?”
“主播,請說出你的故事!”
“這手工無敵了!”
“無他,唯手熟爾!”
將劈好的竹篾,整理好放在身旁,陸羽清了清嗓子,繼續為觀眾們介紹:
“竹簍,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盛具,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哪怕是在當今社會,它也依然有用武之地。”
“竹編技藝的曆史,非常久遠。”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我們都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在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我國的考古學家們就曾發現過竹子實物,由此可見,使用竹子來編織物品,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普遍存在了。”
挑挑揀揀了好一番。
陸羽將製竹簍所需的竹篾全部準備好後,繼續開口說:
“在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後,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就地取材了,他們使用各種石斧、石刀等工具砍來植物的枝條編成籃、筐等器皿。”
“實踐中,他們發現竹子乾脆利落,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編易織,堅固耐用。於是,竹子就成了當時器皿編製的主要材料。”
“後來,經過漫長的發展,竹藤的編織紋樣越來越豐富。到了殷商時代,陶的印紋上開始出現方格紋、米字紋、回紋、波紋等紋飾。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竹的利用率又得到擴大,竹子的編織逐步像工藝方麵發展,竹編圖案的裝飾氣味越來越濃,編織也日見精細。”
“但這一切,還是無法改變竹編作為實用器的根本。”
“現實生活中,竹製盛具有很多,竹簍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個,也是極具代表性的。說到竹簍,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隻不過,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手作的竹編製品,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不過,沒關係,今天我就讓你們大飽眼福——”
話落,觀眾們的熱情一下被點燃。
而陸羽也不再廢話,直接進入正題:
“編製竹簍,其實與編織草鞋的步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相比草鞋,它要更精細一點。”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打方底。”
說著,陸羽橫向羅列出10根竹篾。
每一根竹篾的間距都大致相等。
“這些竹篾,是方底的緯條。”
“等下,隻要用經條,按照壓一挑一的方式,穿插到這些緯條中,就能獲得一個平麵方底。”
話落,陸羽又新取了一根竹篾。
豎向穿在了這些緯條之中。
鏡頭前,經條與緯條壓一挑一。
完美契。
形成了無數個十字。
十分漂亮。
利用這種“十字編織”的方法,如此反複。
隻不一會兒,一個一尺見方,草席樣的竹編方底,就出現了直播間中。
舉起方底,陸羽向觀眾們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成果:
“這就是竹簍的方底。”
“看起來可能沒那麼完美,但意思是對的。”
“編好了方底,一個竹簍就算是做好一半了,接下來隻要利用竹篾進行圍籠,讓它變成一個圓柱形,最後再封邊,就差不多了……”
竹方底緊密的十字編織,異常規整。
極具原始的美感。
精細的工藝,根本就不像是手編出來的。
倒更像是機器加工而來的。
“666,太厲害了!”
“羽神,老實交代,開直播前你是不是賣草席的?”
“神TM賣草席的,23333333”
“我就不明白了,這TM是人能乾出來的事?”
“編的真好,佩服!”
很快,將竹簍的方底放在一旁。
陸羽在附近找了塊大石頭,輕輕地壓在了上麵,準備圍籠。
圍籠。
也就是編織簍身。
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把方底上延伸出來的竹篾,用竹條一層一層的,將它們攏起來,形成圓柱形的簍身。
因此,必須用東西固定住方底才好操作。
不然很容易手忙腳亂。
“好了,各位,固定好底子,現在我要開始圍籠了……”
說話間。
陸羽已經從身側另取了一根竹篾,穿進了籠底的邊緣。
並將方底上多餘的竹篾全部折彎,立起了一個大致的形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