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簍內的漏鬥玄關。
同樣需要竹篾進行編織。
方法很簡單。
正如陸羽所說。
隻需要利用竹篾圍成一個與簍口相同大小的錐形漏鬥,倒插進去就可以了。
沒什麼特彆之處。
很快,介紹了一番後。
陸羽依次選了三五根竹篾,繼續忙活了起來。
編織的工序都一樣。
先用石頭固定。
然後進行圍籠即可。
漏鬥不需要做得多精細多美觀。
好用就行。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收口處的竹簾,大小必須拿捏好。
太大太小。
都不可取。
太大的話,魚遊進去後,容易逃跑。
可要是太小,大魚又進不來。
所以,這個尺寸,至關重要。
至於其他的,就沒什麼特彆需要注意的了。
不多時。
大約過了五分鐘。
經過一番努力,陸羽終於把漏鬥大型,給編了出來。
隨後,他又順手豐富了一下細節。
把多出來竹篾掐斷。
同時,又測試了一下漏鬥下方竹簾的彈力。
直到所有細節無誤,才將漏鬥機關,倒插在了魚簍中。
“好了,大功告成……這樣,一個簡易的竹製魚簍,就算做好了……”
舉著魚簍,陸羽前後看了看。
確認沒什麼問題了,當下便抬起右手,緩緩地伸了進去。
下一秒。
手臂進入漏鬥後。
本是聚攏在一起的竹簾,突然擴張,鉗住了他的小臂。
“各位,看到了嗎?就是這樣,當有魚闖入時,竹簾會先放再收,把它們牢牢地困在魚簍裡,像我的手一樣……”
經過演示,觀眾們對魚簍的工作原理,終於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這東西看著簡陋,但設計得卻非常巧妙。
隻要魚遊進來,基本很難逃脫。
“666!”
“野區套路魚人?”
“2333333”
“羨慕主播,有能力在哪都能活得很滋潤!”
“自助捕魚器?”
“小魚人快跑,羽神要套路你!”
有了這個魚簍。
陸羽就不用每天搜尋海岸了。
隻需要找個合適的地方下籠。
到日子了,過來看兩眼就行了。
非常方便。
屆時,就算沒什麼收獲。
也不會耗費任何成本。
“雖說被動狩獵,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但有時候,它們真能為你省下不少力氣,讓你不再分身乏術。”
“所以,陷阱也好,魚簍也罷。”
“它們都是非常不錯的狩獵方式,隻要足夠耐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驚喜臨門。”
“好了,稍作休息。等下,咱們背上竹簍去岸邊逛一圈,找個好地方下籠子,順道再摘些椰子,好久沒喝到新鮮的椰汁了……”
回到茅屋歇了一會兒。
陸羽一邊喝著水,一邊與觀眾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
十一天了。
直播到這兒。
總算是鬆口氣了。
經過努力,營地內的生存體係,越來越完善。
工具種類,也是越來越豐富。
竹製的背囊和魚簍,看起來似乎不值一提。
但事實上,這兩件東西,卻極大地提升了陸羽的行動效率。
至少乾起活來,再也不用有什麼顧慮了。
話匣子一打開,半個小時倏然而過。
這邊,陸羽也歇得差不多了。
“兄弟們,趁現在太陽還沒下山,咱們抓緊點,回來再聊。”
說話間。
他從地上拾起竹簍,係好背負帶。
順手將石斧、石刀、還有繩索等工具,全放了進去。
然後一把抱起魚籠子,轉身便出了門。
營地到西海岸。
如果抄近路的話,一個多小時就能抵達。
廢不了多少工夫。
就是路不太好走。
眼下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段。
午後的叢林,異常悶熱。
仿佛一個大蒸籠。
讓人喘不過氣來。
抵抗著炎熱,按照記憶中的路線,陸羽幾經輾轉,一路向西。
再翻過一塊岩石後,終於看到了久違的海岸線。
島嶼的西海岸。
是小島沙灘與礁石群的分界點。
此刻,正趕上退潮。
潮汐帶間暴露出很多黑色礁石形成的水窪。
有深有淺。
是下籠的好地方。
抱著魚簍,陸羽沿著海岸線尋了一圈。
不一會兒就找到了一處不錯的水窪。
麵積很大。
水深也正好。
半封閉造型。
簡直就是絕佳的捕魚點。
“這個水窪非常不錯,既可以將魚籠完全淹沒,又不會下得太深,就是這裡吧。”
“不過,下籠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
說著,陸羽顧盼左右。
最後,將自己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塊黑黢黢的石頭上。
走過去搬起石頭。
他輕聲解釋說:
“為了保證潮起潮落時,魚簍不被潮汐衝跑,下籠之前要先在裡麵放上一塊石頭,把它沉到水窪底部。”
“石頭的重量沒什麼講究,能壓住就行,但也彆太沉,否則出籠的時候,少不了花一番力氣……”
抱著石頭,陸羽將其慢慢下到裡麵。
然後,再將魚簍沉入水中。
最後,他又從竹簍內取出一根樹皮繩。
一端係在魚簍上。
一端係在旁邊的礁石上固定:
“魚簍一天檢查一次就行,不用太頻繁。”
“通常情況下,捕魚的高峰期,大都是在夜晚潮水上漲時,到時候,會有大量的魚蝦,被潮水衝到近海區,所以,咱們隻要坐享其成就行了。”
“666,就是白嫖唄?”
“主播,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帶哥們,坐享其成可還行?”
“臥槽,無情!”
……
布置好了魚簍。
陸羽沿途又摘了好多椰子。
竹簍容量很大。
裝上十多個椰子不成問題。
因為有背負係統,哪怕再重也是輕而易舉。
西海岸的椰樹,雖然分布不多,但滿足日常補給,根本不在話下。
爬上爬下了好一會兒,竹簍就被他裝得滿滿登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