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要想把簡單的原理完美地應用到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除了善於發現,還要敢於嘗試。”
“因為說到底,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才讓人類文明從一窮二白走到今天。”
“怎麼樣,兄弟們?這個鼓風機還算有意思吧?”
何止是有意思。
簡直太tm秀了!
無人不知的簡單原理,再加上幾個毫不起眼的東西拚湊到一切,就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
不服真不行!
這一幕近乎完美地詮釋了原始生存所獨具的魅力——
利用眼前力所能及的材料,一點一點地打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
兩個小時後。
陸羽將做好的鼓風機放到一旁。
走到炭窯處,透過下方的透氣孔,俯身觀察了一下裡麵的火勢。
此時,上麵的火勢已經完全蔓延到了窯爐的底部。
下方的木柴通紅一片。
“各位,燒成這樣基本就差不多了……”
從竹簍裡扣出一大塊黏土,陸羽接著說:
“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泥料把所有的通氣孔全部堵上。”
“包括窯頂上麵的開口。”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減緩木炭的燃燒速度,讓其完全碳化,到時候,隻要揮發氣體全部溢出,就大功告成了。”
“整個過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我們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趁這個時間,陸羽隨便吃了點東西,補充了一下能量。
隨後,他又令起爐灶。
重新布置了一處火堆。
並將剩下的泥料取出來大半。
圍著火堆。
一圈一圈地砌成了一個圓柱形的小熔爐。
“彈幕裡有人問,為什麼有了土窯還要另做熔爐?”
看了下彈幕,陸羽開口解釋說:
“其實很簡單,窯爐並不是越大越好。”
“對於冶煉金屬來說,小號熔爐要比土窯更容易集中溫度。其次,由於咱們材料有限,如果用土窯的話,會浪費更多的木炭,所以,單獨打造一個小型熔爐很有必要。”
說話間。
陸羽先用手抹平熔爐的邊緣。
然後又在底部分彆開了一個大小適中的出炭口和進氣口。
進氣口的作用,顯而易見。
就是為了連接鼓風機的風筒!
而出炭口的作用,也很好理解。
有了它。
煉製完成後,就可以很輕鬆地把經炭火和高溫還原出來的銅料,從爐內搜刮出來。
與炭窯開門線的作用差不許多。
……
直播到這裡。
有了鼓風機、熔爐、礦粉和木炭,前期的準備工作基本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
隻要木炭一出爐。
就可以把礦粉丟到熔爐裡。
覆以木炭冶煉了。
到時候。
經過高溫的持續煉製,礦粉中所蘊含的銅,自然就會被逐漸還原出來,變成了銅料。
再之後,隻需將銅料融化成液態銅。
倒入模具。
就能變成自己想要的形狀了!
比如斧刃,刀刃。
甚至是箭鏃,也不再話下。
……
時間飛快。
轉眼就來到了下午兩點。
等待木炭出爐的這段時間。
陸羽也沒閒著。
一直與觀眾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
直到炭窯窯口的青煙停止揮發,才站起身走過去查看。
到了窯邊。
他先用手摸了摸窯壁的溫度。
然後,又探查了一下窯頂的火勢。
過了好一會兒才說:
“朋友們,應該燒得差不多了。”
“閒話少說,咱們先打開看看,裡麵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