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清秋(2 / 2)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林楚淺放下茶杯莞爾。“不會是取自此處吧?”

何長笙掃了她一眼,重又替她倒了一杯茶。

“取自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共赴清秋。”

“……倒是雅致。”林楚淺似是而非的點了點頭,不再細品其中的意思。

不過聽這意思,這茶該是他親自製作的。

幾杯熱茶下肚,林楚淺長舒一口氣,抬起頭時原先進入這院子時沾染的些許恍惚依舊蕩然無存,澄淨的要眼眸裡儘是清明。

“不知朝廷對林府謀逆一案作何感想??”

何長笙放下茶杯,外麵冷意的風吹起他的發帶,悠揚冷靜,月牙色的衣袍攜帶者月光,看起來越發的孤寂。

“朝廷爭論不休,文武各分一派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僵持不下。”何長笙語氣平淡,聽不出太大的情緒。

辰國曆來重文輕武,當朝上下算得上功勳卓著的並且真槍真刀上過戰場的,除了林家父子,幾乎聊勝於無,剩下的要麼年事已高不堪重任,要麼紙上談兵不懂實戰。

林品契鎮守邊關多年回京,以他的功績原本就壓朝中武將一頭,外加甄尤溟看重,林府上下在都城裡可以說炙手可熱,一時無人敢輕易的得罪。

武將尚且無話可說,但文官對林府頗為忌憚,尤其是對林斐澤行事乖張甚是不滿。

此次事故突發,謀逆之名落在林府頭上,朝廷之上分為兩派,實乃必然。

武將之中大多自然是不信對辰國忠心耿耿數十年的林品契會突然生出謀逆之心,其中定是另有隱情,必是有人惡意陷害。

文官則以為林府功高震主,仗著陛下恩寵才有了不臣之心,其心可誅。

林楚淺眉頭微蹙,追問:“那陛下的意思?”

“陛下尚未表態。”何長笙抬眼望向她,悠悠開口:“如今證據確鑿,想來謀逆之罪不是那般輕易洗脫的乾淨的。”

證據確鑿。

林楚淺一想到這件事便覺得心堵,剛才她在馬車上已經打探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事發當日,林品契因為衛寧蘭身體不適告假在家,正巧就是那日,朝中老臣蔡將軍攜帶其子蔡三狀告林斐澤私下口出狂言,屢屢表露出對陛下不滿,暗藏謀逆之意。

隨後由城西張校尉帶頭的一眾平時與林斐澤私下往來密切的子弟作證,證實林斐澤曾在酒後胡言亂語,常自詡這辰國江山應有他林家一份。

眾口鑠金,奈何其他覺得有蹊蹺的大臣尚未為林家出頭分辨幾句,便被他人以其是同黨等質疑給懟了回來。

事發時朝堂一片嘩然,甄尤溟原是半信半疑,想著讓林品契自己解釋,誰知那日他告假在家,沒來上朝。

多事之人有開始三言兩語的抹黑林品契藐視王威,無故告假,居高自傲。

甄尤溟興許受起挑撥,一怒之下命令李子靖率領禁軍去緝拿林家父子,同去的還有張校尉之子張二。

原本隻是按照旨意去拿人會去審問,結果也不知為何突然搜府,結果運氣還特彆好,尋到了所謂的證據。

一隻裝有玉佩的小盒子底下藏匿著林斐澤意欲同丹蚩王室共謀大事的密信。

密信中林斐澤向其允諾,隻要丹蚩願意與他聯手,事成以後,辰國西北地區的十座城池的儘歸丹蚩。

陛下看到密信震怒,責令將其林府上下緝拿入獄,而後拂袖而去,數日不上朝,亦沒回後宮。

活脫脫像是被林家的事情給氣自閉了。

事關重大,皇帝尚未開口決定如此處置,底下的人倒也不敢隨意動刑,林家上下暫且安全。

想到衛寧蘭身懷六甲,林楚淺便放心不下來,可以現在的處境,她除了暫且保全自己,又能做什麼?

“何丞相可否安排我進獄中打探那密信之事?”林楚淺目光如炬,麵帶祈求。

何長笙掃了一眼,緩緩搖頭。“林府上下被關在大理寺,若無禦旨誰都不得隨意進出。”

林楚淺頗為失落,低垂著頭睫毛微顫,輕歎了一聲。“難不成就沒有其他的法子?”

“倒也未必。”何長笙語氣從容。“此事關係甚大,雖有密信,陛下亦是會命人再徹查一番,若是……”

“若是命你主理審查,便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大理寺。”林楚淺一點即通,欣喜的抬頭望向他。

何長笙掃過她瀲灩的杏眼,彆過視線微微點頭。

林楚淺興奮的站起身,激動的摩拳擦掌。

“此事涉及甚廣,朝中大臣各分一派,想來定是要找個不會偏頗的人來調查,而且還得是身居高位,這滿朝文武就屬何丞相你最為合適了。”

她側過頭對他嫣然一笑,對著他行了個大禮。“林府上下的生死便交托在丞相手中了。”

何長笙優雅的喝著茶,淡淡點頭,顯示出泰山崩於腳下而麵不改色的從容。

其實林楚淺有所不知,今日一大早,甄尤溟便私下宣他進宮覲見,這林府謀逆一案已經直接落在他身上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