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畢竟覺得兒子才是老王家頂門戶的,自然要給兒子多一些。
給了兒子,兩個女孩也沒意見,畢竟,他們是要出嫁的,嫁給外姓人,就是人家的人了。
那年,王秀蓮十九歲,大哥還沒定親,姐姐也沒找人家,老王太太死不瞑目,就想看著兒子結婚。
也是巧,村頭的媒婆來說媒,隻是條件是需要換親。
家裡沒錢娶媳婦,要是娶個媳婦不用花錢,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老王太太是一百個願意,當下就定了,讓老二丫頭嫁到女方娘家,嫁給她弟弟,這樣,老大不就有媳婦了。
老二聰明不太願意,因為村裡也有換親的,隻是被換的不是傻就是瘸,老二心裡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就說不嫁人。
老王太太把二丫頭罵了一頓,逼著讓老二丫頭同意,老二丫頭逼不得已隻好最後答應了。
如今老王太太病了,下不了地,家裡的事她已然是做不了主了。
就算是強逼著老二丫頭答應了,可到底老二丫頭倒是真願意還是假願意,她都沒有辦法控製了。
她隻想著趕緊過門,兩家把親事一辦,生米煮成熟飯,老二丫頭就是不樂意也得樂意。
婚事就定在三天後,隻是老二丫頭心眼多,嘴上答應了,可背地裡悄悄去鄰村看了,一打聽才知道,她大哥娶的未來嫂子的弟弟是個傻子。
一想到要嫁給傻子,老二丫頭就覺得自己這輩子算是完了,她當然不願意嫁了,可家裡的情況又不允許她不嫁。
就在王秀蓮的大哥娶親的前一天晚上,老王太太撒手人寰了。
老太太一走,對方說要馬上結婚,老二丫頭當時就想好了,趁著家人不注意,連夜跑了。
王秀蓮的大哥找不到妹妹,對方的家人就不乾了,說好的換親,男方的妹妹跑了,對方也不想讓女方嫁過來。
王秀蓮的大哥一看婚事要泡湯,雖然老王太太不在了,可他們家族在村裡還是有族親的。
族長不能看著不管,等王秀蓮的大哥將喪事處理好,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後,族長就找到了王秀蓮的大哥談這個事該這麼辦。
王秀蓮的大哥也是莊稼人,憨厚老實,也沒遇到過這事,自然也不知道該咋辦。
也是族裡的一個長輩說了一句話,提醒了他們。
既然跑了一個王二丫頭,那不是還有一個王三丫頭嗎?
那年,王秀蓮也已經十九了,也到了找人家的年齡了。
家長都不在,自然婚事都是由王秀蓮的哥哥和族長把關。
王家的族長決定讓王秀蓮代替王二丫嫁人,王秀蓮當時聽說了,自然是一百個不願意。
未來嫂子的弟弟是傻子,王二丫跑了之後,如今村裡人都知道了。
王秀蓮自然也知道,如今雖然不是舊社會,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婚事還是由父母做主。
父母不在,由哥哥做主,她雖然不說自由戀愛,可她健健康康的,長的也不醜,自然也想找個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