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的詔令下來,要麼是誅連九族殺。氣騰騰,要麼是拆分廠衛加強或者削弱職司,直令人摸不清楚皇帝究竟想怎麼乾。
不過對於崇禎來說,既然已經決定要興趣屠刀對準不聽話的,那麼不如索性將這些狗屁倒灶的事兒一塊兒辦了得了!以後各衙門職司明確,有事兒直接追究直屬負責人就成。
隻是崇禎的詔令剛剛說完,重新由後宮趕來近視崇禎的周皇後卻是著心中暗暗著急,對魏忠賢幾人道:“你們先下去吧,本宮有話跟皇上說。一會兒再叫你們進來。”
王承恩與魏忠賢等見狀,皆是躬身低頭,退出了門外,離的遠遠的,保證自己聽不到門裡麵的聲音。
崇禎見幾人都退了出去,便對周皇後道:“皇後有甚麼事兒要跟朕說?”
周皇後卻是跪倒在地,對崇禎道:“陛下,今日您所下的旨意,臣妾都聽到了。臣妾,是想請陛下收回成命,暫緩行事。”
崇禎走過去,一把拉起周皇後,卻道:“不行。此事萬萬緩不得。”
周皇後聞言,對崇禎道:“陛下,此事本不就當由臣妾插嘴,臣妾亦知後宮不得乾政的祖訓。
隻是一次性地殺戮如此多有,天下臣民豈不會視陛下為桀紂之群?倘若天下動蕩,又該如何?陛下何不緩緩圖之,先誅首惡,再問其他?”
崇禎聞言,知道周皇後在替自己擔心,想了想,自己管他什麼後宮不得乾政?自己又不是那正牌的倒黴蛋崇禎。
崇禎便對周皇後道:“皇後不必多想,這些人私窺宮禁,先是毒害皇兄,如今又來毒害朕。倘若不除了他們,後邊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效仿此輩。
這些人除了嘴上厲害,背後搞搞小動作,其實什麼事兒也成不了。
猶如前唐太宗皇帝所言,君為舟,民則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朕有天下民心軍心在手,此輩猶如那暗地裡的老鼠一般,朕何懼?
至於說後世怎麼評價,倘若大明毀於他們這些人的手上,你我夫妻二人便是紂王妲己。倘若大明國祚延綿,朕自然是一代明君,皇後也是一代賢後。”
周皇後聞言,知道崇禎心意已決,又見崇禎胸有成竹的樣子,便不再勸諫,問候了崇禎身體一番,便先行回去了。
崇禎複又叫了魏忠賢幾人進來,命王承恩按照剛才所定下的方略擬旨,用印。
一道道聖旨由宮中發出,京城之中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模樣。
內閣輔臣周延儒原本已經下了詔獄,接著便是所有人都不曾想到錦衣衛大都督駱養性全家老小與兵部侍郎侯恂全家老小,統統被抓入詔獄。
緊隨其後的,便是國子監監生王某與其同窗、師長,一起進了詔獄。王生九族親眷因為在外地,錦衣衛已經派人前去鎖拿。
前內閣閣老葉向高與前禮部侍郎錢益謙的九族也有人前去鎖拿。最慘的還要數葉向高,便是已經亡故了,也要被開棺鞭屍,銼骨揚灰。
至於在京城的商人,更是如驚弓之鳥一般,已經有十餘家大豪商被錦衣衛的人抓走,剩下的皆是嚇的老老實實呆在家中或者客棧中,便是出門打聽消息都不敢。便是煙花柳巷的生意都仿佛一夜蕭條,再無平日裡官員和文人們飲酒作樂的風騷與文雅。
住在四九城中的人,又有哪個是笨蛋了?便是街上的青皮,也紛紛躲藏在家中不出。一夜之間,整個京城仿佛成了鬼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