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聞言卻是失望無比。便是當朝首輔溫體仁,也隻是這般看法,崇禎突然又想砍人。
怎麼一個個的就想著怎麼去防禦去圍困,怎麼就不能想著練好新軍去懟建奴?
冷笑一聲,崇禎卻道:“天下河道當然要疏通,隻是我大明百姓生活不易,征發一事,就此作罷。
令東江鎮毛文龍,遼東督師王之臣,去給朕抓建奴,隻要青壯,抓一個給二兩賞銀。
以後這抓來的建奴,便用於開礦、疏通天下河道等危險的活計或者臟累的活計。我大明百姓可比他們金貴多了。
再者,凡戰場戰俘,皆去勢,然後用於此等活計。”
不想有禦史史繼之出班反對道:“臣啟奏陛下,自古君王當內修德政,方能四夷賓服,陛下此舉,未免有傷天和,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崇禎隻覺得心裡膩歪無比。夷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強必寇盜,弱而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說這話的也是文人,怎麼這老李家的文人馬仔和老朱家的文人馬仔感覺就不是一個儒學教出來的呢?
越想越不爽的崇禎說道:“夷狄者,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凡心不向大明者,皆是夷狄。此事就這麼定了,愛卿也不要再說了。”
史繼之微微抬頭,正想再反對一番,卻不想看到了崇禎皇帝的臉色,心中打了一個突,趕忙跪地道:“臣愚昧。夷狄人麵獸心,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陛下此舉大善,臣為陛下賀!”
崇禎心裡卻是暗罵賤胚子。原來,剛才不耐煩聽廢話的崇禎已經準備好了看看這個禦史有沒有膽子死諫或者騙廷杖。隻要他有,崇禎就準備成全了他。
隻是麵由心生,崇禎惡狠狠地表情恰好被史繼之看到,這才躲過了一劫。
眼見沒有人再出來反對,崇禎接著道:“水泥已經有了,朕有意修建京師至南京的水泥直道,以加強南北溝通,工部需拿個單程出來,需要多少勞力以及時間。隻是修路一事,帶關我大明南北溝通之要事,不得使用建奴俘虜,優先從各地受災的難民中選取,給其錢糧,使其勿生亂子。”
待工部尚書薛鳳翔領命以後,崇禎又道:“待忠烈祠祭祀過後,各番國及各地藩王也要進京朝覲了吧?”
禮部尚書孟紹虞出班道:“啟奏陛下,各番國使節及藩王使臣,皆已經到了京師。待年後,便會安排朝覲。”
崇禎唔了一聲,道:“那麼便著鴻臚持好生安排著吧。另外,朕接到錦衣衛的報告,各地常平倉多有不足。
朕有言在先,過往之事一概不論。此次借著各番國進京朝覲之機,命南洋各國進貢糧食,超過貢品定額之數,國庫中支取銀子購買。務必要讓各地常平倉給朕滿滿的。
還有,錦衣衛與東廠通力合作監視,誰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從這裡麵撈銀子,也莫要怪朕管不住手中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