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暗道一聲軍心可用之後,接著對英國公張惟賢和秦良玉道:“先打掃戰場初刀,梟首,明日醒來了再築京觀,剩下的回去了再說。”言下之意,這京觀是築定了。
張惟賢聞言,心下苦笑,這皇帝要任性起來,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是築京觀這種赤裸裸地宣示武功的行為雖然被文人們詬病不已,但是自己心中卻是覺得提氣無比,當下也不再勸,隻是拱拱手後便親自帶人去打掃戰場。
此時卻聽突然有人大喊一聲道:“這兒還有一個活著的!是大明百姓!”
崇禎和張惟賢等人聞言,便一起匆匆忙忙地趕了過去。在崇禎皇帝看來,能在十多萬人開片的戰場上活下來,還是一個被綁了雙手的大明百姓,這他娘的簡直就是主角模板一樣的存在。
等崇禎等人過去後,卻見兩個士卒扶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一身書生打扮,生得也是唇紅齒白。心中暗罵一聲小白臉兒的崇禎皇帝臉上一副關切的表情,問道:“少年,你現在怎麼樣兒?能不能說話?”
那少年有氣無力地點點頭道:“陛下恕罪,恕學生不能見禮。”
聽少年自稱為學生,崇禎心下便有些不喜,隻是仍然道:“你家人呢?”
那少年茫然環首四顧,發現再無一個如同自己一般幸運的人能活下來,便一邊流淚一邊哽咽道:“啟奏陛下,學生姓劉,名逍遙,原本便是這宣府人士,前兩日陪內子回娘家省親,卻不幸被韃子擄了來。那些韃子見學生是個讀書人,倒也沒殺學生,隻是學生家中親眷,卻是無一活口。方才大戰起時,學生正好被旁邊兒的人壓在了底下,這才逃過一劫。”
崇禎聞言,黯然道:“此朕之過也。你放心,以後,朕定然會給你個交待!”
這名叫劉逍遙的少年書生卻搖了搖頭,說道:“與陛下無乾。若學生等人到了大漠,隻怕也是過著豬狗不如的奴隸日子,倒還不如死了乾淨。”
緩了這一會兒,劉逍遙已經有了一點兒力氣,突然間掙開攙扶著他的士卒,跪地後不住地磕頭道:“求陛下開恩,讓學生從軍,為這些慘死的父老鄉親們報仇!”
崇禎沉吟半晌,才道:“你先隨著大軍罷。若是受不得苦,此事休要再提。”
劉逍遙叩頭道:“謝陛下恩典!學生有生之年不能將這些狗韃虜殺光,情願被萬馬踏死!”
崇禎皇帝點點頭,便命人先扶著這個叫劉逍遙的書生下去休息,其餘人等接著打掃戰場。
等到整個大戰的戰場徹底打掃完,已經月上中天,到了後半夜的光景兒了。此時崇禎所率數萬騎兵所帶的乾糧已經所剩無己,幸而有察哈爾部牧民被殺散之後遺留下來的牛羊,當下又是一場篝火燒烤晚宴。
圍著一堆堆篝火烤起來全羊和牛肉的士卒們也不嫌棄大戰過後那濃得幾乎化不去的血腥氣,伴著堆在一起的屍體和殘肢斷臂,累極了的眾人在吃飽了之後,便睡得東倒西歪。
除去被派出去警戒的夜不收,崇禎皇帝和張惟賢等人也沒有睡。不斷地遊走於士卒們之間,不時地幫踹開了毯子的士卒再將毯子蓋回去,直到天色將明,崇禎皇帝才匆忙睡了一小會兒。
崇禎皇帝畢竟年輕,又是初次親正帶兵經曆這般大的騎兵對決,隻睡了一小會兒便起來了。其實想想都後怕,十幾萬二接近二十萬人在這片草原上開片,自己還是帶頭衝鋒的那個,崇禎覺得自己沒死掉,完全是穿越者光環在籠罩自己,或者,自己就是這個位麵的位麵之子?
在崇禎起來後,便被各自親兵喊醒的張惟賢和秦良玉等人也來到崇禎身邊。看著眼前一點點兒高起來的京觀,崇禎道:“立石碑,刻書:大明崇禎元年,大明皇帝率兵北征,敗蒙古林丹汗於此。殺敵十萬。因其擄大明百姓,故全部梟首,築京觀於此,以為率獸食人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