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2 / 2)

崇禎唔了一聲,點點頭卻不再言語。

在崇禎皇帝看來,這長安縣縣令還真是個人才,提前了幾百年就搞出了這種平價糧店——請原諒崇禎皇帝這個曆史小白,他根本就不知道常平倉到底是乾什麼用的,隻以為是開倉放糧用的。

既然不是這百戶,而搞出來這種平價糧店的正主又被人刀砍火燒了,崇禎皇帝乾脆吩咐道:“將這長安縣令一家好好收殮,先不要下葬,聽候安排。”

那百戶好奇地望向了朱剛,朱剛便道:“公子爺怎麼吩咐,你便怎麼做,保你不會出了岔子。”

既然有了朱剛做保,那百戶這才放下心來,隻是接著又拱手道:“隻是還有一事,這長安縣令家的大公子卻是不知去向,火場中也未找到他的屍骸。”

朱剛卻是全程參與了昨晚的追殺與反殺,當下便道:“這個不用你管,隻要交待好公子吩咐的事情便可。”

長安縣百戶雖然好奇,卻仍舊拱手應是。

崇禎見狀,便也不多言,直接起身向著縣衙外走去。

隨便找了一家客棧安頓下來,崇禎皇帝便對著張之極和馬維駰等人:“都看清楚了?這就是大明!”

張之極還好一些,馬維駰卻是先坐不住了。

先是藍田縣餓死百姓,接著又是長安縣縣令被人暗殺後焚屍滅跡——偏偏這兩個縣都是自己治下的!

見馬維駰站起來請罪,崇禎皇帝卻是擺擺手道:“罷了罷了。朕在藍田時便說過,等這裡的事兒完了,你便去做個巡查禦史罷。”

待馬維駰又一次謝恩後,崇禎皇帝才接著道:“這回不用像藍田一樣了,反正苦主在這兒,事實也很清楚。城裡的那幾家糧商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抄家問罪。馬愛卿以為當如何定罪?”

馬維駰思慮半晌,站起來道:“啟奏陛下,這些人哄抬糧價,其心可誅,兼之買凶殺官,跡同謀反,依大明律,當株連九族。”

崇禎卻是用一副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馬維駰,嘰笑道:“為了一己私利,暗殺朝廷命官,而且是滅門之舉!這是其一。

大災年間,哄抬糧價以謀私利,逼死了百姓,到時候若是有百姓揭竿而起,他們便是在掘我大明的根基!這是其二。

馬愛卿以為這些人不應當儘夷九族?便是株連九族就夠了?”

馬維駰硬著頭皮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夷九族太過了些。”

崇禎皇帝卻是有些不耐煩了,問馬維駰道:“朕問你,以德報怨,可也?”

馬維駰一時語塞,以德報怨的前後句子,自己都知道,但是就算是以怨報怨,也不用夷人九族吧?

所謂誅連九族,就是有犯本人淩遲處死,高祖至玄孫的九代直係親屬,包括旁係血親,至從兄弟,其祖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凡年十六以上,不限籍之異同,不論篤疾廢疾,一律處斬。其女性親眷,給付功臣之家為奴。

然而夷九族,就是不管年齡大小,下至剛出生的嬰兒,上至九十的老翁,更不分男眷女眷,都是一體斬決,一個不剩!這才是真正的斬草除根!

至於再往上,就是滅九族了。凡九族相關人等一體斬絕之外,便是連祖墳也要破墳,開棺,戮屍,凡當地之縣誌、族誌等,一概除其文字,這是屬於徹徹底底的從世界上抹去——自從有了這滅九族的說法,到現在還沒有人用過,便是夷九族,也根本就沒見用過幾次。

(夷與誅同,滅為杜撰。考察黨勿要見怪。)

如今崇禎皇帝堂而皇之的要夷人九族,這以後的史書上會怎麼記載?便是他馬維駰,隻怕也少不了一個佞臣的稱號吧?

崇禎見馬維駰語塞,冷笑道:“若是他們九族的嬰兒無辜,十六以下者放過,女性親眷放過。那麼馬愛卿來告訴朕,被餓死的災民中,剛出征的嬰兒何辜?十六歲以下之人何辜?那些慘死的女子何辜?

若是朕沒有調撥糧食賑濟陝西之地,那便是朕的罪過。這些人再如何哄抬糧價,總歸是能讓百姓有那麼一絲絲活下去的希望,朕倒也不能怪他們。

可是如今呢?朕調撥了糧食,他們就也從中上下其手,便是殺官之事都乾得出來!

如此無法無天之輩,試問,還有甚麼是他們不敢乾的?”

馬維駰有心再勸,卻不知道說些甚麼好,隻得訕訕地道:“臣愚昧。”

崇禎卻是冷笑道:“有道是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以朕看來,這審判來得晚一天,便要朕的子民多受一天的苦楚,朕即是等不得。”

說完,也不再理會馬維駰,徑直開口道:“平北侯張之極!”

張之極當即便躬身拱手道:“臣在!”

崇禎道:“調兵,封鎖城門,一如藍田故例,不許走脫一人。除災民與運來的糧食能進城之外,長安縣不許任何人出入。

另外,接管縣衙,通知城中百姓,長安縣即日起實行軍事管製。先與錦衣衛一起,強征了那幾家糧商的糧食,計好了數,放糧賑災!”

待張之極領命後,崇禎又接著道:“朱剛!”

朱剛也是躬身應道:“臣在!”

崇禎接著道:“西安府錦衣衛暫時受你節製,原西安府千戶所千戶馬軍,投入南鎮撫司問罪!

長安縣中的這幾家糧商,抄家,九族之人,無分男女老幼,儘數拿下,等候朕的旨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