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陳秉郡被強拖了出去杖責,至於能不能挨得過錦衣衛的一百杖責,這事兒基本上也不用想了。
若是換了以前,估計沒有人把錦衣衛的廷杖當回事兒。
很明顯,打又不敢打死,拚著屁股遭點兒罪,這臉上可就大大的有光了。
而且臉上有光,搏一個好名聲這事兒,可不單單是自己有好處的。
一個好名聲在這時候到底有多重要?
看看徐階和嚴嵩就是最明顯的對比。
嚴嵩有名啊,豫劇《七品芝麻官》裡麵的七品縣令唐成,智鬥的那個誥命夫人,可就是嚴嵩的妹妹——隻是不知道,嚴嵩在京城,老家是江西新餘,可是他妹妹怎麼就出現在了保定府清苑縣?
而且,一個小小的縣令,敢跟當朝首輔掰腕子,還讓丫的掰贏了!
真不知道老嚴這個首輔是怎麼混的。
當然,這不算什麼,戲劇嘛,唱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嘛,也沒有人會當真。
但是,在史書就堂而皇之的出現了這麼一幕——把老嚴的家產列成一份清單,因為數量實在龐大,記錄的字數越來越多,最後總計六萬多字,於是這份清單就變成了一本書。
書名叫《天水冰山錄》,取的是“太陽一出冰山落”的意思。
據《天水冰山錄》記載,嚴嵩抄家時總查出了黃金一萬多兩,白銀兩百多萬兩,以及幾千件金銀珠寶首飾等。
扳倒老嚴的家夥是大明朝後來赫赫有名的大清官,也是當時老嚴的副手徐階。
為了乾掉老嚴上位,老徐可是把臉都給扔地下去了。
老徐在老嚴得勢時,為了討好老嚴,將其長子徐璠之女許配嚴世蕃之子做妾。
老嚴一瞅行啊,咱們這不就成親家了?就算你老徐不地道,拿你孫女嫁我兒子,讓老子矮了一輩,但是咱們總歸是一家人了?
老嚴一高興,可就不再懷疑老徐,所以老徐也就慢慢地在嘉靖麵前受寵了。
等到後來老嚴在老徐一環套一環的套路之下失寵——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永壽宮燒毀後他沒迎合嘉靖,而老徐則迎合皇帝,給他修了個萬壽宮,嘉靖對此十分滿意,徐階也以此為機乾掉了老嚴,自己當上了大佬。
再後來老徐的孫女婿嚴世蕃被老徐自己設計給判處斬刑後,老徐的大兒子徐璠就去見老徐了。
隻是見老徐慍怒不語,徐璠也就知道自己的老爹是個什麼意見了。
等回到內宅後,徐璠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那個被老徐送給嚴世藩作妾的小姑娘給毒殺了。
老徐知道孫女已死之後是什麼表現?
當即便囅然頷之——囅然頷之:高興地點頭微笑。
隻是老嚴被抄家了,老徐呈上給嘉靖皇帝的查抄嚴嵩家財的清單上,簡直是金山銀海,富可敵國。
可是,這些查抄的財產的進入戶部隻有區區十萬兩。
嘉靖皇帝一瞅這不對啊,錢呢?
後來嘉靖皇帝責問徐階:“三月決囚後,今已十月餘矣,財物尚未至,尚不見。一所巨屋隻估五百兩,是財物既不在犯家,國亦無收,民亦無還,果何在耶?”
老徐的說法就是:“比籍沒嚴氏,貲財巳稍稍散逸,按臣奉詔征之,急不能如數,乃聽孔(彭孔,被徐階定為嚴氏‘逆黨’)等指攀,於是株蔓及於無辜,一省騷擾矣。”
按老徐這說法,等到查抄老嚴家產的時候,這錢都沒了。現在皇帝您要這些錢,一時半會兒的也弄不到,要是聽嚴黨那些家夥的說法,估計江西一省都得跟著倒黴——總之就是要錢沒有。
嘉靖皇帝知道冤枉嚴嵩了,對徐階說:這事兒我跟你沒完,你丫的要給我一個說法!
然而比較逗樂的事兒就是,在徐階還沒有給出一個說法之前,嘉靖皇帝這哥們掛掉了。
至於嘉靖皇帝怎麼突然間好好的就掛了,這事兒不好說——但是很有可能就是老徐一想你丫讓我給說法,我給不了怎麼辦?那乾脆就讓你給我一個說法得了!
嘉靖時還有一個牛人,那家夥就是海瑞。
海老頭有名啊,上書罵嘉靖,一罵成名。
可是仔細想想,丫的根本就不是罵皇帝,罵的是老徐!
但是老徐表示不在乎,反正老子不要臉,還把海老頭給當成個典型給豎了起來。
至於老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隻從一點就能看得出來了。
老徐在擁立了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之後,這哥們就把嘉靖皇帝頂著莫大壓力才給推行下來的一條鞭法給廢掉了!
隻是老徐可能不知道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麼個道理。
等到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登基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老徐自己就被高拱帶領群臣給乾了倒在地,灰溜溜的滾回老家去了。
等回到了老家,老徐的貪婪本色也懶得再掩飾了。
而由於老徐在主政時期的倒行逆施,隆慶三年,天下形勢混亂,而老徐自己也不收斂一下,反而乘亂大肆兼並土地,魚肉百姓,激起民憤。
當地百姓控告徐階奪田霸產的訴狀,當時身為巡撫的海瑞當即勒令徐“退之過半”,否則不予結案。
當時老徐想著老子認栽,退還農民部分田產。
隻是海瑞覺得這事兒不能就這麼算了,就給隆慶皇帝打小報告,隆慶皇帝也不怎麼爽老徐乾的這些破事兒,乾脆密旨海瑞,讓他就地乾掉老徐。
等海瑞帶著刀子滿大街尋找老徐的時候,老徐慫了。
丫的貪生怕死,知道落到海瑞的手裡,萬無生路,於是喬裝打扮,連夜亡命出逃。
但在背地裡一尋思,老徐覺得自己咽不下這口氣,又行賄於給事中戴鳳翔,指使戴彈劾海瑞“漁肉縉紳”。
這一下就輪到海瑞倒黴了。等到海老頭兒罷了官,老徐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大半田產,還順手出了一口惡氣。
據後來的《獻征錄?大學士嚴公嵩傳》載,嚴嵩降生於小家子,“其父不過小吏”;
同書“大學士徐公階傳”載:徐階家“世世受耕,不仕,至父蔽而補邑椽吏。”
兩人起步時,家業相當,嚴嵩擔任十五年首輔,抄家之時抄出黃金三萬餘兩,銀二百萬餘兩。
而老徐僅僅擔任六年首輔,田產卻是嚴嵩的十五倍。
但是老嚴這倒黴蛋在史書民間一共被罵了近千年,估計以後還得罵下去。
但是人家老徐就有個“廉吏”的美稱。
老嚴倒黴後餓死在彆人的墳墓旁邊,老徐倒黴後還能搬倒巡撫,保住家產。
由此可見,當時的好名聲有多重要了——哪怕有一天家道中落,後人去討飯,光憑著這點兒的好名聲,都能比彆人多要來兩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