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這是剛拉攏了軍方就準備再給軍方一個嘴巴子抽?
隻是出首張惟賢意料的是崇禎皇帝顯然不是要打壓軍方:“朕覺得五軍都督府有必要改一下,如今五軍府各行其事,反而容易互相推諉責任,不易管理。”
張惟賢斟酌道:“陛下是想要五府合一?”
崇禎皇帝搖了搖頭道:“五府不必合一,隻是各司其職罷了。
朕有意設將左軍都督府改為戰略規劃部,主管完善大明整體的軍事戰略規劃,加強對於軍隊戰略規劃集中統管,提高大明國防和軍隊建設。
右軍都督府改為大明軍事總參謀部,主要履行作戰籌劃、指揮控製和作戰指揮保障,研究擬製軍事戰略和軍事需求,組織作戰能力評估,組織指導聯合訓練、戰備建設和日常戰備工作等職能。
前軍都督府則改為大明軍事總裝備並後勤管理部,主要履行大明所有軍隊的裝備發展規劃計劃、研發試驗鑒定、采購管理。
後軍都督府改為大明軍事訓練管理部,此後依強漢例,士不教不得征。
至於中軍都督府改為大明軍機處,總管以上四個部門,為大明軍事的總管理機構。
另有一應的相關司監機構,朕還沒有想穩當如何設置。”
等到崇禎皇帝說完之後,張惟賢整個人都已經懵逼了。
合著陛下您根本就不是一拍腦袋就打算重立五軍都督府,而是早有打算啊。
而且早有打算還不算,剛重立,就來這麼大的動作,明顯是早有預謀。
隻是思慮了一般之後,張惟賢發現這樣兒搞確實靠譜,總比五個都督府互相扯蛋要來得強吧?
隻是還沒等張惟賢回應,崇禎皇帝又接著道:“另外,朕有意設講武堂,歸屬大明軍事訓練管理部所屬。
講武堂依級而設,一者專為大明的衛所培訓基層的軍官,另外則專門針對現役的軍官進行培訓,廣授孫武子等兵書。”
一聽崇禎皇帝要廣授孫武子等兵法,張惟賢也顧不得再思考彆的了,連忙勸道:“陛下不可!”
見崇禎皇帝停下了腳步,好奇地望向了自己,張惟賢便躬身道:“陛下,自古來兵家之術皆密不示人,便是防著有心懷不軌之徒學去之後禍亂天下。
縱然如今大明軍中上下皆是心向陛下,然而以後?”
崇禎皇帝聞言卻是鬆了一口氣——還以為多麼大不了的問題呢。
如果說是擔心有人學了去之後搞世情,那後世的毛選還有民兵手冊乾脆就彆印刷也彆讓賣了。
毛選之中,前四卷可是妥妥的屠龍之術,第五卷則是倚天之劍,雖然第五卷基本上很難搞到,但是通過萬能的某寶一樣買得到。
至於民兵手冊,其中從槍械的製造維護到地雷的製造保養甚至於炸藥的提煉技術都五花八門的包含在其中。
這兩樣東西結合在一起的威力,若是搞的大了,甚至於比什麼三十六計孫子兵法一類的來得更為嚇人。
崇禎皇帝一邊心中就暗恨自己不曾買來學習背誦,一邊卻開口道:“這倒也沒什麼。無非是兩個方麵的問題罷了。
其一方麵是多派些人去給接受培訓的軍官們講如何才是正確的忠君、愛國,另一方麵,這東西真的傳開了,也就不值錢了。
假設大明上下軍官有十萬眾,人人都會的情況下,便是有人真的想要作亂,隻怕也作不起來。”
對於這個問題,崇禎皇帝看的很開。
後世的百度上麵連蘑菇彈的製造方法都能搜到,至於其他亂七八糟的技術,隻要想學,有度娘在,一切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實在不行還可以翻牆玩穀狗嘛。
至於現在的這些孫子兵法一類的玩意,學了就一定能屠龍了?根本就是扯蛋!
後世那些所謂的商學院都把這什麼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給弄成了商業教材了——他們連論語都沒放過。
君不見,什麼商業三十六計,什麼於丹讀論語,連老建奴努爾哈赤拿去當軍事教材的三國演義,後世不光有易中天品了一番,各種三國裡的商業智慧這一類的書籍更是滿天飛。
然而並沒有什麼鳥用,學了論語該當人渣的照樣當人渣,學了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該在商場上撲成狗的照樣撲成狗,也沒見誰依靠這些玩意成神的。
隻是張惟賢很無奈,崇禎皇帝這明顯是要把兵家之術弄的爛大街的節奏。
但是轉念一想,實在上就算是兵家之術爛了大街,冒出來無數的後起之秀,實際上對於自己這些勳貴的影響也不大。
輩輩傳承所得的經驗,根本就不是從書中學習兩天就能搞定的事兒。
而且自己這些人也不是沒有好處。
崇禎皇帝把兵家之術就的爛了大街,起碼宮中的某些秘藏的兵家之術,自己這些人是不是也有機會接觸了?
隻要能趕在其他人之前接觸,自己這些人就依然占有最大的優勢,因此倒也不必太過擔心。
隻是張惟賢還是低估了崇禎皇帝一次性要把事情搞大的決心。
左右都停住了腳步,左右再沒有其他文武大臣在場,崇禎皇帝便開口道:“還有一事,便是朕打算取消掉衛所的世襲製度,改為募兵製。”
張惟賢終於不敢再答應崇禎皇帝這麼搞下去了
取消衛所世襲,改為募兵製的好處,張惟賢能看得到,尤其是在崇禎皇帝不斷提高士卒待遇的情況下。
但是壞就壞在崇禎皇帝提高了士卒的待遇和地位。
原本不世襲的話,算是一種解脫,現在不能世襲,可就是從這些士卒手裡搶飯碗了。
而且,士卒這世襲之後,他們要耕種的土地從哪兒來?全部安排去做工?
一個搞不好,崇禎皇帝大批量宰文官沒惹出大亂子來,倒是很有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栽個大跟頭。
想了半晌,張惟賢也沒有想出來什麼好辦法,乾脆躬身道:“陛下,此事牽扯甚大,不如微臣與成國公等商議一番後再上書陛下?”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算是同意,也沒有再說話,隻是往皇宮方向而去。
等回到了宮中之後,負責監察天下百官和勳貴的許顯純便遞了牌子求見崇禎皇帝。
聽著許顯純彙報完了手頭的情報之後,崇禎皇帝沉吟道:“都查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