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2 / 2)

還不是擔心整個墨門進京之後被一網打儘,如今也算是留了條後路。

隻是這老頭兒忒不知趣了些。

若真是有那麼一天,彆說這裡留下些婦孺和老者了,便是整個墨門,包括他們尚武任俠的那一夥兒都在這裡,想要滅掉他們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不管怎麼說,隻要這老頭兒願意再著一群墨門傳人跟著自己進京,那就算是好事兒。這麼一個不算是條件的條件,答應了也無所謂。

老者卻突然激動了起來。

從強漢至今,千百年過去了,墨門終於有再見天日的一天了。

至於儒家的那些渣渣們,沒事兒就強調些什麼複古,玩什麼周禮,要不然就扯什麼親親相隱,事死如事生之類的,如今終於有一個皇帝不吃他們這一套啦!

老者哈哈大笑之下,聲震屋瓦,許顯純甚至於覺得自己仿佛看到了老者喉嚨裡的小舌頭在來回的抖動。

許顯純不得不打斷老者的狂笑——萬一這老家夥笑死了咋整:“老先生,正所謂擇日不如撞日,咱們這便收拾收拾,準備進京?”

老者心中也是興奮不已,乾脆的道:“有甚麼好收拾的?左右要留下一批人看家,剩下的讓他們慢慢往京城中捯飭就是了,咱們這便起程。”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老者倒是把這句話給演繹的淋漓儘致。

隻是許顯純心中卻暗自嘀咕,坐起而行不是荀子說的麼,怎麼墨子的這徒子徒孫們倒是踐行無虞?

隻是這老頭倒也是可愛的很,隻要進了京,剩下的事兒都好說的很。

許顯純乾脆站起身來道:“老先生爽快,既然如此,咱們這便出發?”

老者卻笑道:“許大人且先安坐,待會兒還要喊幾個人隨著咱們一起進京。”

等許顯純坐下之下,老者卻又站起來對著站在一旁沒有出聲的兒子吩咐道:“去,把那幾個老不死的都給喊來,留下你二叔三叔他們看家,剩下的都跟老子進京。”

給許顯純帶路進來的漢子應了是,便出去喊其他人去了。

老者卻又大聲道:“孩兒他娘,去把我吃飯的家夥收拾收拾。等我在京城安頓好了,就接你進京享福。”

旁邊的一間屋子裡,聽到一個老婦應了一聲,接著就是一陣翻箱倒櫃的聲音。

不一會兒的功夫,院子外麵又陸陸續續的進來了幾人,都是與這老者差不多的年紀。

又過了一會兒,老者的兒子才隨著最後一個老者走了進來。

幾個後進來的老者已經大概聽那漢子說過一些經過,進屋子後,俱都對著許顯純拱手為禮,稱呼一聲許大人。

等人齊了後,老者便開口道:“老朽今天把你們幾個找來,就是想著大家夥兒一起進京,加入那甚麼皇家學院。”

其他幾個老者都是了解了一些的,再加上眾人皆是以這老者為首,因此倒也沒有人提出異議。

許顯純卻是拱手道:“還請老先生為許某介紹介紹?”

老者一拍腦門道:“是老朽糊塗了。”

接著又自我介紹道:“老朽墨鏵,忝為墨門第九十四代钜子。”接著又指著進來的幾個老者分彆介紹了一番。

許顯純與眾人再一次見禮之後,墨鏵便開口道:“咱們這便出發?”

許顯純巴不得早點兒出發回京,當下便開口道:“好,許某來時,便帶了幾輛馬車,咱們這便出發。”

從墨鏵家中到了村口之時,人數已經從七八人變成了四五十人,後來的多是些中年漢子。

墨鏵與幾個老者先上了許顯純的馬車之後,便又下來了。

許顯純好奇的問道:“不知道還有甚麼問題?”

墨鏵撇撇嘴道:“若是乘你許大人的車到了京城,隻怕老朽的這把老骨頭都要散架了。今兒個不如請請大人乘坐老朽家中的馬車一試?”

許顯純笑道:“求之不得。”

墨鏵便吩咐一聲道:“去家中套了大車來,咱們乘那輛車進京。”

等到墨鏵家中的馬車來了之後,許顯純看了看,與自己所帶來的馬車倒也沒有什麼區彆。

隻是老者如此信心十足,倒是讓許顯純不敢小覷,隻是先請墨鏵幾人上車,自己卻在旁邊看了起來。

隻是墨鏵家的馬車在眾人上車之時,不同於自己所帶的馬上在眾人上車之時的顫動。

自己所帶的馬車,顫動是由於眾人上車之時的踩動,致使車的前部向下一沉。而墨鏵家中的馬車,卻是在中部向下一沉。

許顯純暗道所謂的機關,大概也就在此處了,隻是自己卻搞不明白。

既然搞不明白,許顯純也懶得去想,向著身邊的錦衣衛千戶打了個手勢後,便抬腳往車上而去。

等馬車向前走起來之後,許顯純可就立即覺出來兩者之間的不同了。

由於田家莊所在的位置並不是那麼好找,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彆平坦的官道。

自己所帶的馬車走在這等路上,顛簸是肯定的。若是換了身體不好的人在車上,隻怕都能給顛散架。

但是這墨鏵的馬車雖然偶爾也會顛一下,卻好像是把力道都給卸去了,比之自己的車顛起來要輕的多。

許顯純心中稱奇,開口問道:“老先生這馬車當真是不錯,雖然看起來與許某所帶的馬車沒有什麼區彆,但是乘坐起來卻是要舒服十倍百倍了。”

墨鏵笑道:“沒什麼大不了的,一點兒小把戲罷了。隻要在馬車上加上點兒東西便能做到,等路上休息的時候,老朽讓人指給許大人看。”

許顯純好奇萬分的奇術,墨鏵卻是顯得毫不在意,反而開口問道:“許大人方才說天子準許我墨門傳揚先賢學說,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

若是像以前一樣,一代傳這麼點兒的弟子,那倒是無所謂。

但是要大規模的傳播一種學說,再采取以前的法子,可就太笨了些。

正好眼前之人也算是皇帝的心腹,倒不如先從此人口中探一探口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