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蛋疼的躬身道:“陛下,縱然是讓扈國公拿建奴的人頭或者是銀子來換鹽鐵等物,可是軍中的刀槍?還有鹽?”
崇禎皇帝揮手道:“軍中的刀槍儘管賣,不用心疼,還有,質量一定要保證。
至於鹽麼,敞開了賣給他就是。過段時間登萊鹽場的鹽也該差不多曬出來了,有的是。”
軍中的刀劍?有了手榴彈這種大殺器,刀劍算個屁!
更何況皇家學院之中還在不停的改進火銃。
就像是這一次黃台吉跑來遵化搞事情,光是一個大軍口的巡哨騎兵就讓建奴吃了大虧。
所以往外賣刀劍什麼的,崇禎皇帝是一點兒的壓力都沒有。
想了想,崇禎皇帝又接著道:“至於草場什麼的,儘管劃給他,反正那些地方也不在我大明的手中,先說好,隻劃給他五十年,五十年後,便要改土歸流,納入我大明的官府管轄。”
……
彆說是溫體仁這種還算是傳統一些的文人了,就連向來不怎麼要臉,自稱是公羊傳人的施鳳來都覺得崇禎皇帝未免太不要臉了一些。
就像是崇禎皇帝自己所說的一般,草場什麼的不在大明手中的儘管劃——劃完之後誰去取?不還得是完顏宏自己帶著兵去?
等到完顏宏拚死拚活的把地盤給打下來了之後,剛浪了五十年,這地兒就要歸崇禎皇帝所有了。
這種玩法,等於說是崇禎皇帝雇傭了扈國公去搶地盤,搶來的地盤讓他先剝削個五十年。
要不然的話,崇禎皇帝自己去打下來,連五十年的可剝削期都是沒有滴。
這麼一算的話,其實沒毛病。
但是中間有個最大的問題,你崇禎皇帝現在有本事去搶地盤麼?
自己的大明國內還一堆問題呢,哪兒來的資本去搶地盤?
但是崇禎皇帝覺得這事兒很正常啊。
後世的那些蠻子們不是就這麼乾過?
比如說某某個小國的國王,隨便冊封個什麼玩意總督一類的,這個總督就可以到海外去搶地盤收稅了。
種花家就吃過這種大虧。
如今自己不過是把玩法換了換,規定了個期限而已,這有什麼毛病?
要是這樣兒還不滿意,等過上幾年朕自己去搶地盤的時候,還有你扈國公什麼事兒?
還不趕緊的給朕喊吾皇英明?
想了想,崇禎皇帝又接著道:“此役,建奴留下的人頭,加在一起有一萬顆了罷?”
張惟賢躬身道:“啟奏陛下,確實是萬餘,隻是有五千餘是扈國公部所得。”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吩咐道:“一顆作價五兩銀子,給扈國公換成他要的刀劍或者鹽鐵都行。
還有,取五千顆,送去孝陵之前築個京觀,讓太祖高皇帝樂嗬樂嗬。
剩下的都在大安口和遵化之間築成京觀,讓百姓們也跟著樂嗬樂嗬。”
眾人此時已經被崇禎皇帝那極度不要臉的精神給深深的折服了——瞧瞧,這就是大明的皇帝。
如果前邊的幾個皇帝,從正德皇帝開始到天啟皇帝,但凡是哪個皇帝有現在這位爺一半的不要臉,大明現在就得是另外一個樣子。
隻是剛才一提到大安口,崇禎皇帝卻又想起來大安口的李安國那些好漢子了。
沉吟了一番後,崇禎皇帝才問道:“此役犧牲的官兵,屍首都找回來了麼?”
張惟賢的臉色也變得極為難看,沉聲道:“大部分已經找回。隻果子安國等人的屍首中箭太多,又被戰馬踏過,已然無法收殮下葬,隻得就地火化了。”
崇禎皇帝暗罵了一聲黃台吉之後,才吩咐道:“先進忠烈祠供奉罷。骨灰等朕百年之後,便讓他們來守衛朕的陵寢罷。”
張惟賢等人皆是動容。
陪伴先王陵寢,這份哀榮不可謂不重。
等到這個消息傳出,大明上下的士卒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用屁股想都能想的到。
暗讚了崇禎皇帝這一手玩的高明之後,張惟賢與朱純臣便一起躬身應是。
崇禎皇帝揉了揉臉,又接著道:“戶部呢?對於這次建奴入寇,百姓們的傷亡和財物損失統計出來了麼?”
郭允厚躬身道:“啟奏陛下,幸賴陛下洪福與邊關將士用命,百姓傷亡七百六十九人。
隻是財物方麵的損失還沒有統計完畢,至目前為止,所知的便已經有三百萬兩之巨。”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吩咐道:“內帑出錢罷,家中因此役而亡故的百姓,每人發放十兩的燒埋銀子。”
至於為什麼因此而受傷的就沒有銀子,卻是因為崇禎皇帝實在不敢拿人心去賭。
死了的發放五兩燒埋銀子,比之戰死的士卒給的撫恤銀子要少的多。
隻是這些百姓畢竟也算是因為國家的保護不到位而死,所以崇禎皇帝掏這點兒銀子——七千六百九十兩,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
但是受傷的人有多少?現在還沒有統計完,等到有銀子可拿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受傷的人群會不會暴增?
後世連送個兩百塊錢的禮,就為了領取三百塊錢的低保補貼這種事兒都有人乾的出來,如果現在傳出去受傷的也有銀子拿……
到時候不管怎麼處置都不太好,倒不如受傷的沒有,隻有死了的才有算了。
等擠完了鱷魚的眼淚之後,崇禎皇帝又接著吩咐道:“關口的修繕,也要抓緊,片刻也耽誤不得。”
等到眾人都是躬身應是,退出了宮中之後,崇禎皇帝咬咬牙,乾脆對著王承恩吩咐道:“讓曹化淳派人去告訴扈國公,大明的刀劍,隨便他倒賣給建奴換成銀子,怎麼加價是他的事兒。
記著,此事是東廠私下之所為,記住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