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犬二很開心。
有了烈酒和福壽膏這兩樣東西在手裡,自己去北海道混的時候,幫助可就大大滴有了。
唯一頭疼的,就是薩摩衛次郎所說的什麼遠交近攻的策略要修改一番了。
這兩樣東西賣給遠的,自己賺了錢再去打近的,理論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也僅僅是理論上。
日本的麵積總共就這麼大,北海道的麵積就更小了。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
想要繞過離著自己近的大名去跟離的遠的大名們交好做生意,基本上就不太現實了。
這些東西一旦在運輸過程中被人破壞了,那損失想想都蛋疼的一逼。
回去後還是得商量商量,實在不行的話,自己乾脆就把這玩意賣到整個北海道。
然後再聯合北海道的那些個大名們,共同去攻打那些個蝦夷人,把整個蝦夷都打下來之後,就用德川秀忠將軍所提議的名字——北海道。
總之心情美的很。
崇禎皇帝心情也美的很。
在南京的大殺特殺,把貪起來天都得高三尺還不顧百姓死活的東西們還有東林黨的那些個混賬統統都獻祭給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後,崇禎皇帝覺得自己念頭都無比通達了。
尤其是在把那個改名叫李岩的家夥趕到了京城去找施鳳來準備去倭國九州島之後,崇禎皇帝的心情就更爽了。
你丫的讀書多了不起啊!時不時的就跟朕扯什麼公羊穀梁還有什麼荀子孟子,朕他娘的哪兒懂那麼多?
就知道一個韓非子是荀子一派的學生,剩下的你問朕,朕問誰?
百度嗎?
朕穿越的時候沒帶啊混蛋!
如果不是前身的底子打的好,自己又熱愛學習,穿越前又是混過穿越者培訓基地的,朕早他娘的就抓瞎了好不好?
從來就沒有想到這個跟著名反賊同一個名字的家夥居然是他喵的一個話癆!
人設崩塌!
原本一副文武雙全,濁世佳公子的形象就是扯蛋!
還是朕比較帥!
南京的官場被清洗過一遍,東林黨也涼的差不多,煩人的李岩也被趕跑了,崇禎皇帝開始覺得南京沒啥意思了。
既然南京沒意思,那就換個地方繼續浪。
崇禎皇帝把目光盯向了鬆江府。
現在秦王朱存樞和慶王朱倬紘這兩個渣渣,加上一個比渣渣們要強一些的渣渣唐王朱聿鍵,此時就在鬆江府。
隻是等崇禎皇帝跑到了鬆江府之後,卻發現麻煩大了。
朱存樞這個渣渣病了,而且很可能一病不起,就此掛掉。
麻賣批,這個貨現在多大?
三十七,按理說正是壯年的時候,加上怎麼著都是個王爺,民間再怎麼糧食欠收也跟他沒關係,吃的好喝的好,身體應該很好才對。
可是偏偏這貨就病了!而且早不病晚不病,到了鬆江準備出海了他病了。
更操蛋的是,整個鬆江府的醫生都已經請了個遍,結果丫的還是沒什麼好轉,現在秦王朱聿鍵和慶王朱倬紘兩個人都急的滿嘴是泡。
媽了個巴子的,這不是給老子找不痛快麼?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句詩確實是感歎武侯一生壯誌未酬,可是實際上,不管怎麼說都是出師未捷。
而且人家是未捷,但是好歹已經出師好幾回,跟老曹鬥了好幾回。
你朱存樞根本就沒有出師呢就先要掛了!
到時候整個大明怎麼看?整個“遠征軍”又該怎麼看?
好嘛,你崇禎皇帝折騰著什麼置換封地,這還沒換呢就先死了一個,這事兒到底有譜沒譜?
其他的藩王會不會害怕?置換封地之事會不會就此流產?
正常情況下,死一個藩王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兒。
大明的藩王多了去了,死上一個兩個的根本就不叫個事兒。
可是在這種準備出海的時候死上一個打算出海的藩王,那樂子可就大了,而且還是在出海打天下的這麼個緊要關頭。
這種事兒又不是能封鎖的住的。
藩王死了,那不就死,那叫薨。
到時候藩王的葬禮,遠征軍的情緒,天下間藩王和百姓們的議論,崇禎皇帝簡直想都不敢想。
再加上自己登基以來砍了多少人?
不算外敵,光是貪官汙吏加上東林黨的那些個混賬東西,再加上被他們牽連的三族九族什麼的,多多少少的也得有幾萬人了。
大明朝除了開國的太祖高皇帝還有永樂皇帝之外,剩下的全加一起也沒有自己殺的多。
秦檜還有三個好朋友呢——雖然這哥四個都在嶽王廟前跪著。
但是人這種社交性的生物,注定了每個人都會有幾個朋友,彆管這個人有多渣。
被自己一道道旨意砍了頭的這幾萬人誰沒有一些好朋友?
就算每個人都隻有三個好朋友,被自己砍了的人按照十萬來算的話,那可就是三十萬人。
三十萬人眾口相傳之下,這事兒就會變成一個大笑話。
但是自己能怎麼辦?學習周厲王那個家夥殺人以止謗,最後逼得百姓們道路以目?
雖然說自己有點兒不要臉,但是這麼不要臉的事兒,崇禎皇帝覺得自己乾不出來。
當然,不許生員議政什麼的那是祖製,跟朕沒有什麼關係,朕不過是遵祖製而行罷了。
最讓崇禎皇帝頭疼的,則是秦王一係原本答應的好好的出海建國一事怎麼辦?原本的封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