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事情趕早不趕晚的原則,崇禎皇帝直接就道:“三天以後,直接殿試。”
溫體仁本來還想問問崇禎皇帝要不要準備一些題目備選,但是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問。
去年的時候倒是準備了,可是崇禎皇帝偏偏玩了一出什麼熊掌與魚的問題,禮部準備的問題一個都沒有用。
今年乾脆私下裡準備好就算了,崇禎皇帝用得上就用,用不上也無所謂。
隻是等到三天後的殿試時,果然還是不出溫體仁所料,崇禎皇帝根本就沒有用得上禮部準備的考試題目,而是自己出的題。
崇禎皇帝難得的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自打崇禎二年開始,這種情況就越來越少見。
踱了幾步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萬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且人臣有大罪,人主有大失,臣主之利,與相異也。
大臣挾愚汙之人,上與之欺主,下與之收利侵漁,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使國家危削,主上勞辱,此大罪也。
臣有大罪,而主弗禁,此大失也。使其主有大失於上,臣有大罪於下,索國之不亡者,不可得也。”
崇禎皇帝的話音剛剛落下,殿中不論是士子還是朝臣,都已經呼拉拉的跪倒了一片。
溫體仁當先就高聲道:“臣等有罪,萬死,萬死。”
溫體仁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崇禎皇帝居然會來這麼一出。
去年的殿試之時,雖然弄出了熊掌與魚那麼操蛋的問題,可是基本框架卻還在儒學的範圍之內。
今年倒好,乾脆把《韓非子·八奸》裡邊的句子給拿出來了。
關鍵是,你把《韓非子》裡麵的句子拿出來沒問題,可是能不能彆拿《八奸》裡麵的內容?太他娘的嚇人了啊混蛋!
大明朝的儒生雖然說骨頭軟了點兒,尤其是程朱理學成為了顯學之後,偶爾有幾個骨頭硬的都極為難得。
但是這不代表大明朝的儒生真就是廢物點心一般,連韓子的八奸之說都不知道。
八奸者,一曰在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養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強,八曰四方。
可以說,這八奸之說,把臣子之道的反麵行為挨個列舉了一遍,但凡是哪個君王搞清楚了這八奸而加以提防,臣子就不太可能搞出事情來。
就像崇禎皇帝這種政治小白一樣,雖然玩不懂政治,但是對於臣下之道,卻一直在用這八奸去比對,凡是犯了的,就去死。
簡單吧?
有時候現實就是比更操蛋。
最操蛋的問題在於,這八奸列舉完了還不算,後麵還又加了一句: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意思也很簡單,就是這八奸,能讓一個皇帝涼涼,您要是不知道,以後您也得掛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樹上去。
當然,韓子本人不知道後世還有這麼個皇帝,但是崇禎皇帝理解的肯定是沒毛病就對了。
如今崇禎皇帝突然之間大鳴大放的把這八奸之說給列舉了出來,所釋放的信號隻有一個:老子知道你們都是些什麼玩意,也知道你們玩的是什麼套路。
都他娘的給老子小心點!
說白了,就是因為八奸的第二段,已經明確的指出解決辦法。
崇禎皇帝揮揮手道:“都起來罷。朕讀韓子之說,發現古人之智確實不容小覷。
前番東林賊黨之行與八奸之說對比,確實有頗多相通之處。
朕今天說這些,倒也沒有彆的意思,無非就是想要問一下,該如何杜絕這種情況的存在?今日殿試題目也就是這個,請試言之。”
雖然朝堂上的大臣和殿試的學子們都起身了,也各自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可是每個人額頭上的冷汗卻是怎麼樣兒也止不住。
崇禎皇帝到底想要表達些什麼?
這是打算法家治國了?還是要把法家捧成顯學?
可是實際上,自從大漢朝開始,這天下就是外儒內法,雖然內法基本上是名存實亡。
眾人隱隱約約開始暗恨起了荀子——瞅你教的這破學生,淨他娘的給老子們找麻煩!
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暗恨荀子,是因為他的學生韓非子不光指出了八奸,甚至於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一些說法,不管是哪一條,都他娘的是針對於為官之道的。
而學生們頭疼,則是因為在八奸之說的後麵,已經明確的指出來了解決之道。
那麼崇禎皇帝還要讓自己這些做答。
答什麼?怎麼答?
這就是個問題了。
一個不慎,十年寒窗之功可就是一朝喪儘了。
隨著時香一點一點的燃儘,時間也就一點一點的流逝。
眾多學子的頭上開始冒出了冷汗。
這他娘的就是一道明顯的送命題。
直接按照韓子之說,嚴刑峻法,倒是解決了。
可是朝堂上的大臣們也就得罪了個精光——有誰的屁股底下是乾淨的?
可是東拉西扯,明顯也不行。
龍椅上的那位爺既然明確的把問題扔出來了,肯定就不會允許有人瞎寫。
往日裡靈動的筆墨此時似有千鈞之重,揮毫潑墨一蹴而就的感覺此時仿佛跑到了九天雲外,腦子裡都是空空的。
崇禎皇帝心中卻是暗爽不已。
今年老子給你們弄出來韓非子,明年老子就把墨子給你們弄出來。
反正諸子百家的學說有的是,大不了一年換一樣,或者兩兩結合著來,不行再多弄幾個往一起摻。
慢慢頭疼去吧!
龍椅之上的崇禎皇帝現在完全有任性的資本,隻要老子爽了,誰管你們爽不爽。
而更操蛋的事情還在後麵。
等到殿試的學子們作答完畢之後,原本想象中的交卷判卷的場麵並沒有出現。
因為小太監們在收起試卷的時候,順手又放下了一張空白的白紙。
這下子不光是學子們懵逼,就連朝堂上的大臣們也開始懵逼。
往年沒聽說還有第二輪的!
崇禎皇帝卻是開口道:“現在,朕還有第二個問題要問。諸位都是我大明未來的官員,請試言之,一路上進京趕考之時,都路過了哪些州縣,該地之治如何,官員風評如何,百姓所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