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大明人多的是(2 / 2)

有些混賬東西真的就是不食人間煙火。

比如說有一個士子答第二題的時候是怎麼回答的?

“路過某縣,百姓極多,食得飽,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政通人和,皆稱陛下善政也。”

還有的就是沒腦子。

“算秦設郡縣,迄今數千年矣。新明島亦為我大明之國土,例當同設郡縣。”

還有的在做答第一題的時候,乾脆就是破罐子破摔,就答了區區個四字:“此歪理也。”

如果說第二題第三題的回答是各種逗逼,第一題裡麵出現這種回答的就是傻逼。

崇禎皇帝現在就很想把這個士子拎到跟前問問他丫的,你丫的聽清楚朕的問題了沒有?

朕問的是怎麼杜絕八奸的存在,你丫跟朕說韓子學說是歪理學說?

那秦漢是怎麼浪到一漢當五胡的?

看到這種回答,崇禎皇帝乾脆連看第二題和第三題的興趣也沒有了,直接選擇了黜落。

這種連題都聽不明白的混賬東西要是當了官才是扯犢子。

當然,第二題瞎雞兒寫的也統統給黜落了。

崇禎元年的時候這道題就考過了,第二年的時候還出了這道題,但凡不是個傻子,就應該心裡有點兒逼數吧?

偏偏沒有,還他娘的開始捧臭腳。

老子讓你捧,回家捧你的聖人書去吧。

至於第三題,崇禎皇帝則根本不在意這些人寫的是正確還是錯誤。

因為第三題雖然是用來選拔人才的,可是這道題根本就沒有固定的答案。

因為之前確實沒有先例。

如果說是大明本土,這些個學子不管誰敢答一個封藩製,那肯定是要倒黴的。

可是在新明島這種遠離本土的大島,不管是郡縣還是封藩,都隨便答。

隻要能夠自圓其說,能夠讓崇禎皇帝覺得這些個想法有實現的可能,哪怕極小,那都算是回答正確。

大不了先在新明島試驗一番。

等看到一份試卷在第三題上麵寫著其殷商之遺民是否心向大明,其地距其他西夷有多遠,大明駐軍人數所需幾何及需築城幾何的答案,崇禎皇帝笑了。

這回是真的笑。

大明的讀書人,二傻子是不少,可是真有幾分本事的也不是沒有。

就比如這份試卷,第一題的答案就是嚴格執行法律,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而且其中還很明顯的提到了大明的法律已經三百年未修,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情況,應當進行適當修改。

至於第二題,這家夥是怎麼說的?

某縣縣令如何,其縣百姓幾何,貧者占幾,富者占幾,民間風評如何,而自己路過的時候大概是什麼時間,上麵都寫得清清楚楚。

而且一寫就是二十多個縣。

雖然都寫得比較簡單,而且數據估計也不是準確的,但是在不依靠錦衣衛和東西廠情報的情況下,光憑著這份試卷,崇禎皇帝就能對這二十多個縣的大概情況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題的回答,這家夥的回答更是令人叫絕。

封藩,然後推恩,另外還要直接駐軍,數年一輪換。

大明有什麼新政一類的,同樣可以先在新明島先試驗,沒有大問題了再在本地實施。

總之就是要保證大明對於新明島的控製力,確保那些藩王們不管怎麼浪,都能保證新明島被大明牢牢控製在手裡。

而且還要充當實驗田的角色,同時也是一個前出基地的深色。

這種謀劃和崇禎皇帝與溫體仁等人商量了無數次的結果不謀而合。

終於有一個靠譜的了。

等到已經月上中天之時,三百份試卷才批閱完畢。

崇禎皇帝捏著最出彩的這一份答卷,看著上麵寫著沈顥的名字,輕笑道:“來人。”

王承恩當即就躬身道:“請皇爺吩咐。”

崇禎皇帝道:“告訴田爾耕,讓他派人去核實一下這個學子的信息,尤其是此人答卷之上所寫的這二十餘縣的情況,實際情況與其所寫有多少差彆。”

等王承恩將試卷上的姓名和提到的縣名記下來之後,崇禎皇帝又對溫體仁和張瑞圖道:“兩位愛卿再看看此人的答卷,若是沒有問題,朕欲以此人為今科狀元。”

溫體仁和張瑞圖對於這份答卷的印象也很深刻,實在是對比其他答卷裡邊什麼答案都有的情況下,這份有數據有事實,條理無比清晰的答卷實在是太出彩了。

隻是此人答卷之中偏向法家的思想痕跡實在是太重了,一時之間,倒讓溫體仁和張瑞圖感覺頭疼。

如今崇禎皇帝乾脆要指定此人為今科狀元,兩人心中難免就有些擔心。

士子之間們扯蛋的事兒從來就不會少。

就像今天的殿試一般,考題隻有區區三道,以後難免會有所交流。

當其他人知道榜首是個偏向法家的學子之後,會引發什麼樣兒的連鎖反應,實在是不好預料。

斟酌一番後,溫體仁便躬身道:“陛下,若是答卷內容傳了出去,隻怕此子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若陛下真要重用此子,倒不如先給個探花?”

崇禎皇帝笑道:“大浪淘沙,如果他連這一關都抗不過去,那也沒有再培養下去的必要了。”

培養下去?崇禎皇帝到底想要乾什麼?

崇禎皇帝想的其實很簡單,這個家夥銳氣太盛,試卷之中目無餘子的氣勢一覽無餘。

偏偏這個家夥才十六歲的年紀。

這種人不好好打壓一下,丫的就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等到以後太子用起來這種人能順手?

反正崇禎皇帝不相信。

最大的可能是,自己剛死,這家夥就會成為下一個張居正,或者是司馬懿那樣兒的梟雄人物。

但是,崇禎皇帝是打算把太子用西漢時培養太子的模式培養一番的。

也就是說,這個家夥如果真的是個人才,以後就是給太子用的家臣。

現在不打壓他一下,那什麼時候打壓?

至於說這個叫沈顥的家夥抗不過去打壓怎麼辦,崇禎皇帝表示無所謂,反正大明人多的是。

ps:繼續推薦閱文第一逼王的兩本作品《三國之無賴兵王》《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