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嫌自己家的東西多,同樣,也沒有誰把彆人家的東西弄到自己家是不開心的。
尤其是對於崇禎皇帝這樣兒的穿越者來說,前世的時候喜歡逛論壇,也好歹知道一些根本就算不上多麼機密的事兒。
在後世,有很多國家自己國內的資源並不算少,但是這些國家往往選擇花錢在國外進口,也沒有從自己國內開采的打算。
就像是稀土資源一般,這種在軍事,冶金,化工,農業等等方麵都有著極其重要作用的金屬資源,誰都叫囂著種花家的稀土含量世界第一,種花家也有些小兔子是以此為榮的。
可是實際上呢?
稀土本身作為一種緊缺資源,但是卻被賤賣了。
而且,其他國家的稀土資源到底有多少,並沒有探明儲量具體有多少。
等到種花家的稀土賣完了之後又該怎麼辦?
花更大的價錢再從彆的國家進口。
就連東瀛的那些個矮矬子們,也在短暫的囂張之時,不斷的從種花家把煤礦等資源運回到本島上麵。
哪怕是用來填海,實際上也是對於種花家的一種削弱。
崇禎皇帝現在就打算學習一下。
按照朱聿鍵在奏章之中所說,這就是在新明島上發現了儲量極大的露天煤礦。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先可著新明島的挖,然後讓鄭芝龍的艦隊往大明運,省得送人過去之後回來的時候還要空跑。
至於大明本土的煤碳資源麼。
嗬嗬一聲怪笑之後,崇禎皇帝就吩咐道:“傳溫體仁,郭允厚進宮來見朕。”
溫體仁和郭允厚現在是痛並快樂著。
跟著崇禎皇帝這樣兒的皇帝辦差,有好處自己好少了,有黑鍋的話,崇禎皇帝能自己背的就自己背,從來也不讓自己的手下去抗,舒坦的很。
當然,崇禎皇帝感覺自己實在背不了的,基本上都扔黃台吉或者林丹汗他們去背著了。
但是崇禎皇帝有一點是極不好的。
那就是想一出是一出,什麼事兒想起來就得辦,想不起來的倒還好,可是一旦想起來,大明的官員們就有好受的。
如今又把自己兩人匆匆忙忙的弄進宮裡見駕,可是自己兩個人根本就沒有閒下來的時間啊。
比如說京城到通州的這一段鐵路修建,涉及到多少事?而從通州開始又向著山海關延伸,同時進行的還有向著南直隸的那條鐵路,涉及到的地理山川河流,想想都讓人抓狂。
尤其是工部尚書薛鳳翔,聽說前段時間忙的連剛弄回家的小妾都沒有時間去寵幸,結果那小妾跟家裡的某個長的比較好看的小廝搞到一起去了。
老薛慘啊,年紀這麼大了還被人戴了一頂綠油油帽子,就算是那小妾跟那個小廝現在都已經被扔到了亂葬崗上喂狗,可是這事兒已經出了,帽子已經戴了,綠啊。
心有戚戚然的二人一邊討論著老薛被綠了之後的心情,一邊向著宮內而去。
等行完了正常的陛見禮節之後,崇禎皇帝就直接把朱聿鍵的奏章遞給了溫體仁,然後開口道:“朕有意將新明島上的煤碳運回大明,而大明的煤碳,隻用於補充不足之數,兩位愛卿以為如何?”
郭允厚躬身道:“啟奏陛下,若是由新明島將之運回,價格又該如何去定?
畢竟我大明的煤碳開采成本要比運進來的成本低一些,價格也就低一些。若是大量由新明島運入,隻怕石碳的價格會居高不下?”
崇禎皇帝點頭道:“郭愛卿說的,也正是朕想的。不過,畢竟新明島上的煤碳開采不需要開山打礦洞,直接去地上撿就行,成本也是極低。
而且向大明的運輸,也是走海運而來,運量也是極大,所以成本雖然高一些,卻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溫體仁斟酌一番後,躬身道:“陛下,臣以為可行。畢竟鄭芝所提督的南海艦隊每次向新明島上運送移民過後,都需要返回大明。
就算是海上捕些魚什麼的,其實作用也不大,倒不如專心運些煤碳回來。
隻是艦隊畢竟是作戰之用,運力必然有限,倒不如專門成立幾支船隊負責運輸為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本身就有這個打算,想想全球第一家大型壟斷的貨運物流公司被自己搞出來,這得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兒。
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態,崇禎皇帝乾脆又命人把工部尚書薛鳳翔給召進了宮中。
等見到了薛鳳翔後,崇禎皇帝很敏銳的發現這家夥顯得老了那麼幾歲,往日的意氣風發也從薛鳳翔的臉上消失了,反而多了幾分愁苦之色。
想了想皇帝乾脆道:“薛愛卿家裡的事情,朕也聽說了,那般的女子,早些發現了倒是好事兒,省得以後惹出更大的禍患來。
正好宮中有一批宮女到了該放出宮的年齡了,要不要朕給你指派幾個?”
如果說崇禎皇帝不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屬於天下間最尊貴的那個人,罵了他就算是謗君之罪,薛鳳翔絕對會破口大罵一番。
要不是為了替你丫的辦差,老子能讓人給綠嘍?
就算是被人綠了,也沒有你這樣兒當麵提出來的不是?
更何況你丫的還想給老子安排幾個宮女?
不管你有沒有自己享用過,最起碼老子就得把她們當成大爺給供起來,而且其中有沒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簡直是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的事兒。
見薛鳳翔對於自己的好意敬謝不敏,崇禎皇帝也隻得遺憾的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把話題聊到了正事兒上麵:“薛愛卿回頭調集一些造船的工匠,隨著鄭芝龍去新明島。
到了之後,直接在島上伐木造船,不要用我大明的木頭了。以後大明造船的木頭,也優先使用新明島的。
願意去的,一人給一百兩銀子的安家費,等新明島唐王他們那裡有足夠的造船工匠後,他們是願意留在新明島還是返回大明都可以。”
有了新明島上的木頭,還有煤炭的存在,大明自己的就可以省下了。
先可著勁兒的禍害新明島上的資源,等再打下了其他地方,就禍害其他地方的資源,反正大明本土的資源能省就省。
這樣兒不管後世的子孫們多不爭氣,敗起家來也能多敗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