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島的冬天,和大明的冬天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彆,該刮風的時候一樣會刮風,該下雪的也一樣會下雪,並不會因為四麵環海就不下雪不刮風了。
相反,新明島的冬天,寒風一旦刮起來就有要人命的感覺,那是一種把人凍透了,直接從骨髓都開始被凍僵的感覺,這一點倒是跟大明的冬天有些不同。
新明島在經過了一個寒冬之後,現在已經快到了冬尾,可是這天氣卻仍是能凍死狗。
換成大明本土,這時候正好應該是夏天的尾巴剛剛過去,秋老虎也馬上要開始發威了。
臉上胡須已經儘數脫落的馬石撲打了一下身上的雪花,笑道:“多虧了鄭提督的提醒,要不然俺老馬這會兒就得被凍死了。”
馬石跟一般的太監不同,額角上的刀疤讓他看起來笑的有些猙獰,而說話之間的語氣,也不似一般太監的陰柔,反倒更像是一個久經沙場的悍將。
彆說在是大明朝,就馬石這形象,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不可能是一個合格的太監——伺候皇帝的太監,還能被派出來宣旨的,有一個算一個,那模樣都得是過得去的。
長的醜了嚇人不行,身高要是長成德川忠長那樣兒的也不行,聲音不怎麼好聽的還是不行。
總之,選拔一個好的太監,不比後世選美難,這太監也不是說你想當就能當的——還得看你自己的條件夠不夠呢。
如果沒有門路沒有背景,而自己又一刀下去練了葵花寶典之後想要進宮,倒也不是不可以,隻是進去了也隻能老老實實的當個灑掃的役使太監,想要混出頭是沒有可能的。
但是馬石不一樣,這家夥原本是個關口的守將,雖然說子孫跟被人一刀給砍壞了,徹底的成了個公公,但是抗不住這家夥有背景啊。
而且他的背景又比較大——當朝崇禎皇帝欽命的司禮監太監,拜在了魏忠賢門下學習行走,以後是要接魏忠賢的班,提督西廠的。
而魏忠賢更是樂得如此——像自己這種先帝的貼心太監,原本名聲既臭權勢又大的,不被暗中處理掉就已經是僥天之幸了。
而崇禎皇帝現在把馬石扔到自己的腳底下,擺明了就是要栽培馬石來接自己的班,而自己也可以混個善終。
雖然說有些悄無聲息的就從大明的政治中心裡麵消失了,可是這命卻也保住了。
太監嘛,畢竟是傷了命根子的,活到六十五歲已經算是難得了,不能想的太多,尤其是跟著崇禎皇帝這樣兒的皇爺,想的太多會死人。
所以老魏想的很開,不光是西廠這一攤子,便是連剩下的自己所有的路子和人脈都開始慢慢的交給了馬石,自己則慢慢的從大明的政治朝堂上麵消失了。
消失的有些無聲無息的意思,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這樣兒卻是最穩妥的法子。
生不能五鼎食亦當五鼎烹,那是讀書人吹牛逼的說法,咱老魏不扯那沒有用的,好好兒的活著比什麼都強。
就像是這回宣旨一樣,魏忠賢就直接把這事兒扔給了馬石,而且明確的告訴馬石,等他回京了就把西廠也徹底交給他打理。
馬石也是個懂事兒的,跟著魏忠賢混的久了,這話說辦事和察言觀色方麵的本事也算是得了幾分魏忠賢的真傳,因此這船剛剛靠到新明島岸邊,馬石就先向鄭芝龍道了謝。
鄭芝龍也是哈哈笑道:“馬公公實在是太客氣了,俺老鄭最近可是跟馬公公學了不少戰陣之道,還要多謝馬公公提點哩。”
馬石哈哈笑道:“這有甚麼的,俺老馬當年可也是帶過兵的。更何況大明現所有的衛所指揮使都是必須要學習這些個東西的,當不得什麼。”
一翻謙遜的說辭之後,馬石又怪笑著道:“真要是論到率兵作戰,鄭提督未必能比得上令公子。如今這小子,嘖嘖。”
見馬石故意吊自己的胃口,鄭芝龍也樂得配合,拱手哀告道:“還請公公告知則個。”
馬石笑道:“我倒是忘了你還不知道這事兒,估計旨意要到年後才能下來。
陛下親自給這小子賜了朱姓,又賜名為成功。這份榮寵,大明開國三百年來也隻有鄭和鄭公公有此殊榮,而鄭公公也未得得賜國姓。”
鄭芝龍又驚又喜,趕忙向著北方方向拱手道:“願萬死以報陛下厚恩!”
賜姓這種事兒,曆史少不少,大明朝也不是沒有過。
一個是琉球,當時還是中山國國王,滅了北山國與南山國之後正式定名琉球國,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賜尚姓。
另一個是太監鄭和鄭公公,由於當時跟著朱老四混的馬和從燕王起兵靖難,出入戰陣,在京城的鄭村壩之役表現突出,被朱老四賜下了“鄭”姓。
至於太祖高皇帝的那些個義子,後來都被賜了歸宗,改回了自己原本的姓氏。
剩下的,則是到了武宗朝才有過,隻是那隻能算是武宗皇帝胡鬨而為之,自武宗之後到崇禎皇帝,賜國姓這事兒還是頭一回。
而且最關鍵的是,崇禎皇帝把鄭福鬆給賜了國姓,連名字都一起給賜了,還是成功這兩個極有寓意的字眼,擺明了就是把鄭福鬆當成乾兒子來養了,鄭芝龍如何能不喜?
上一個大明朝皇帝的乾兒子,是從小跟著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朱文英,歸宗之後叫沐英,故昭靖黔寧郡王,以至於雲南的黔國公府向來又被稱之為沐王府,連朝廷都沒有人管這事兒。
當然,沐王府這個叫法沒問題,沐國公要是敢喊一聲沐王爺,那這就很有問題了——崇禎皇帝可以口口聲聲的把黔國公府稱之為沐王府,可是你黔國公要是真把自稱一句沐王爺,那就是找死。
現在,他鄭芝龍的大兒子,鄭福鬆,被崇禎皇帝賜名賜姓,這是擺明了要當乾兒子來養的,估計如果不是崇禎皇帝年紀不太適合,可能真個就要收為義子了。
可就算是如此,以後鄭福鬆被稱之為國姓爺那也是沒毛病的,當然,現在官方名字已經改成了朱成功,這可是要被附入皇室屬籍,成為宗室親貴,屬籍由宗正寺管理的。
也就是說,朱成功以後那也算是有了天大的後台了。
鄭芝龍也好,其他的大明百姓也好,拚死拚活的打拚一輩子,可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子子孫孫考慮?
至於自己,爛命一條,無所謂的很。
這會兒的鄭芝龍倒是從心底裡願意替崇禎皇帝去死了,雖然這種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想法隻存在了那麼一刹那的功夫。
看著鄭芝龍一副感動的無以名狀的模樣,馬石哈哈笑道:“我說鄭提督,現在這旨意還沒下來呢,您可得把嘴巴給閉嚴嘍,要不然惹得皇爺不快,這後果可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