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確實不能忍,也沒打算忍。
山海經有雲:非洲平頭哥,人狠話不多。非洲亂不亂,平頭說了算。
身為皇帝界的平頭哥,崇禎皇帝的作風向來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乾,講究的也是朕從來都不記仇,有仇當場就報了。
現在荷蘭和佛朗機一起來找事兒,崇禎皇帝這下子可就真的怒了——彆跟朕說對方有多少人,朕隻要地址!
地址有了,對方的人數也有了,裝備什麼的信息基本上也有,剩下的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乾就是了!
但是問題在於,搞事情的有兩家,地址有兩個,至於人數,那些幾萬人就能說是一場大戰役的蠻子們跟動不動幾十萬上百萬大軍開片的天朝堂口比起來就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但是南海艦隊則隻有一個,這個才是讓人頭疼的問題。
南海艦隊的人數不少,但是崇禎皇帝也沒自大到單憑一個南海艦隊就敢分兵去硬懟兩家。
畢竟還有東海艦隊不是。
而在此之前,還是得好好了解一下這兩家堂口的詳細信息——從戰略上重視敵人,從戰術上蔑視敵人。
然後許顯純就倒黴了。
什麼荷南佛朗機,那邊兒倒是有錦衣衛的人存在,但是黑頭發黃皮膚的大明人在那邊兒實在是怎麼好混,更彆說接觸到這種兩國開片的信息了。
更多的還是在暗中收集西方那些個蠻子國家的地理民俗一類有助於軍事的情報,對於西方那些個蠻子國家的朝堂,了解的反而都是從公開渠道得來的消息,遠不如向在大明的時候這麼無所不能。
所以崇禎皇帝捏著手中薄薄的一張紙,冷笑道:“肋力四世?你怎麼不跟朕說菲力牛排?
軍事主官是誰?各軍配置狀況如何?後勤補給如何?彼國朝堂動向如何?
沒有這些情報,你讓朕的五軍都督府如何進行廟算?還是說單純的拿著刀叉去吃牛排就行了?”
許顯純雖然不知道牛排到底是個什麼玩意,但是崇禎皇帝話裡麵的不滿之意卻是聽的明明白白。
隨著崇禎皇帝威勢日盛,連許顯純也開始抗不住崇禎皇帝的氣場威壓了。
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後,許顯純請罪道:“臣罪該萬死,陛下息怒!
非是罪臣不努力,而是蠻子之處雖然有錦衣衛密探,可是蠻子們對於我大明百姓總是有意無意的排擠,探子們自然不易得到情報。
罪臣回頭便加大蠻子們情報的收集力度,望陛下恕罪!”
一番連請罪帶求饒的話說完,許顯純已經感覺自己的後背上開始冒汗了。
崇禎皇帝冷哼了一聲後才吩咐道:“起來吧,這事兒倒也怪不得你。”
許顯純這才從地上起身,卻聽崇禎皇帝又接著道:“我大明的百姓去了不成,那就讓蠻子們去,彆跟朕說你錦衣衛連區區的蠻子都控製不住!
所需的蠻子,先從鐵道部那邊抽調一些個苦力,挑些機靈的,懂人話的去做事。”
許顯純躬身道:“是,臣記下了。”
崇禎皇帝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一些,轉頭望向了朱純臣:“說說吧,五軍都督府是何打算?”
當皇帝的時間長了,崇禎皇帝現在對於軍方的控製已經不再局限於剛剛登基之初時那種幾近於親力親為的方式了,反而是該放權的地方就放權,任由軍方去折騰。
反正五軍都督府的五個大都督就互相看著不順眼,不存在擰成一股繩然後違背自己旨意的情況。
朱純身躬身道:“啟奏陛下,微臣與眾位同僚商議後,覺得應該派東海艦隊去攻打荷南人,南海艦隊則攻打呂宋方向的佛朗機人。
考慮過台灣皆位於東南方,而呂宋則在我大明之南,故而可以調南直隸軍前往台灣,兩廣軍隨鄭芝龍部南下呂宋。”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點頭後問道:“呂宋現在何人為主?”
因為在崇禎皇帝的記憶裡,呂宋好像一直跟大明有著扯不清楚的關係,好像是也是大明的一部分來著?
朱純臣躬身道:“永樂三年,鄭和下西洋,巡蒞菲律賓群島,奉成祖皇帝詔書封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統攬該國軍、政、財、文大權。至於現在,呂宋之地無王,止有佛朗機人所封之呂宋總督。”
朱純臣故意再提起永樂三年時鄭和奉旨冊封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的事兒,就是打算再刺激一下崇禎皇帝。
而崇禎皇帝顯然很樂意被刺激:“如此說來,呂宋原本便是我大明之地了?”
朱純臣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如此。佛朗機人占我國土已久,又屠殺我大明百姓,當真是罪無可恕!臣請執彼蠻夷酋長於禦前!”
崇禎皇帝冷哼一聲,乾脆吩咐王承恩道:“擬詔,佛朗機妄據天朝土地,屠殺大明百姓,形同叛逆,罪無可赦。
著五軍都督府派兵攻打呂宋之佛朗機人,儘屠之。著南海艦隊巡視海上,凡佛朗機之船,無論民商,儘沉之!
著朱燮元為兩廣總督,總理兩廣軍事,濠鏡澳改稱澳門,凡居之於澳門之佛朗機人,儘數殺了!”
崇禎皇帝的旨意一出,朱純臣就有些懵逼的感覺,趕忙勸道:“陛下暫息雷霆之怒!
濠鏡澳之佛朗機人與此事無涉,若儘數殺掉,未必有損於陛下清譽,望陛下三思!”
崇禎皇帝卻是冷笑道:“佛朗機人屠殺大明百姓三十萬,朕要他佛朗機三百萬人陪葬!什麼狗屁清譽!寇能屠,朕亦能屠!”
眼看著崇禎皇帝已經陷入了暴怒的地步,朱純臣也不敢再勸了——再勸下去,搞不好崇禎皇帝又要親自帶兵出征了,到時候麻煩就會變得更大。
打仗花錢無所謂,早晚都能收回來,但是皇帝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敢出了差子。
而崇禎皇帝三番五次的帶兵出征,親自帶頭衝陣的事兒都乾了好幾回,現在誰還敢讓他老人家帶兵出征啊。
但是就算不帶兵出征,其實也差不多了,因為崇禎皇帝接下來的話差點兒把朱純臣給嚇出個好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