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崇禎皇帝的話也沒錯,崇禎皇帝這一係確實是從朱祁鎮開始傳下來的,中間再怎麼換也都是朱祁鎮的後代,所以說崇禎皇帝跟韃靼人有仇也確實是事實。
一路奔馳,崇禎皇帝的思緒卻又跑到了另外的地方——韃靼這裡到底該怎麼處理?
到底是實行郡縣製?還是像奴爾乾都司和呂宋、爪哇那些地方一樣實行總督製?
郡縣製有郡縣製的好處,最起碼統治起來極為牢固。
但是總督製也有總督製的靈活性——尤其是韃靼人占有的這片土地麵積這麼大,再加上韃靼人又喜歡遊牧,總督製看起來倒是更為合適一些?
總之是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
前麵跑路的莫思巴圖爾回頭望了一眼,見自己後麵遠遠的揚起另一股煙塵隨著自己前進的方向在移動,再加上煙塵的大小,大概也就判斷出了後麵的追兵有多少人。
憤怒不已的莫思巴圖爾示意巴爾思博羅特向著自己靠攏,然後在馬上喊道:“後麵的追兵,你怎麼看?”
巴爾思博羅特同樣喊道:“且不去管他!後麵的追兵起碼在十五萬左右,咱們現在回去硬碰硬,不合適!”
莫思巴圖爾自然也知道現在不是回頭與明軍硬拚的時候,問巴爾思博羅特也隻是想找一個人替自己把話說出來而已——這種打擊己方士氣的話從自己這個大汗嘴裡說出來可就要命了。
想了想,莫思巴圖爾道:“再加快速度,看看前麵哪裡的地形比較合適!”
巴爾思博羅特道:“大汗,前麵一路上都是草原,就沒有什麼合適的地方!”
莫思巴圖爾狠狠的抽了胯下的駿馬一鞭子,再次加快了一些速度。
老子也知道前麵沒有什麼合適的地方,更知道前麵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連他娘的小山包都沒有幾個,用得著你這麼大聲喊出來!
巴爾思博羅特卻突然道:“大汗,不如咱們先改道向北?”
莫思巴圖爾道:“向西北?”
巴爾思博羅特道:“不錯,正是向西北方向去。
咱們現在離著逸都不遠,向正北是克魯倫河和喬巴山,但是向西北卻是肯特汗山。
肯特汗山的西麵是阿魯土剌河和鄂爾渾河,東麵是臚朐河,正好能擋住明軍!”
莫思巴圖爾也來不及多想同,直接便大聲道:“傳令,折道西北,目標肯特汗山!”
遠遠綴在韃靼騎兵後麵的崇禎皇帝眼見前麵的韃靼騎兵調轉了方向,由開始的正西轉為西北,慢慢的乾脆轉為了正北方向,一時之間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抬頭看了看天,崇禎皇帝乾脆減緩了馬速,直到慢慢的停了下來。
張之極驅馬來到崇禎皇帝身邊,拱手道:“陛下?”
崇禎皇帝道:“休息,不追了!那些韃靼蠻子們玩命,咱們犯不上跟他們玩命!
再往裡麵深入追擊,隻怕韃靼人還會有什麼後手,到時候折了將士們劃不來。”
張之極聞言,應了之後便吩咐人去準備吃食,自己卻向崇禎皇帝拱手道:“陛下,要不然微臣帶兵去探探情況?”
崇禎皇帝抄起水袋喝了一口之後才道:“探什麼?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眼下我大明占據天時,地利,人和,隻要大軍緩緩推進,慢慢的就能把這些蠻子絞殺一空,何必急在這一時?”
張之極急道:“可是那莫思巴圖爾汗?”
崇禎皇帝笑道:“你是覺得不如趁此機會,把那莫思巴圖爾汗給殺了,然後讓整個韃靼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再各個擊破?”
張之極道:“是,臣唐突了。”
崇禎皇帝搖了搖頭,笑道:“朕也想殺了莫思巴圖爾汗,而且一定要殺了他。
但是眼下,卻不是最好的時機。最好的時候,是讓他回去之後再聚起大軍之時。
整個韃靼如果真的四分五裂了,固然是便於各個擊破,可是這些蠻子們跑起來沒個方向,到時候我大明該怎麼辦?四處分兵?
彆看我大明此次出去了五十餘萬大軍,可是真分散到這片草原上,還當真顯不出什麼來。
萬一那些蠻子裡麵出個有腦子的,不時的襲擾一番,頭疼的可就是我大明了。”
張之極拱手道:“臣受教。”
崇禎皇帝拍了拍旁邊的草地,吩咐道:“來,坐下,一起吃點兒東西,然後咱們就準備回去,等著他莫思巴圖爾汗整軍再來!”
張之極坐下後,頗為疑惑的道:“陛下就這麼肯定那莫思巴圖爾汗會再來?”
崇禎皇帝點頭道:“通過錦衣衛的情報,還有今天這一次的交手過程來看,莫思巴圖爾汗此人野心不小,頗有些梟雄之姿。
今日他大敗回去,肯定不會甘心,說不定明天就會再一次點齊大軍來找我們。
當然,朕懷疑此人最後也不會跟我大明硬拚,反而會走上韃子們西征的老路。”
張之極聞言,便是一愣。
之前在五軍都督府推演的時候,對於莫思巴圖爾此人確實進行了一定的分析,也確實如同崇禎皇帝所說,此人頗有些梟雄之姿。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五軍都督府的判斷是此人帶兵死戰的可能性比較大,西征的可能性反而很小。
如今崇禎皇帝卻說此人會帶兵西征而不是死戰?
走上西征的老路意味著什麼,其實很簡單。
當初的匈奴人和突厥人都走過這條路,蒙元就更不用提了,還沒有敗家的時候就已經先走了一趟了,對於西征路上的麻煩,這些韃靼人應該也是一清二楚。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會西征?
崇禎皇帝望張之極一臉不解的樣子,笑道:“想不明白?”
張之極向著崇禎皇帝拱了拱手道:“請陛下賜教?”
ps:第三更送上。第四更會在3點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