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得分兩麵來看。
就像是崇禎皇帝說的這些事情一樣,鎮國將軍以下的不封了,自親王至鎮國軍將還要隔代降爵襲封。
但是起碼還有一個前提條件不是?
凡大明之內的親王至鎮國將軍才會隔代降爵,海外的可不在其中。
既然大家夥兒這麼不識趣,那崇禎皇帝就下狠手逼著大家夥兒去海外!
想明白了這一點後,韓王覺得,崇禎皇帝對於宗室,還是不錯的?
最起碼,也沒玩各種套路,把宗室們像福王一樣乾掉,也沒說不去海外就死是不是?
還是有一條活路的嘛!
像自己這樣兒的藩王,既不像福王璐王那些親王一樣跟崇禎皇帝叔伯親的關係,也不像唐王朱聿鍵一樣主動去了海外,從親近關係到在崇禎皇帝心裡的分量都差了很多。
可是崇禎皇帝依然沒有直接乾掉自己。
這是什麼?這就是天恩浩蕩!
心裡很有些逼數的韓王朱亶塉乾脆伏地拜道:“伏唯陛下能作威作福!臣謹為天下賀!”
作威作福是個褒義詞吧?一定是!
崇禎皇帝這才嗬嗬笑道:“如此說來,韓王是同意朕的方案了?”
韓王朱亶塉道:“啟奏陛下,臣讚成!”
妥了,打壓了一個沈王,韓王這邊就讚成了,其他的渣渣們該怎麼搞定就是下一步的事兒了。
沉吟了半晌後,崇禎皇帝才來回踱步道:“朕方才也已經說過了,是大明之內的,不含大明之外的,比如新明島的諸藩,就不受此令的限製。
諸位,我大明是個什麼情況,眾位的心裡也該有點兒數,宗室越來越多,大明的財政供養不起,到時候怎麼辦?”
崇禎皇帝的話一出口,底下的宗室都沉默了。
當然,不是說這些人就學會了思考,去考慮崇禎皇帝所說的這些話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而是無言的沉默,無言的抗議!
大明的財政供養不起關我們屁事兒?我們是宗室,不是皇帝,誰是皇帝誰才應該操心這些事情!
如果什麼事兒都讓我們替你考慮周全了,你乾脆把皇帝這個位置讓給我們來坐坐如何?
崇禎皇帝心裡也明白這些渣渣們是怎麼想的,也知道他們是在抗議,但是崇禎皇帝依舊毫不在意。
大明立國至今二百七十一年,朱老四就出了那麼一個,不是人人都有那份本事,連寧王聲勢浩大的反應都被搞成個笑話,指望這十萬渣渣?
又來回踱了幾步後,崇禎皇帝乾脆掏出了個臨時的想法:“既然大家心裡都抵觸朕的提議,那麼,自鎮國將軍以下,凡年滿十六歲者入京,另組一支宗室親軍,眾位以為如何?”
不如何!絕對不如何!
在場的宗室雖然都是被當成豬來養的,可是就算是豬,活上個二百多年也都能成精了!
用屁股想都能想得到,崇禎皇帝這個提議絕對不是為了讓這些宗室能拿到軍隊的俸祿,更不是讓宗室有接觸軍權的機會,而是打算把這些宗室當成炮灰一樣去消耗!
天啟七年,這位爺登基即位,先跟建奴在京城下做過了一場,接著又是北征林丹汗,再接著就是搞死建奴。
就在全天下的人都以為崇禎皇帝會消停一些的時候,這位爺又開始搞佛朗機蠻子,搞烏思藏和朵甘思那邊的蠻子,接著又是韃靼蠻子!
現在滿大明的周邊基本上已經快要搞無可搞了,這位爺是不是會消停下來?
在場的眾多宗室,沒有一個人敢下這種賭注!
如果能消停,阿敏和莽古爾泰所率領的正藍旗還有鑲藍旗在乾什麼?
劉興祚駐紮在奴爾乾都司的四十萬大軍在乾什麼?京營的二十萬大軍出動一半,整個韃靼地區現在陳兵超過四十萬,他想乾什麼?
會消停?做夢去吧!
這時候突然組建一支由宗室組成的軍隊,用腦子想想,崇禎皇帝會怎麼使用這支軍隊?
快,前麵有個拿不下的山頭,你們報效大明的時候到了,衝啊!
快,對麵的敵人發起了絕死衝鋒,你們不能丟了大明的臉麵,給朕反衝回去!衝啊!
反正怎麼想,這支還沒有組建,連個影子都沒有的宗室軍隊很可能會被崇禎皇帝當成炮灰一般來消耗。
至於說讓這些人立了戰功然後一步步的掌握軍權?
彆搞笑了,看看崇禎皇帝的軍中用的都是些什麼人吧!
五軍都督府的大頭子裡麵,原本的張惟賢不用說了,就連現在的朱純臣也是鐵杆的帝黨一枚!
至於孫承宗,還用再說?
領兵在外的大佬裡麵,劉興祚是從建奴那邊過來的,嚴格的說屬於叛降過來的,有黑曆史;
阿敏和莽古爾泰,還有夏額哲和巴特爾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崇禎皇帝這樣兒的也沒有什麼人敢用他們,所以這四個家夥隻有抱緊崇禎皇帝的大腿才能可能混的下去;
至於剩下的,像是張之極一類的,那就更是鐵杆帝黨中的鐵杆了,跟著崇禎皇帝乾了這麼多殺人放火的事兒,軍功已經高到了相當可怕的地步,除了崇禎皇帝誰敢說能鎮壓他們?
宗室裡麵的人就算是進了軍隊之中,想要一步步的爬上來,首先麵臨的就是這些崇禎皇帝鐵杆支持者的打壓!
一個宗室,你想乾什麼?撈軍功收軍心?汝欲反乎?
哪怕不是為了崇禎皇帝的兒子帝位安穩,單純的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這些人就不可能讓宗室的人爬上去!
對於這一點,大殿中的宗室們心裡都清楚的很,韓王朱亶塉當下便拜道:“啟奏陛下,臣願將韓王封地置換到海外之地,惟陛下做主聖裁!”
崇禎皇帝嗬嗬笑了一聲,沒有理會韓王朱亶塉,卻又將目光投向了沈王朱效鏞。
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反對的就是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