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三個部再一次衝突的原因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都是出在了勞工的數量分配上麵。
與之前幾次衝突不同的是,這一次交通部站在了工部一方。
同樣都需要大量的勞工,鐵道部偏偏就能多吃多占,大明這兩年弄回來的勞工幾乎被鐵道部弄走了一半,少府那邊弄走了一成,剩下的四成才是交通部和工部平分。
一肚子火的交通部和工部上下沒膽子將火氣對準崇禎皇帝發泄,但是對準鐵道部和交通部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反正各部大佬不和,皇帝多半是喜聞樂見的。
崇禎皇帝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滅火:“前幾次都是鐵道部拿到了大頭,這一次的勞工到岸之後,鐵道部分兩成,少府分一成,剩下的七成由交通部和工部平分。”
交通部尚書常開勝頓時不願意了:“啟奏陛下,即便鐵道部隻分兩成,交通部與工部平均七成也不過是三成半,而眼下交通部需要的勞工數量遠超鐵道部和工部!”
似乎沒有看到鐵道部尚書洪承疇和工部尚書張應選眼中的怒火,常開勝掰著手指數道:“工部的河道橋梁是需要大量的勞工沒錯,可是自崇禎三年起就沒停下過進度的工部,如今需要勞工的地方少之又少。
而鐵道部需要還是需要大量的勞工,但是也不如交通部更為迫切,畢竟那些鐵道不能互相通行的地方,全部是交通部修的直道在支撐著。
到目前為止,交通部的施工進度遠遠落後於原本的計劃,主要的問題就是出在了勞工不足上麵,以至於很多地方的直道至今還沒有開始動工。
這一次的勞工到岸後,交通部無論如何也得分到五成,以便交通部能夠儘快將規劃中的直道都落實在紙麵上。
陛下不是曾經說過麼,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路已經開始大修,卻受到勞工的製約,這豈不是違背了陛下的初衷?”
原本跟交通部一夥的工部尚書張應選頓時反水了:“如果按照常部堂所言,那我工部豈不是天天的無所事事,白白的浪費錢糧?
若果真如此,那鐵道部還有你們交通部要用到的跨河大橋,你們自己去修,少來工部這邊抱怨!”
洪承疇點了點頭道:“現在奴爾乾都司北山部至遼東和蒙古的鐵路就止有兩條,運力大為不足,若是耽誤了北征大計,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見這三個大佬吵的厲害,崇禎皇帝忍不住開口道:“現在不是有大量的羅馬人在大明麼?直接雇傭他們好了,給工錢的那種。”
張應選躬身道:“陛下,非是臣等不願,而是不可為也。
需要用到勞工的地方大多數都是開山挖洞一類的活計,許多人力難至的地方根本就要拿人命去填的,這也是臣等沒有征用太多大明百姓的原因之所在。
雖然現在有很多羅馬人在我大明謀生,可是根據《明羅友好通商條約》,那些羅馬人沒辦法當成勞工來使用。”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跟他們簽訂契約,死了的話賠償一定的銀兩也就是了,凡是銀子能解決的問題,還是問題?”
吳甘來的臉都黑了,輕輕的咳了一嗓子後才開口道:“陛下,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國庫裡麵沒那麼多銀子,微臣更不敢開這個口子!”
見崇禎皇帝好奇的望向了自己,吳甘來最終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僅崇禎二十五年一年的時間,工部下屬的勞工死亡人數在六萬左右,交通部大概是八萬左右,至於鐵道部那邊……”
嘿嘿冷笑一聲後,吳甘來才接著道:“僅僅鐵道部那邊死掉的勞工,就在二十萬左右,幾乎是工部加交通部三倍。
而且,這些羅馬人既然不能直接拿來當成勞工使用,那就得給他們薪水,少了沒人願意乾,多了的話就是一大筆支出。
按照每個人每月兩貫錢來算,三十萬的勞工就是六十萬貫,再加上死亡一個所需要給的賠償,隻怕這個數目還要番上好幾倍。
以死亡一個勞工賠償二十貫計算,一年死掉三十萬勞工就需要支出六百萬貫。雖然說六百萬貫不多,”
崇禎皇帝還是忍不住點了點頭。
六百萬貫本來就不多好嘛,隨便抓幾個貪官出來灑掉就能弄出來好幾個六百萬貫……
“可是,大明國庫裡就那麼多錢,除了每年常規的預算支出以外,還有時不時的突發情況需要支出,如果再憑空增加一筆六百萬貫的支出,隻怕國庫很難支撐得起來了。”
吳甘來的意思很簡單,增加六百萬貫的支出不是什麼大事兒,國庫裡有這筆錢,就是六千萬貫也沒什麼問題,這都小錢。
真正的大頭在於時不時出現的天災。
彆管天災是不是老天爺降罰以便於提醒自己家的傻兒子哪裡又有官員貪腐害民,反正戶部是得拿出真金白銀來救災,第二年還要補充當地官府消耗掉的應急物資,還要保證老百姓第二年的生活不能出現什麼亂子。
還有就是崇禎皇帝自己搞出來的那些破事兒。
站在吳甘來的角度上麵來看,崇禎皇帝搞出來的事情顯然要比那些天災更為惡心。
天災好歹是一時的,過去也就過去了,花費掉的銀錢總是有數的。
而崇禎皇帝搞出來的那些事情不一樣。
雖然賣掉了大量的軍火,讓國庫裡麵多了一筆稅收,可是戰後需要的移民、將士封賞和撫恤,又遠遠不是那點兒稅收能填平的了。
如果不是這幾年對外的戰爭一直都是勝利,而且得到的隱形好處無數,隻怕戶部早就跳出來反對崇禎皇帝胡來了。
自家事自家清楚,崇禎皇帝當然也知道吳老摳是在拐彎抹角的說自己亂搞事情。
但是正所謂有錯就得認,堅決不能改,崇禎皇帝現在也沒打算立即改正自己的錯誤。
不搞事情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是不可能的,朕這一生,不是在搞事情,就是在搞事情的路上。
ps:今天獻祭《回到明朝做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