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熠覺得自己繼承了崇禎皇帝很多的優點,比如說大方。
輕輕的笑了笑,朱慈熠便開口道:“卡克斯頓先生請講,有什麼是需要我幫忙的?”
卡克斯頓臉上透露出一股為難之色,頗為不好意思的道:“殿下應該知道現在的歐洲戰局吧?諸侯混戰,帝國的政令根本就沒有人理會,那些該死的波蘭人甚至還想引沙皇俄國的那些野蠻人進入歐洲。”
朱慈熠點了點頭道:“這個事情,本皇子確實知道。大明有句老話,叫做兄弟鬩牆而共禦外侮,說的便是哪怕自己家兄弟們有矛盾,也要一起抵禦外來的侵略。”
卡克斯頓道:“正是如此。可是那些波蘭人現在絲毫不顧及他們也是歐洲的一份子,反而因為對帝國的不滿,而完全倒向了野蠻的沙皇俄國。
上帝做證,那些沙皇俄國的野蠻人,以前在金帳汗國的統治時代,在歐洲可沒少乾殺人放火的事情!
現在,那些波蘭人忘記了以前的仇恨,想要讓沙皇俄國的野蠻人進入歐洲,這不僅僅是對於教會的不尊重,同樣也是對於帝國的背叛,更是對於大明帝國的敵視!”
朱慈熠道:“確實如此。不知道卡克斯頓先生有什麼好的看法?”
卡克斯頓道:“睿智如皇子殿下,現在的帝國已經無力支撐大規模向波蘭人用兵,甚至於連士兵都不如波蘭和沙皇俄國的士兵更為精銳。
如果說歐洲還有哪裡的軍隊可以抵抗沙皇俄國和波蘭那些背叛者,估計也隻有巴伐利亞的大軍了。”
心中琢磨了半晌之後,朱慈熠才開口道:“如果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也就是本皇子的嶽父大人想要對波蘭和沙皇俄國用兵,巴伐利亞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軍火和軍隊。”
巴伐利亞公國的軍隊組成相當複雜,其中既有完全由大明士卒組成的巴伐利亞衛,也有完全由大明士卒和原本巴伐利亞士卒混編而來的整訓衛,還有一支完全由巴伐利亞士卒組成的後備衛。
按照朱慈熠原本的計劃,是依靠大明的巴伐利亞衛為根基,通過一點點兒的滲透,將整訓衛變成一支內心忠於大明的軍隊。
至於後備衛,則是拿來充當炮灰——朱慈熠剛才說的派出軍隊,指的就是巴伐利亞後備衛,屬於那種消耗光了也不用心疼的炮灰部隊。
卡克斯頓的反應卻完全超出了朱慈熠的預料。
搖了搖頭之後,朱慈熠才道:“單純的依靠巴伐利亞衛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就像是大明人常說的,把魚送給彆人卻不如教給彆人怎麼樣釣魚。
事實上,帝國的軍隊也一直在進步著,尤其是在大明派來的那些軍事教官的教導下,實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強。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那些軍事教官實在是太少了些,想要完成對整個帝國所有軍隊的訓練,需要的時間會變得很漫長。
而帝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尤其是隨著沙皇俄國已經開始向歐洲進軍,這個時間也會變得越來越短。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皇子殿下能夠替帝國從大明帝國那邊征召更多的軍事教官,讓他們來帝國,儘快的完成帝國軍隊整訓?”
嘖嘖,這個要求,很不錯嘛!
大明不是不想派更多的軍事教官進入神聖羅馬帝國的軍中,畢竟長時間的整訓過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隻要操作得當,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都將向倒向大明。
如果有一天發生兩國之間的戰爭,一個老師在麵對自己教出來的學生時,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輕鬆吊打。
先不提神聖羅馬帝國的士卒的士氣問題,也不提他們是不是有勇氣麵對一手將他們培訓出來的老師,光是對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的熟悉,就已經算得上是沾夠了便宜!
之所以在第一批的軍事教官之後沒有派更多的人過來,隻是每隔上兩年就進行輪換,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大明擔心大量的派人會引起神聖羅馬帝國的警覺與反彈。
現在好了,大明方麵還沒有人提出來,卡克斯頓卻率先提了出來。
很明顯,這個所謂的卡克斯頓的要求不可能僅僅是他自己的想法,後麵也必然有著斐迪南三世和神聖羅馬帝國軍方的影子。
這樣兒的神狗隊友哪裡找?整個歐洲都不多見!
笑眯眯的點了點頭之後,朱慈熠才道:“這件事兒,本皇子記下了,回頭會寫信向父皇說明此事。
當然,這件事情成與不成,也不僅僅在於本皇子,神聖羅馬帝國的態度也很重要,本皇子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最後還是要看父皇的決斷。”
卡克斯頓也知道朱慈熠說的是事實,當下便笑著向朱慈熠致謝,之後才又開口道:“另外,我還想向皇子殿下購買一批書籍,用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教育改革?”
朱慈熠開始懷疑。
自己是不是傳說中的天選之人,就像是漢光武帝劉秀那樣兒,想什麼就來什麼?
軍事和教育上麵都完全倒向大明,等過上個百十年,這些歐洲蠻子們除了外貌跟大明的百姓們有所區彆,剩下的還有什麼是不一樣的?
輕輕搖了搖腦袋,將歐洲人白皮藍眼紅發搭配儒衫的模樣甩出腦海之後,朱慈熠才開口道:“這個沒問題,本皇子可以先替父皇答應下來,畢竟傳播聖人教化於天下,原本就是大明應儘的責任。”
卡克斯頓已經不知道怎麼感謝朱慈熠才好了——要人給人,要書給書,要什麼樣兒的支持就給什麼樣兒的支持,三皇子殿下真乃是歐洲人的好朋友!
……
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大明,而崇禎皇帝的反應也不出朱慈熠的預料。
要人?要書?
要錢要裝備都給了,還差人和書這麼點兒小事情?不答應他們,自己的良心都會譴責自己!
拉著盧象升和張之極討論了一會兒之後,崇禎皇帝就拍板答應了下來。
大明的那些書商們都快要哭了,不同於以往被收稅時心疼的哭,這一次是笑著哭——為利益而笑,而商稅而哭!
書商們苦啊,之前朝廷召集各大豪商們瓜分歐洲的商業利益,書商就是為數不多沒有接到請貼的那個。
這個時代也操蛋啊,雖然知識產權和版權問題已經被提出來並且進行了規範,也沒有後世那麼多的盜版商,可是放著大把的銀子卻不能賺,剩下的也就隻有紅著眼睛看那些鐵器和絲綢商人們大把大把的摟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