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2)

且不說總有那些同當日在場的人關係密切的親眷, 一來二去地打聽;還有那四月開始動工的鹽場建設,征的都是當地民夫,動靜這麼大,自然是瞞不住的。

一時之間, 在白鶴樓得了切實利益的眾人和未到白鶴樓但是得了確鑿消息的眾人都瘋狂了,誰還記得去年吳郡王清洗海州城內販賣私鹽的官紳手段是如何殘暴?

倒是開始,眾人紛紛改口, 說那等貪汙腐壞挖朝廷牆角的蠹蟲自當是應該除之而後快的——挖牆腳這個詞來源不可考,據說是吳郡王府失寵的長史賈大人嘴裡先說出來的了。

海州城、濱海縣兩地的鹽場轟轟烈烈開展建設了, 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幾乎隔三差五就有人跑去看看進展如何——全都是自發的。

那麼外人眼中“失寵”的賈大人到底如何了呢?

首先, 四月初, 他接到家裡來信,璉二嫂子王熙鳳在正月裡診出了身孕, 不過當時未滿三個月, 不好聲張;大哥哥又當爹了, 繼兩子一女之後,三月裡,嫂子又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取名賈茗。

然後, 四月中旬, ‘失寵’的賈大人在海通鎮迎來了一位天使,頒布了聖旨,說要把射陽縣海通鎮養殖區的海蠣子設為貢品……

┑( ̄Д  ̄)┍

好在老皇帝應該也是了解清楚了此地養殖區才將將開始繁育, 故而隻要求每月一筐子——要是數量再多一點,寶玉覺得他要在非一旬一次到淮安的日子去和十六抗議了——這還沒開始移養、育肥呢,就想來趕儘吃絕了?我跟你講這是我私人產業、私人產業懂不懂?!

因為這樣一道聖旨,叫大家終於關注起在吳郡王麵前失寵的賈瑛賈長史了。

【這海蠣子是個什麼好東西?竟然叫陛下破格批為貢品?】

因這樣,市麵上的海蠣子倒是開始漲價了,但是海通鎮附近但凡大一點的海蠣子都被寶玉收走了,也不是沒有人去弄了些兩寸以下的,不過撬開之後肉都沒有指甲蓋大,實在是拿來無用。

於是有懂醫裡的人出來掉書袋,大概意思就是這玩意兒能夠讓男人變得更男人。

此言論一出,眾多好奇之士紛紛想儘辦法嘗海蠣子,寶玉隻是收儘了射陽縣沿海的成年海蠣子,其他海岸線邊的還多得是呢。

這些人也不知道碳烤生蠔的妙處,還是水煮了吃的,又沒有濃縮萬可愛的加持,吃了一些覺得不過爾爾,還不如鹿血、牛/鞭、虎/鞭、驢/鞭等等來得有效果呢。

遂盛極一時傳說能壯陽的海蠣子很快就從需要補元氣的男人們的食譜中銷聲匿跡了。

也不是沒有人好奇寶玉養殖區的海蠣子的,但是海通鎮附近吧,因去年的十裡坡案,現在對陌生麵孔特彆戒備,而且寶玉不僅叫汪狗兒、汪狗蛋守夜,還專門雇傭了汪小魚兩兄弟,並養了兩條狗子;楊縣令那邊,也因為賈大人搞的養殖區成為貢品產地而吩咐了衙役日日過來巡邏……

【好吧,不至於為了吃點兒海蠣子就偷雞摸狗的。】好奇之士也放棄了。

喧囂終有終時,平淡才是基調,射陽的海蠣子畢竟不是什麼三頭六臂的東西,眾人關注的重點還是在鹽田法的推廣和新增鹽場的設立等等。

便是這樣不被關注的時間裡,寶玉雇了汪小魚兩兄弟做短工,畢竟經過觀察,這兩兄弟的品性還不錯,在鄉親中的風評也還挺好。

汪家兩兄弟日常負責觀察海蠣子有沒有出現病蟲害現象,兼顧監督管理汪狗兒、王狗蛋的工作情況。便是因此,寶玉叫小魚兄弟去抓了兩隻狗,雖然現在還半大不小的,但是被小蝦訓得很好,又機警又不貪嘴,有生人靠近養殖區就狂叫出聲提醒。

守夜無聊的汪狗兒看著兩隻狗子,心說:給我頓頓吃碎肉湯,我也瞧不上彆的乾饅頭、鹹菜頭等等吃的。

汪狗蛋要稍微聰明一些,那坑了兩人的偷盜法子也是他想出來的,眼見汪狗兒總是看著門口雖然趴著,但是時不時動動耳朵的兩隻狗發呆,他捅了捅對方:“可不能對它們倆下手,要是被賈大人知道了,恐怕我們要在這裡守二三十年的夜了。”

“放心吧,我又不傻。”這邊賈大人叫人蓋的屋子比自己家的屋子還好,既不漏風也不漏雨的,雖然夜裡要起來轉圈什麼的,但是現在不是有狗了麼,稍微打個瞌睡也是沒問題的。

汪狗兒、汪狗蛋本來在村裡也就沒有幾分地,現在不止是晚上給寶玉守夜,白天也跟著汪小魚乾活的——白天的活計賈大人另外給他們開了工錢,這麼算起來,兩人倒是不必東一榔頭西一錘地想辦法弄錢了,如今有了穩定的活計,生活穩定,臉盤子居然比先前還圓潤了一些起來。

汪家村的人紛紛說賈大人厚道,但是再誇人厚道,如今也不敢去養殖區那裡小偷小摸的——本來麼,鄉下田裡摘三瓜兩棗不算偷,海邊撿些蝦蟹貝殼不算竊。但是現在有汪家村先前偷雞摸狗的打頭兩個在那裡呢,所以有些人的歪心思早早就掐滅了。

養殖區三個正勞力,一個半勞力,賣起力氣乾活還是挺不錯的,這一片寬三百米,深入海裡十來米的區域被四人整治得井井有條。

後來,他們幾個也算看出來了,這賈大人雖然沒親自乾過活,但是於養殖一事很有學問,三個多月之後,賈大人又說是時候開始“深移稀養”了,他們也是一點疑義都沒有,隻管照做就是。

稀養,就代表原先養殖區的麵積不夠啦,勢必得擴建。

寶玉也是特意挑了這個時間,農田裡播種、插秧、育肥都做了,收割之前還有些剩餘勞動力。因為上回那二十人的隊伍有經驗,所以他們當仁不讓地攬下向原養殖區左右兩邊各擴建一個區域的建工程,因為工程比上次的大一倍呢,所以那領頭的又叫了十來個人,拉起一支毛四十人的隊伍,熱火朝天地乾起來。

就是有一點,此時已經是七月裡了,正午時可是熱得很,寶玉叫來監工的一更二更注意了,讓汪家村的人避開正午那幾個時辰趕工。

上回領頭的那人悄悄對汪小魚說:“賈大人,是這個,有本事,人也好。”他比了比大拇指,然後呷了一口綠豆湯,“你小子好好跟著賈大人學學,日後總有好著呢。”

汪小魚點點頭:這是自然的,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呢,不抓緊的是笨蛋。沒見汪狗兒、汪狗蛋都老實了麼?

七月乾活,雖然擴建的麵積大了一倍,但是所花費的時間並沒有增加多少。

第一是因為來的人手也多了一倍;第二是因為天暖和,下水也舒服,避開正午的時間,早上在家裡喝兩碗粥,天蒙蒙亮就來,中午領了汪小魚發的肉饅頭回家吃了午休後再來,下午一來就是叫每人灌下去一大碗綠豆湯或者金銀花茶,乾到天黑下工吃一頓有乾有稀有肉的大鍋飯。

不過六七天,就完工了。

‘深移稀養’,就是將原本密集的海蠣子移往低潮位區進行稀疏養殖,以延長其攝食時間,獲得充足的餌料;同時,也是為今年上半年繁育出來的幼體騰出空間。

這就是寶玉當初收兩寸以上的海蠣子的用意了,當時收來沒多久,就進入了海蠣子的繁殖期,也許是濃縮萬可愛確實很有效,有效得讓這一批海蠣子的噴/精、產/卵能力特彆強,現在岩壁上已經密密麻麻分布著小海蠣子了,還有些沒地方附著的,便在大海蠣子的外殼上安了家。此情景是汪小魚最先發現,然後報給了寶玉,得了寶玉的讚許——這比賈大人賞賜他錢財還叫他開心,因為很多時候,上頭的人賞賜了錢財,就代表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往往一句輕描淡寫的誇讚,日後論功行賞才叫豐厚的。

養殖區擴建好了,汪小魚帶著弟弟和族親狗兒、狗蛋,花了不小的力氣移稀了海蠣子。

移動過之後,海蠣子生長快、個體大、肉質肥美,產量可增加百分之三十左右——理論說的。

深移稀養之後,汪狗兒兩人想著是不是能歇歇的時候,賈大人他身邊的得力狗腿子——啊不,心腹隨從三更四更又來了。

“大人有什麼吩咐?”汪小魚笑盈盈地給三更四更沏茶——金銀花茶,這還是寶玉吩咐給他們幾人送來的,說白天也要巡視養殖區辛苦,萬萬不要中暑了雲雲,可見人文關懷也是到位的。

三更四更謝過汪小魚之後說:“眼見天氣也合適了,我們爺說可以準備昆布的養殖事宜了。”到底什麼個合適法,三更四更是不知道,但是寶二爺說時機到了,那就是到了,沒到也是到了。

【啥?昆布?】

【那東西還要養的?不都是撈到一點吃一點的麼?】

不過因為海蠣子的事情,汪小魚兩兄弟不會輕易就露出吃驚的神色了,哪怕是汪狗兒兩人也是等著三更四更繼續往下說。

“對,寶二爺吩咐了,叫小魚兄弟去和你們村還有附近鄉裡的要出海的兄弟說一聲,咱們收昆布了,為期十天,逾期不要。市麵上的價格我們一更哥也去問過了,這東西濕乎乎的,吃重,一文錢兩斤都懸。不過爺說,要是你們出海撈多了昆布,漁船就裝不下魚了,所以隻要是品相完好的昆布,沒破沒傷,一文錢一斤。寶二爺是什麼性子你們也是清楚的,大方,但是不是冤大頭,要是有想來糊弄人的,趁早死了這條心。”

聽完這一段話,汪狗兒和汪狗蛋的腿肚子抖了抖,連連指天畫地:“放心,您二位叫賈大人放心,有我們兄弟看著,沒人能耍小聰明的。”

┑( ̄Д  ̄)┍

【哎喲喂,傻多速的賈大人又要收東西了,這回是一文錢兩斤的昆布,賈大人一問一斤的要,隻收十天,你們聽說了麼?】

這消息就好像長了翅膀一樣,比上半年收海蠣子一開始的動靜大多了,也有些有私心的人這回學聰明了,開始打聽賈大人要收的是啥,好跟風買進,結果這原本就不是啥秘密,一打聽,頓時就興趣缺缺了,昆布?!

一文錢兩斤的昆布?就算編成一朵花兒,他還是昆布……

【算啦算啦,我等升鬥小民和財大氣粗的賈大人是不好比的,聽說他是京城國公府之後,來射陽的時候,車軲轆都特彆深呢。許就是錢多閒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