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 / 2)

本來這個節骨眼兒, 十六說要擺駕射陽這番話,負責殿下安全的柳岩就是第一個不答應的,但是十六是誰啊?

是老兒子。

那打定主意之後,他親老子——皇帝陛下都勸不住的人。今次一意要出門, 誰也攔不住,也沒資格攔住。

反倒是郡王妃郭氏,抱著大胖小子亮亮, 揮著小手絹囑咐夫君:“王爺快些去吧。”小賈大人那麼秀氣俊美的少年郎也不知道被倭寇嚇壞了沒有?

↑↑↑

喂!郭氏!你是郡王妃!你是有夫之婦啊喂!不要被小賈大人的外貌所迷惑啊喂!

…………………………

十六是次日中午到的,到了之後也不必在射陽縣城停留了, 直奔海通鎮。

巧了,昨個兒晚上接到消息的洪總兵也來了, 和十六在海通鎮上碰了頭。

問得昨夜賈大人等人昨個兒是在駐軍軍營裡過的, 十六便跟著洪總兵去了駐紮地。

天正熱呢,十六便招呼洪總兵進馬車了。

老洪也不矯情, 能進去享受冰盆子的, 誰要在外頭騎馬被毒日頭曬得出油啦?

伺候的初一方替洪總兵掀開簾子, 老洪就覺得一陣涼意撲麵而來,就一個字:爽。

一路上,十六和洪總兵探討起如何抵禦倭寇的問題。

老洪歎了一口氣:“這些直娘賊的, 比泥鰍還滑溜, 總是搶一票就跑。原先咱每每接到報信趕去之後, 基本就是收爛攤子的,這兩回小賈大人也是身手好、運氣好,才能捉住這麼多倭寇的。”

感情, 在洪總兵眼裡:活捉/斬殺倭寇=軍功=好事情。

十六聽得有些不舒服,不僅是因為老洪說寶玉運氣好(?),還因為老洪隻是單純把抵禦倭寇看成了一件可以獲得軍功的事情,在出發點上,就次了一等。

幸好隨後,洪總兵悄悄用眼角覷了十六一眼,就轉了話鋒開始說倭寇由多可惡,登岸之後殺燒擄掠無惡不作的,自己等必須以除惡務儘為己任雲雲……

雖然這番話是套路,但是十六也算是聽出了其中幾分真情意,總算是覺得老洪此人還有可取之處。

駐軍所在地在六垛鄉,從海通鎮過去也不算遠。

十六和洪總兵都打著儀仗的,遠遠就被駐軍的崗哨看到了,立時間就去通知了把總。區區正六品的把總原本這輩子都沒想到自己有機會見到郡王殿下的……

不過郡王殿下似乎並沒有聽把總奉承的意思,一來就急吼吼地要找自己的長史賈瑛賈大人。

把總連忙就帶著吳郡王和洪總兵去找賈大人:賈大人在演武場呢。

【這大熱天的,小賈大人咋這麼拚呢……】洪總兵有些想不通,【你說你就是一王府長史,兩次遇到倭寇夠幸(倒)運(黴)的了,還這麼操/練自己,是打算從軍了麼?】

十六倒是稍微清楚一些:一更是寶玉的心腹,如今又因為這樣子的事兒生死未卜的,寶玉心裡頭不好受也是難免。

雖然這事兒要是說出去,彆人還是覺得是賈瑛婦人之仁,將一個下人看得這麼重要。但是十六吧,偏偏就是欣賞寶玉這一點,重情義。十六想著,要是自己身邊伺候的初一因為自己受了重傷,奄奄一息,自己也是要想儘一切辦法叫人救治的——這麼看來,沈千針還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哈?

十六和洪總兵在六垛鄉駐軍把總的帶領下往演武場去了,他們到的時候,演武場上全都是人,大家圍成一個圈子,密不透風的,時不時還傳出叫好聲。

把總想要叫人清場,被十六和洪總兵抬手製止了,隻是讓十六身邊的禁衛慢慢開道進去,有被擠開的兵丁剛想回頭破口大罵哪個不長眼的不講規矩往前加塞呢,轉頭就看到是把總大人,尤其把總大人還點頭哈腰地讓一錦衣華服的青年和麵黑脖子粗的壯漢先走,一看這兩來人的身份就不簡單,於是主動自覺地讓開一條道了。

憑著刷把總的臉,十六和洪總兵順利地開出一條道,擠到最裡圈。

寶玉在教兩人格鬥術。

把總還奇怪勒:自己手底下百來號人都是有數的,這兩人是誰麼?

於是他隨手拉了拉旁邊的手下問:“賈大人在指點的這兩瓜娃子是拉個?”

被問話的小兵說:“是汪家村的,跟著賈大人一起來的。”

十六倒是對這兩人還有印象——這不是上個月才見過的汪小魚、汪小蝦兄弟麼?

寶玉教的格鬥術,是上上輩子和末世的魏源交易時,對方給的添頭,以擊殺喪屍為第一目標,在節省體力的前提下,摒除一切花哨而不必要消耗體力的動作,專門攻擊要害。

所謂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圍著的兵丁都覺得賈大人方才的拳法、槍法威力是足足的,但是瞧著怎麼就有些彆扭呢?

反而是剛來的洪總兵,一見之下就大聲叫好!

便是這突兀的喝彩聲,叫寶玉回了神。

回神之後,他與汪小魚兄弟二人過來與十六、洪總兵見禮。

周圍大頭兵一聽:媽呀,一個是正一品的王爺、一個是正二品的總兵大人,活生生的站在麵前啊……

一地行禮的,這也就沒有繼續指點拳腳的意義了。

十六點了寶玉進軍帳,留在演武場的汪小魚、汪小蝦就被剩下的大頭兵們圍住了。

…………………………

軍帳內,十六被洪總兵讓著坐了左上首的位子,老洪是右上首,寶玉左下,把總末座,柳岩在十六背後站著、初一在外頭守著。

“昨天的事,洪總兵怎麼看?”十六沉著臉開口,還是頗為有氣勢的。

“咱們這兒駐軍還是太分散啊,接到報信之後趕過去,要不是小賈大人帶著人在那兒抵禦了一陣子,恐怕汪家村情況不太妙。”洪總兵也沒有推卸責任的意思,但是訴訴苦,講講自己這邊的難題也是必要的。

海岸線這麼長,村落也是分散的,誰也不知道倭寇會挑哪個地兒登岸,先前吳濤那個吳老黑也是花了好大勁兒才伏擊到了倭寇,外頭人隻知道那浪裡白條威名赫赫,倭寇聞風喪膽,哪裡曉得他們水師另外那不為人知的一次又一次地伏擊都是落空?

寶玉點點頭說:“我看,各村的高台還是要建的,這次汪家村大部分村民能夠幸免於難,多虧了高台上的人警報及時,以及他們村祠堂的圍牆夠高。不過這也就是一次僥幸而已,若是來的倭寇人更多或者說沒有著急去打家劫舍,找梯子攀爬也不是什麼難事。”

“村民自衛隊得快點搞起來。”十六伸手扣扣桌麵。

旁聽的把總一句話也插不進去,麵上有些發紅:吳郡王這個意思,就是覺得咱們駐軍指望不上了?這可真是……

然後寶玉補充了一句:“我建議,改進傳訊方式,讓駐軍能夠第一時間趕到倭寇登岸的地方。”不然每次出門靠走、走路靠吼的,太沒有效率了。

另外坐著的三人麵麵相覷:改進?飛鴿傳書麼?還是狼煙?

可是飛鴿傳書的成本太高了,一兩百裡地一處駐軍,裡頭的把總俸銀、薪銀合計才三十六兩一年,上好的信鴿就得好幾兩銀子一隻,信鴿嬌貴,養一隻總是不夠的,另外訓鴿的人也得銀錢吧;

狼煙則更適合北地平原使用——沿海多丘陵,海風又大,很是容易吹散。

“我嘗見東府的伯父尋仙問道、煉製丹藥,有炸爐之時,火花四濺、聲聲如雷,後來,我覺得好奇,就收了一些爐渣子,又以油紙卷之,加以信子,引燃之後能竄天幾丈,聲響頗大,今日想起來,卻是正好用於傳訊。”沒錯了,寶玉說的正是——煙花。

把總有些猶豫地問:“賈大人還記得如何炸……爐子麼?”麻蛋我兒砸和賈大人差不多大,人家賈大人煉丹炸爐能想到做東西了,我家傻兒子恐怕第一時間就得被爐子崩壞腦子。

“大致上是記得的。”寶玉謙虛地說。

即便不記得,位麵交易平台儲物間的資料裡頭也有煙花爆竹的製作方法,這並不難。

於是這事兒就算這麼定了,寶玉吩咐初一去尋木炭粉、硝石等物若乾,說乾就乾,待會兒就可以做起來。

“還有!”洪總兵一拍腦袋,引得軍帳中的三人皆是盯著他看:這麼清脆的聲響,老洪/洪總兵/總兵大人不覺得疼麼?

“還有,方才小賈大人使的拳法和槍法有些意思,可不知師傅是誰?”洪總兵還心心念念寶玉剛才的拳腳功夫。

“是府裡聘請的武師傅教的,倒是很不必忌諱外傳,若是洪總兵有興趣,回頭我畫下一份拳譜和槍譜給您。”

“爽快,我老洪也就是覺得這槍法很不錯,若是叫將士們學起來,擺陣的時候,倒是可以試一試。”洪總兵摸摸胡子,解釋了一下。

寶玉點頭:“若是能派上用場,也是一件幸事。賈瑛定當儘力。”

“嘿!我就喜歡爽快人!方才看小賈大人出拳也是有幾下子的。聽吳老黑說你身手不錯?咱比劃比劃?”

寶玉麵有難色:“今日……”不是談正事的麼?

“哈哈哈,哪裡就這麼瞎講究,走,咱們這就切磋一把!”洪總兵見獵心喜,蒲扇似的巴掌就往寶玉的背上拍。

叫十六和把總在旁邊替寶玉捏了一把汗……

誰曾想,文文弱弱的少年居然下盤穩得很,一點搖晃的意思都沒有。

洪總兵笑得越發開心了:我就說小賈大人不光是運氣好,才能兩回都生擒這麼多倭寇的,人家腰/腿也好著呢。聽吳老黑說,小賈大人的力氣比他還大,嘖嘖,一直沒機會上手試試,今天可算被我遇到了。

人在軍營裡,吃喝過夜都在駐地辦的;

一更等人還在旁邊帳篷裡躺著呢,也是軍醫們在照顧——彆指望沈千針能夠十二個時辰候著傷員,用他的話來說“沒到快死的地步彆來煩我”;

又因為洪總兵分兵北上之後,肩負著抵禦倭寇和遏製齊郡王(心照不宣)的重任,怎麼看,都是需要打好關係的人。

至於十六,對寶玉總是有蜜汁自信,覺得:我的小夥伴很棒棒說,會什麼就會什麼,哪天說能生孩子我也覺得不奇怪。

遂十六在寶玉看過來的時候微微點頭。

寶玉朝著洪總兵拱手應下:“恭敬不如從命。”

…………………………

“曉得不?今天來的臉大脖子粗夥夫模樣的人,就是原先江北大營的總兵,正二品!現在咱們駐地也歸他管的。”

“瞧見了。怎麼說?”

“昨晚半夜來咱們這個那個白白淨淨的賈大人要去單挑洪總兵啦!就在大帳外頭!”

“我滴個媽呀,洪總兵的身材得有兩個賈大人那麼大吧?這賈大人是有多想不開?”

“這可不好說,你沒瞧見,賈大人指點那兩個小子的時候,可不像是沒兩把刷子的。”

“咱們去看看?”

“走,去看看!”

按照賈寶玉的本意,和洪總兵找個安靜的地方比試一場也就罷了,可是洪總兵嗓門大,還沒出帳子就嚎得他外頭候著的親兵都聽見了。

親兵之所以叫做親兵,和主將的關係很是親厚,反正洪總兵身邊的親兵,好些都是他們家族裡的後生。幾個小夥子嗷嗷叫,可不是就傳遍了駐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