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還是沒忍住 , 涎著臉去和老皇帝打聽東宮屬官到底要怎麼弄。
老皇帝指著對著有一人多高的折子說:“想知道?先幫朕把這一疊的折子念完、批複完了再說。”
眼見那堆得小山似的折子,十六頓時就苦了臉, 但是他並未有二話,而是老老實實地坐下了:就算再貪玩不懂事, 也知道這是父皇在教自己怎麼上手政務,現在要是偷懶不學,未免叫父皇擔心失望了。
於是他老老實實地一邊念, 一邊等父皇批複。
好歹如今十六也算是看多了豬跑,這麼些日子下來,已經掌握了從冗長的折子撇去那些花哨而無用的詞, 直找重點——當然,蔡大人、衛大人兩位閣老貼在折子外的條子也是令十六能很快抓住折子精髓的原因之一。
想當初,十六初次讀折子的時候, 傻不愣登、一字不漏地讀完, 他真心不能看明白這奏折上四六體洋洋灑灑一千多字居然是上報倒春寒傷了田產要求朝廷給予減稅的!
【摔!看上去明明就是全篇歌頌陛下萬壽無疆啊, 這些人就不能好好說話麼,浪費筆墨……】
當時十六還納悶呢, 怎麼蔡閣老貼在這份折子上的條子寫著:“此地稅賦已連減三年, 請聖察。”
然後十六才在歌功頌德的最後找到一行:“憫農之苦, 春寒傷田,如蒙聖恩, 頓首千百。”
凸!十六悄悄地比了一下中指,這是寶玉那兒傳出來的,說表示鄙視的意思。
叫十六看, 還是軍中將領發來的折子言簡意賅多了,也虧得奏折不能由彆人代筆,不然軍中的文書大約寫出來也是囉裡囉嗦的——雖然,大部分將領都隻一個意思:要/軍/費。
更有趣者,也許是被人嘲笑過沒文化,想要給自己正名的,奏折前頭還是駢文呢,寫到四句十六字,轉頭就直奔主題:陛下,俺們這裡要/軍/費。
也真難為那些直腸子了,混跡官場多年,終究是學會了一點‘文雅’和‘迂回’。
話說回來,因為連續十多天的經驗,十六總算是能看出折子中的一二門道了,這一人多高的折子看著數量多,實際折子的封皮厚實,就超過了奏折本身的厚度;還得算上素紙蓬鬆,壓緊實了又要去掉一半的高度。
一人多高的奏折實際也就五六十本。
十六花了一個多時辰給老皇帝念完,並將他父皇口述的內容寫在折子上,終於是鬆了一口氣:當皇帝也不是輕鬆的事情啊,每天的折子實在是太多了!
“行了,再幫朕把這些發出去吧。”老皇帝看著小兒子拿起茶盞咕嘟咕嘟一氣兒喝完的樣子就好笑,這才多少折子,就把他累成這個樣子,從前的大兒子,倒是恨不得自己多分派一點差事過去……想起大兒子,就不由得想起枉死的修遠。老皇帝頓時覺得許氏在天牢就那麼自儘,真是便宜她了。頓時又膈應起來,同床數十年,竟然不知對方是美人蛇!虧得當初自己還因為那賤人懷著小十五的時候動了胎氣而疑了婉婉,鬨得和婉婉離心,小十六也早產……
老皇帝越想越是不高興,臉色也暗下來。
“好的,父皇。”小十六卻沒發現他父皇急轉而下的心情,打算喊人來挑折子,剛走出兩步又折返了:不對啊,我這什麼事兒都沒說就被打發走了?
見到小兒子回身,老皇帝無甚興致地擺擺手:“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賈瑛於你有恩,可是當年朕也賞賜過他了,後來更是破格提拔他做了你的長史,也沒辱沒了他。又有上元節前的事,你覺得他又救了你和朕是不是?”
十六點點頭。
“忠君愛國乃是臣子的本分,可酌情賞賜。下位者救上位者是天經地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綱常,你實則不應該太倚重一人。罷了,你若是實在覺得他得用,端午後朕打算開武舉,倒是可以讓他來一試。”
十六一聽,雖不讚同父皇前半句的說法,但是後半句這要開武舉的事兒還是令他精神一振:武舉啊!憑寶玉的身手,拿個武狀元應該不在話下吧?哈哈哈,到時候我看誰還嘰嘰歪歪說寶玉是白身,是靠關係才能當官的!
“父皇,我這就叫人來把折子分發下去!”得了定心丸的十六足下生風地走了。
老皇帝無奈搖搖頭:“這個小十六,還是一副沒長大的樣子!”
平安湊了一句:“太子殿下畢竟還年輕麼。”實則心裡想的是:肅親王從前倒是老成持重了幾十年,可是您對他就是不如對當今的太子殿下這麼親昵,可見十六皇子是天生的招人喜愛。
目送小兒子屁顛顛地走了,老皇帝就知道,小十六並沒有把他說的話聽進去多少。好在,目前賈瑛看著還是個識時務的。
【罷了罷了,小十六從小就不是被當做儲君培養的,從前朕和婉婉太過寵愛他了,倒是把他的性子養的有些天真,一時間有點不適應朝堂事也是難免,就盼望我這身子骨爭點氣,再堅持幾年,多教教小十六一些為君之道吧。】
…………………………
那麼,名義上是去江蘇做交接、收拾吳郡王府等等事宜,實際上是去接受暗衛試煉的寶玉又如何了呢?
寶玉,被帶去了無錫,江南水師所在地,到達之前,跟著他的啞仆就拿烏漆墨黑的東西給寶玉塗塗抹抹,硬生生把他的顏值降低了好幾個檔次,臉上還弄出一顆毛痣。
也就是今日,寶玉才知道,原來吳濤也是暗衛。
吳濤吳統領也是老熟人了,但是此次見到寶玉,卻不複往常和煦的模樣,翻了翻寶玉帶來的密令,冷硬地說:“應嘉(寶玉來此的化名)你既然來了,就按照規矩行事,還望你不要想著因你的身份地位來此會受什麼優待,須知,若是不能通過暗衛試煉,後果……”
寶玉點點頭:“我知道,有勞了。”
吳濤麵無表情地衝著身後一彪形大漢說:“孔武,帶他下去練練,看看是個什麼水平。不要輕敵。”
寶玉和孔武離開了營帳,吳濤在心頭歎息一句:陛下真是……
啞仆跟著吳濤的親衛去安置寶玉的行李,而正主寶玉則是跟著果然名副其實,看著就是孔武有力的樣子的正六品千總孔武去“練練”。
先前寶玉從武師傅、伍毅那裡學武的時候就曉得了,這個世界並不是武俠世界,所以能夠以一身硬功夫抵擋寶玉內外兼修的功夫的人少之又少,哪怕像洪總兵那樣身經百戰的人在寶玉手裡也不過是能堅持百來招——這還是寶玉放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