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2 / 2)

武三一路是跟著牛車跑跑、又上車坐一段才到家的,今年可真他娘的冷,隻坐著不動就要變成冰坨子啦!原本一個半時辰的路,今兒在風雪裡搖了兩個時辰才見到家裡的煙囪。

上回家來的時候,他就和兩個小子說好了,再掰一遍手指頭,自己帶著飴糖回來,把小兒子樂得天天掰手指。

吃了小半年的雪蛤,武三媳婦兒的身體好多了,就是還有些畏寒,武家阿奶口硬心軟:“出來做什麼?你就去屋裡頭呆著,回頭凍壞了,三兒還得怨我!”

武三媳婦哪裡能看著婆母一個人在外頭洗洗弄弄:“娘,我去燒點水,您就彆用冷水洗衣裳了,這天太冷,手要凍裂哩。”

武家阿奶嘴裡說著費柴禾,倒是也沒有製止兒媳婦。

等到一家之主武三回到家,白麵的揪麵片已經在鍋裡翻滾、火盆上頭燉著的老母雞山蘑也早已噴香。老娘和媳婦圍著灶台貼餅子,武師傅的老子帶著兩個孫子圍著火盆在講古。

雖隻屋片瓦,也能防風禦寒;無海味山珍,卻也和樂融融。

同時間的榮國府,卻不是很好。

乃是因為前些日子運河起凍了,南北官船、商船往來皆不便利,耽擱了好些日子,才在朝廷征調民夫之後用黑煤渣子並刀船一起破了冰才通暢了。所以今日,賈母終於收到了女兒女婿派人送來的年禮,隨船而來的婆子險些被凍出個好歹,終於是喝了薑茶遠遠地給賈母拜了拜,然後與賈母叫來的婆子講了講揚州林府的近況。

其實這婆子來京城之前,林府的主母賈敏就已經病倒了,整個冬天斷斷續續不得痊愈,不過因為她自生了大姐兒之後身子就一直不利索,所以與婆子通了口,不許去榮國府提了自己生病的事兒,免得賈母擔憂。

不過知女莫若母,等到這婆子歇了三兩日,賈母又親自見了一回,三言兩語就問出了端倪。賈母雖是憂心,可是南北信息閉塞,隻能指望揚州畢竟冬日沒有京城冷,那水土養人一些,女兒快快痊愈。

因一來元春即將離家,而來憂心女兒健康,賈母作為榮國府食物鏈頂端人物,今年除夕不開心,整個府邸的這個大年都過得有些清冷。

三月初一,揚州又來了信——賈敏病重。

榮國府原本正忙著元春即將入宮的事兒,賈母一接到信,就伸手去扶額頭。

王氏心裡頭說不出個什麼滋味。小姑刁蠻,自己和她從前的關係確實是處得不融洽,不過這麼些年過去,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已經隨風去了。

不過她賈敏許是與自己的八字真的不合罷?今日又是自己的生辰又是瀕臨大姐兒的好日子,怎麼地就又來信說不好了?

賈敏於王氏來說,也就是尋常親戚,自然是比不得親生骨肉的元春重要。但是賈敏對賈母來說,就是親血骨了,王氏再怎麼不在意,也要停下手頭的事兒去安慰賈母,並差人搜羅些人參、靈芝之類給揚州那邊送去。

賈母無暇顧及二兒媳的小心思,捏著信就叫人去前頭院子候著二老爺。

等到賈政當值回來,還沒換身衣裳,就被請到了賈母的院子裡。

“還不是我生的那個潑猴,上天攬月、下水捉鱉,哪樣都能來。我想著,要是她能有昨個兒榮國府的大姑娘一半文靜秀氣,我的肝也不會總是頂著疼了。”

太子妃眉頭一挑:“二嬸可不愛誇大了說人的。榮國府大姑娘果真如此好?”

“是吧,雖然是五品官之女,但是不愧是養在一品國公夫人跟前的,倒是有幾分揚州巡鹽禦史林夫人的氣度了,果真是親姑侄。”

曹二太太走後,太子妃沉吟半晌,吩咐廚下做一份銀耳蓮子羹給太子送去。

晚間。

“可是有事尋我?”

“無事就不能尋你了?”

夫妻之間打了會兒小機鋒。

太子妃正色道:“我也不是那不能容人的,不過秦氏要是再照顧不好大姐兒,那便抱到本宮這裡來養。”說的正是側妃秦氏最近有些恃寵而驕,用孩子爭寵。

“不過是個妾,值當你這樣生氣?”

“不與太子說笑了。前些日子,太子感歎過那禦史林如海一心為公,我突然想起來,這林夫人姓賈。不巧,今日名滿京城的純孝姑娘也姓賈。卻恰好是親姑侄呢。”

太子皺眉:“那一府,自老國公病逝之後無甚大才之人,行事也太小家子氣……”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本文破一百萬字了,感覺好開心。

那就發紅包吧。明天更新之前的留言全部有紅包,就是這麼任性,麼麼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