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第 357 章(2 / 2)

直腸子的賈苒拍了拍賈蘭的肩膀:“哥,就這麼說定了。我再去找爹問問外頭的消息。”

賈蘭:【誰和你說定了?不過……】

“等等,我同你一起去。”賈蘭到底還是有些擔心的。

…………………………

而另外榮國府的外嫁女自然也是替寶玉擔憂的,畢竟這麼多年,寶玉從來都是默不啃聲但是為姐姐妹妹們做了許多許多,探春就不用說了,她丈夫孫雲飛比她還著急;迎春那裡,孫紹祖也巴巴地在下朝之後去同妻子說前頭的消息,而迎春難得沒有端茶送客;便是……便是清冷寂靜多年的文忠郡王府,賈側妃元春聽聞兒子水楨放學之後回來說起這件事,也是愣住了。

水楨今年十三了,也算是半大小子了,現在說話有點兒公鴨嗓,等閒不願意多開口,偏偏今天聽說了自己寶二舅舅的事情,著急的很,他也不敢去外出說,隻能回來說給母親聽。

一旁和他一母同胞的水媛一下子就呀了一聲。

元春歎了一口氣,摸了摸水楨的肩膀:“楨兒,你要知道,你二舅舅……”

“我知道,寶二舅舅一定不是他們說的那種沽名釣譽之輩。”水楨握著拳說,他永遠記得,自己是從寶二舅舅那裡感受到男性長輩的關心和愛護,學會了什麼叫男子漢的勇氣。

元春欣慰地笑笑:【是,寶玉不是那樣的人。他……沒負對我的承諾。】

…………………………

到了第二天,朝會之前,排隊進入金鑾殿的文武百官,不少人都相互使著眼色,想來也知道,今日朝會最主要的議事方向,還是關於軍戶能不能參加文科試的事。

走在最前頭的,自然是蔡閣老、衛閣老、林閣老。

昨天正麵撕了一場的,是衛和林兩位大人。

這也比較好理解,衛閣老是世家出身,早先在先帝時期還不顯,後來由於陳閣老的不光彩致仕,他便抖起來了,憑借好幾件循禮法的差事,譬如給先帝擬廟號,幾次為身邊追隨他的人爭奪科舉主考官之位,規勸陛下選秀分出天恩等等事跡而活躍在朝堂之上,很是得了一些人的擁蹙。

林閣老去年入閣,但是也不是吃素的,姑蘇林家,滿門清貴,論起祖宗幾輩來,比衛家還要有底蘊。若不是林如海當年先是被先帝猜忌多年,耽誤了升遷,後來又因為江蘇鹽場,除他之外無人能穩住局勢而被絆住,再是突如其來計劃外的西域哈密衛榷場需要人主持全局,而被耽誤了多年,恐怕還能早幾年入閣——總歸,能從兩淮鹽商中站穩腳跟並且乾出政績的人,絕對不會是花架子。於公,林如海入內閣之後,需要找到機會奪得話語權,這需要契機,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並不能夠展露他的能耐(原先一年可以說是林如海蟄伏的一年,最主要的工作是做蔡閣老和衛閣老之間的潤/滑/劑,緩和兩方直接衝突),此事是他頭一次發聲直接與資曆老的閣老對上。更何況,於私,林如海和賈瑛還有翁婿這一層關係在呢。

其實這事情,經過一天的發酵,眾人心裡也有幾分思量:【不得不說,這賈瑛真是有本事啊,上這折子的時機是不早不晚,恰恰好!為什麼?因為三位閣老裡頭,兩位對此事都是持讚同意見的——可彆忘了,蔡閣老是武將出身的,這麼多年和衛閣老爭鋒相對,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不是就爭論文武之道孰輕孰重麼。若是早一年,林如海沒入閣,那麼此事蔡、衛還又得扯皮,若是早半年,他在黑省半點成績都沒做出來,軍心尚未有歸屬,貿然上折效果也不好。但是現在麼……】

天時地利人和,基本上都具備了。

現在,蔡閣老自然是願意看到軍戶能夠破除以前不成文的規矩,參與文科的——不管有幾個人能考中,至少有那個機會,有那個盼頭。

今日朝會,衛閣老就咬死了“本職”二字,說若是軍戶能夠考文科,則若是人人都去勤讀四書五經,無人熟諳弓馬,則我大明將漸漸無可用之兵,無可戰之士……

上綱上線了,但是不得不說,說的有道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