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的話隻是他和賈苒的美好希冀, 也是為了活躍氣氛才這麼說的,畢竟武科舉也不是榮國府開的, 怎麼可能說中就中。
不過他兩人知道有楊火的投誠之後,對自家二哥/二叔在這場輿論戰中的成算又多了幾分信心,隻是暗暗忖度著接下來的日子一定要好好努力,爭取秋天考武舉人的時候給二哥哥/寶二叔長臉。
剩下的話, 不用寶玉囑咐,他們也知道, 今日所見所聞必須深深爛在肚子裡,於是兩人做了一個緊閉嘴巴的動作,悄悄退下了。
而寶玉這邊, 他原本就已經掌握了董、習副將部分罪證, 現在再加上楊火給的信件, 剛好可以作為最有力的佐證。
【拔去一個眼中釘肉中刺?不不不, 這並非是我的私人恩怨,如此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應該是一口氣把黑省的兩個毒瘤都拔出了才是。】寶玉穩穩當當地坐在包間裡喝茶, 不多時, 又進來一人,赫然是從前榮國府中的另一武教習、後來又自己開了鏢局的伍毅。
當年,伍毅被老皇帝送給十六, 也算是過了明路, 不知道有多少暗衛羨慕他, 而他也沒有辜負十六對他的這一份信任, 縱使娶了躍然茶樓(乃是肅親王妃即原太子妃秦氏的嫁妝鋪子)掌櫃的女兒,也依舊儘忠職守。後來肅親王壞了事兒,丟了太子之位,肅親王妃便把躍然茶樓給捐出去了,日常所得皆送往育嬰堂,也算是為了彌補從前肅親王造的孽。躍然茶樓的掌櫃也告老了,倒是伍毅,原先怎麼對他婆娘,後來也一樣——畢竟她對個中內情毫不知情。不知情也是一種幸福吧,總比她那告老之後沒多久就中風的爹要幸運多了。
當然,伍毅永遠都會記得,自己的孩子能夠有爹有娘地長大,還是多虧了今上——剛剛被冊封為太子的時候為自己婆娘說情。
所以他心甘情願為今上奉獻自己的全部忠誠,與蠱無關。
對於賈瑛,伍毅是羨慕並且佩服的,隻要賈瑛所做的一切乃是對今上彆無二心,伍毅願意給予其最大程度上的配合。現在看來、至少現在看來,賈瑛確實是今上不可或缺的臂膀,也是一心為大明好的肱股之臣。
就比如,長在關外黑省的兩顆毒瘤,若不是賈瑛發現及時,恐怕日後會釀成禍患。
“伍總鏢頭辛苦了。”寶玉拱手,以茶代酒。
“哪裡話,接下來就看寶二爺的了。”伍毅舉杯,內心還是很佩服這些當官人的腦子的,居然能夠因為些許小事而看得這麼深,重點是,還真的找到了蛛絲馬跡,和扳倒對方的機會。
兩人相識一笑,倒是有幾分默契。
…………………………
當武科有舞弊的傳言愈演愈烈之後,王巡撫忍不住去找了杜按察使:“老杜,你看這事兒?”
杜按察使也沒個主意,他在黑省這麼多年了,和擺設差不多,從來不主動找事——沒想到臨了,再熬一年也許就能挪位置了,還遇到這麼大的事兒!
科考舞弊啊。
哪怕是武科並不如文科那般被人重視,但是科考都是為朝廷選拔人才的程序,一旦有舞弊嫌疑,隻要開始徹查,哪一次不是腥風血雨的?就說先皇時候好了,也不是沒發生過——那一回,前前後後多少人掉了腦袋?!
杜按察使當了大半輩子的鵪鶉,現在也慌了神:“咋辦?還是請朝廷派禦史來查吧?”
王巡撫一看杜按察使的樣子就知道這人不想擔責任,遂暗啐了一口心說:【自己這是什麼狗記性,居然來找老杜討主意,還不如直接去找賈瑛呢。】
不過王巡撫也就是想想而已,他精明得很,哪裡看不出這些謠言的來源呢?既然是黑省駐軍內鬥,作為主管民生的自己還是不要去插手比較好,這節骨眼,縱然自己從賈瑛那裡間接得了不少好處,也不足以讓自己這就和他站到一條船上去。
再不幾日,黑省武科有舞弊之嫌的消息已經傳入京城了,好像自來不好的流言總比喜訊傳播得要快。
十六早就收到寶玉和伍毅的秘折,知道這一次能挖出兩個大蛀蟲,起初的時候,他看到兩封折子所說,是真的要氣炸了肺,隻覺得這些利欲熏心的人膽子未免也太大了,真是覺得天高皇帝遠了麼?是覺得管轄一地駐紮一地便可以圈地攫利了麼?
氣憤過之後,十六便是深深的無力感:【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文官武將都不貪財、不怕死呢?】
回到後宮之後,他聽聞大兒子亮亮磕磕巴巴地背著《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是謂小康。”
十六聽了幾遍,反複咀嚼,終於還是變回了那個豁達的十六:【要想有改變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促成,至少現在寶玉就幫自己整治了黑省的軍務,不是麼?黑省一地,漢人與蠻夷混居,又有女真、韃靼環伺,若是兵無常勇,器無恒尖,恐怕不出百十年,關外江山易主也未可知。所以現在一點一點的改變也很好,至少關外的路暢通了,京城與關外的聯係增多,也加強了對關外的控製力。以前我總是不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這麼多年下來,感覺自己可以做一名出色的廚子了,還是擅長烹小鮮的那種。】
冷靜下來之後的十六召集了三位閣老商議此事,對於黑省武科童試到底有沒有舞弊一事,除了林如海堅決地站了寶玉之外,蔡閣老都有些猶豫(畢竟這一屆的武科成績好得不像話),更不要替基本上已經和林閣老撕破臉皮的衛閣老——他現在是徹徹底底的倒林倒賈派,義正言辭地說科舉事關整個朝廷人才選拔,一定不能有任何紕漏,不可放過任何鑽空子的人,以免寒了彆的考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