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第 389 章(1 / 2)

所以這個時候,黑省西某村落被不知名強人劫掠的事情更是需要好好處理。隻有處理妥當了, 原打算派人去黑省鍍個金的人才放心安排自己這邊的人過去呀。

十一月六日, 小朝會。

當跑題遠至十萬八千裡,依舊在討論賈瑛到底有沒有失察失職這個問題的時候, 又有一個壞消息傳入京城了——短短十餘日,關外三省頻頻被打草穀的人光顧, 造成嚴重的財物損失及一定的人員損失。

這一天,八百裡加急入京,一路飛奔趕往皇宮,送到了正在上朝的陛下手裡, 金鑾殿上的萬歲爺看了之後,直接就恨恨地大罵:“欺人太甚!”

【這是咋啦?陛下好久沒發這麼大的火了哎!】

下頭原本鬨哄哄的都安靜下來, 伸長脖子想要從接過加急奏折的蔡閣老身上看出個究竟, 當然,看人家蔡閣老的後背心隻是徒勞而已。

蔡閣老看完,沉默不語,轉手將折子遞給了衛閣老。

衛閣老心下一個咯噔,然後接過來,一目十行地看過去,看完之後緊閉嘴巴,又把奏折交給林如海。

林如海原本是擔心女婿那邊又有什麼變故,待看到奏折頭一句“末將李雲有負聖恩……”便放下了一大半的心, 再繼續看下去, 卻又把提早放下的心給提起來了——這是吉省將軍李雲的請罪折子, 和前幾天寶玉發來的格式大差不離,並且更加情深意切,更加真心懺悔,因為黑省是一個村子被劫,吉省是足足三個!

十六很生氣,於是不等六部尚書慢吞吞看過去,直接叫初一把李雲的請罪折子給念了一遍。

這下子,滿朝嘩然:這些蒙古人是瘋了嗎?以前也有來打草穀的,但是那都是災年,而且不會這麼連著來——現在這個舉動,對方難道真的不是想要挑起征戰嗎?

等到第二日,朝中眾人的疑惑就被解開了。

十一月七號,又有八百裡加急軍報飛來:一是好消息,是黑省北駐軍生擒了十餘個想要去黑省北某村子搶劫一番的蒙古人,現等候陛下發落的旨意;另一則則是壞消息,吉省那邊,與強人交鋒的時候,駐軍弄丟了焰火三枚,並且被搶走棉花種子、油菜種子若乾。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狼子野心!

這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即便是文官,其中也有不少人覺得前幾天自己等人嚷嚷著要感化這些野蠻蒙古人的行徑真的有點傻。

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騷擾邊境村子?!居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居然敢覬覦我大明的傳訊焰火和良種?!!!

事關軍機,再不是財物的損失而已,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是有這個覺悟的:【是該給這些蒙古人一點顏色瞧瞧了!不管是朵顏三衛還是韃靼,都是狼子野心!】

不過……

戶部的錢尚書有些肉疼,因為可以預見,軍隊一旦有什麼動作,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或者是單純陳兵示威,都是花錢如流水的呀!眼見這幾年,國庫逐漸充盈起來了,這一下子要花大錢,錢尚書的心肝脾肺腎都覺得抽抽地疼。

…………………………

還沒等錢尚書頭疼完呢,也沒等大明這邊討論出該如何給這些番人們一些教訓——朵顏三衛,就反了。

哦,確切地說,人家那不能叫反,因為從先帝時起,朵顏三衛接受先帝冊封,得了封地,是畫地為王的,不受大明統治,沒有大明駐軍,他們依舊保持原先的生活習性,逐水草而居,隻是相比韃靼和瓦剌,朵顏三衛接受漢家文化要更多一些,所以平時大明人說起他們來,也更親近一些,哪怕是十六呢,每年頒賜東西的時候,也會給他們豐厚一點。

然而,人心不足。大明朝廷自覺對朵顏三衛已經是夠意思了,可是在朵顏三衛看來,大明老皇帝當初的允諾並沒有完全兌現,明廷不允許三衛蒙古人南遷到大寧地區駐牧——當時冠冕堂皇地說,大寧草場枯萎,水土流失,不適宜放牧,遂給他們指了外興安嶺一片,現在幾次劫掠,看看關外大明百姓!日子何其富足!哪裡是‘土地荒蕪,難以開墾’的樣子?

【漢人狡詐,言而無信;漢人狡詐,說著與咱們朵顏三衛親如兄弟,但是好東西都藏著掖著不肯分享!既不肯,那咱們就自己搶好了!】

當一千二百裡加急再次入京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下旬了,這一回,隨同西北方凜冽地寒風一起來的,是更叫人心寒的軍情:

朵顏三衛蒙古各部,打著“要求大明朝廷兌現當年承諾”的旗號,為了獲得大寧地區的駐牧權,聯合了韃靼,糾結了十萬騎兵,準備南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