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第 451 章(1 / 2)

當然, 吳濤請求致仕的折子才剛入京,陛下不論怎樣,哪怕是走一走形式也得挽留一番,就好像挽留同樣請辭的賈政那樣。

所以朝中的人還在觀望, 他們猜想:吳濤大約是不知道陛下正在為東宮尋太子太傅,不然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要退下來了。那可是太子太傅!文官從一品,吳濤真的舍得麼?

人家還真的舍得。

奏折幾次來回,那吳濤是打定主意要致仕了, 說到最後,就連自己年老體邁風濕關節炎的病症都扯出來了。

話已至此, 今上最終還是準了, 末了頗為惋惜地說:“吳統領為我大明水師江南水師兢兢業業, 如今一身病痛,又聞是因為水邊濕氣重,寒氣入體……嗯,朕打算從京郊挑一個溫泉莊子,賞與吳大人。”

賞賜的溫泉莊子乃是皇家私產, 並非國庫的,戶部錢尚書安安穩穩地站著, 才不出言阻止——陛下給老臣的福利,又不花國庫的銀子,你們還真以為我是鐵公雞呢?先前陛下賞賜給賈瑛的時候我就沒吭聲, 現在自然也不會這麼不識趣, 我還指望著等我老了致仕, 陛下也賞我一個半個的莊子呢!

初一在一旁躬身表示記下了,如此,倒是叫眾人又猜測:是不是因為吳濤提出致仕的時機恰恰好,正合陛下之意,所以萬歲爺才會給他這麼豐厚的賞賜的?若真是這樣,那麼……

那麼……顯然陛下對三師的人選早就有盤算了,並不會因為朝中人意見相左而妥協的。

這麼想來,今上在位十七個年頭(今年雖是壽昌十六年,但是最前頭還有一個未改元的年頭),要做什麼大事,從來都是盤算清楚之後如願達成的,不論是軍中改製、增開榷場、修黃河堤、出兵韃靼……哪一件都比任命一個大臣其中乾係要牽扯得多,所以比起來——咱們這一群人盯著東宮三師三少的眼界,是不是太淺了點?是不是,十分之惹陛下厭煩?

有些時候往往隻是一葉障目,朝中官員因為東宮缺人而發熱的腦子漸漸冷卻下來之後,便發現:【哎,前幾天落馬的那些人,怎麼想來,平日或多或少對武將都有些嗤之以鼻的?】

再深思:【赫!了不得!這些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啊,明裡暗裡沒少說賈瑛的風涼話!所以,賈瑛從頭到尾和咱們想的不一樣,人家根本就沒有費神去對付很有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吳濤,而是找了那些散播流言的人晦氣?唔,那咱們是不是要收一收,免得被誤傷了?】

而後,賈瑛的親娘舅王子騰在眾目睽睽之下也碰了一個軟釘子,他自以長輩的身份教導寶玉,讓他好好修身齊家。

寶玉則是不疾不徐地向娘舅問了表哥王億的好。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王子騰的兒子王億是個敗家子滿京城誰還不知道?敗家子簡直就是比紈絝還要不爭氣的存在!

……

京中關於議論賈將軍夫人林氏有沒有牝雞司晨之舉的流言終於慢慢轉了風向,開始有人出來為黛玉站隊,起初是一些閨閣之中依舊有胸襟有見識的女子,後來便是一部分並不小心眼的文人雅士,再接著是本就覺得女人家能乾不是壞事的武將人家(若是戰事起,他們便要遠赴邊疆,家中大大小小事物都靠老母親或者妻子操持,他們是最能夠理解女子拋頭露麵做事情的人)。

如此滿城風雨,榮國府的人自然是都聽說了。

賈政皺了皺眉,雖然有一些不滿意,但是從來沒有公公訓誡兒媳婦的理兒,便打算回頭敲打寶玉一番。

王氏麵色淡淡地送走嫂子,心想的是:【妍春說得對,嫂嫂你在我侄媳婦兒麵前逞威風也就算了,我的兒媳婦如何,要你指手畫腳?】

“不過,你二嫂嫂也確實是太沒規矩了些,怕是這些年在外頭當家作主慣了,能耐見長。”王氏頗為不快地說,盤算著要給黛玉立立規矩。

然而黛玉陪著老祖宗在莊子上呢,前個還傳信回來得等到祭灶那天才回來,除非王氏願意拋下府裡頭的事兒也去莊子上——但是莊子上住著大佛呢,有老祖宗在,王氏自己都知道不可能成功抖婆母威風的!

說起來,這多年,她也是認命了,黛玉因為另有一層表親的身份在,老祖宗寵著她,自己絕對不可能用對李紈那樣的態度對她的。甚至於王氏現在都已經放棄給寶玉塞通房了,隻要求黛玉能夠做一個賢妻良母,照顧好寶玉和四個孩子。

“可是你看看你二嫂子,去了南邊居然和一群自梳女混在一起!自梳女是什麼?是梳起頭發一輩子不嫁人的老姑婆!她就不怕教壞了怡姐兒和悅姐兒?不行,等她回來我一定得好好說說她!”

妍春差點沒忍住翻個白眼:【親媽!你能少給自己找點事兒麼!】

於是身為王氏身邊這些年的智腦,妍春又不得不肩負起給親媽做思想工作的重任,花了半天口舌,才說通一大半。

王氏猶猶豫豫地說:“你的意思是,你二嫂嫂這麼做,非但不是錯的,反而還能幫到你二哥哥?”

“是,人無完人,二哥哥功勞太甚,有些許微瑕,反而是好事。”

一番大道理,王氏聽得雲裡霧裡,總歸這麼多年,她的政治素養還是一如既往地差,但是想著這麼多年妍春說的好像都是有道理的,便肯歇了找黛玉茬的心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