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這世上再無這二人。
族老拄著拐杖站在院門口,對身側的孫子說道:
“記住,你綰綰堂妹和嬸嬸去後山挖野菜的時候,被野獸給吃了,屍骨無存,隻留下碎衣裳,把消息遞給修遠!”
這是老人家最後的一點善念了。
容臨之點頭應是。
晚上,容臨之一把火把容清綰的家點燃了。
不能夠留下任何一絲的痕跡,自己那個堂叔可不是好糊弄的。
站在大火前麵,容臨之腦海中翻滾的都是曾經堂妹甜甜的叫他哥哥的影子,而他們容家為了那虛無縹緲的富貴,親手折斷了堂妹母女的未來。
他這輩子估計都無法心安了,而那個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也再不是那麼美好。
而容臨之對容家,對那位遠在玉京的堂叔也再無敬畏,隻有忌憚。
容清綰,現在已經更名叫秦綰綰,她討厭那個清字,會讓她想起容清霜。
而秦挽娘倒是不需要改名字,扮成寡婦,隻需要說自己的姓氏就好。
因為秦挽娘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好,秦綰綰就帶著娘親慢慢趕路,沒有了盤纏就停下來賺點盤纏,有了錢再繼續走。
有了上輩子的手藝,秦綰綰根本不愁養不好她和娘親。
可她也明白,就算是用了金蟬脫殼的辦法,她和娘親還是不安全,而且自己隻有十三歲,她必須在自己長大前,不能夠讓親爹和後娘發現他們一點點的行蹤。
秦挽娘看著女兒換上自己給修改過的衣裳,頭發高高的束起,還沒有張開的臉,分辨不出男女。
路上保險起見秦綰綰換了好幾次路引,這玩意是可以出門的重要憑證,隻要拿著就容易留下記錄。
秦綰綰是活了一輩子的人,曾經也經曆過這些事情,自然知道如何規避被有心人查到。
做個假的路引這個隻需要花錢就好。
再說她隻是個小人物,誰會記住去?
那路引上的外貌描寫,簡直不要太寬泛,隨便改改就完全是另外一個人,真的當這年頭有那麼多厲害的偵查手段?
想多了!
而秦綰綰不愁錢,就她的能耐,都是上輩子在人精圈子裡活了那麼多年的人,怎麼會沒有點本事。
這不這次秦綰綰到了一個小鎮,因為靠近碼頭,人流量很大,人也富裕的很,秦綰綰需要借助客船南下。
這不錢財就不夠了,隻好租個小院留下看看能不能賺點盤纏再走。
“綰綰,還是我去吧!”
秦挽娘看到女兒又要出門,很是擔心。
這一路上兩人扮做母子投靠親戚的樣子,再加上秦綰綰瘦弱,換上男裝,再把頭發紮起來,小小的假喉結貼上,就連秦挽娘都分辨不出來。
秦綰綰把背簍背好,對秦挽娘說:
“娘,幫我把那外袍修改一下,總感覺有點短了!”
給娘親安排點事情,她就不會瞎操心。
至於自己,則是背著背簍直接出了家門。
秦綰綰這一路上都是做各種吃食去兜售,因為這是最安全又低風險的賺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