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 池媽媽
池媽媽再次看到林嘉棠和池喬的時候是在初秋的午後。
這時候距離池媽媽和林爸爸離婚已經過去有小一個月了。
盛夏剛過,天氣慢慢涼爽下來, 午後的陽光也不再那麼灼人。
池媽媽就那麼站在馬路邊, 看著咖啡店裡的兩人, 不知不覺就發起了呆。
林嘉棠坐在咖啡店裡靠窗的位置, 她身邊坐著池喬。
這家咖啡店自然還是林嘉棠的店, 這裡距離林氏並不算遠。
自從時明喻被家長拎回去之後,林嘉棠就不得不再另外雇傭了兩個店員, 都是附近大學的學生來兼職的,偶爾林嘉棠自己也會代為看店。
池喬則是忙於工作, 自從她和林嘉棠得到認可之後, 這段風波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她被林爸爸委以重任, 代價就是忙得不可開交, 難得的休息日也都拿來陪林嘉棠了。
池媽媽站在馬路邊, 透過透明的玻璃牆看著裡麵湊在一起的兩個人。
她們正低著頭分享著什麼, 臉上都帶著點明快的笑意,雖然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越矩動作, 但當中自然流露出的親昵卻做不了假。
池媽媽說不出心頭是什麼感受, 她發現她沒有過去那樣覺得惡心, 卻也沒有如同做出決定時想象的那樣釋然。
像是有什麼悶悶的壓在心頭,丟不掉亦放不下。
但當她看到池喬落在林嘉棠身上那專注而深情的視線時,她的心頭又是微微一顫。
她想到了池喬剛出生的時候的模樣,小小的一團, 看起來脆弱得一觸即碎。
然而那時候她對幼小的女兒隻有滿腔的愛意, 隻想著保護好她, 讓她走上一條自由的道路,永遠不要被外界的事物傷害。
可後來那樣純粹的愛意是怎樣摻雜進雜質的呢?
池媽媽也曾經曆過刻骨銘心的愛情——即便是到現在,她依然願意將之稱為愛情。
她與她的戀人,也是第一任丈夫相識於大學校園,一場年輕的愛戀談得轟轟烈烈。
即便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們——他們的家世、背景,甚至家鄉的習俗都天差地彆,但最終她還是義無反顧地一頭撞上了這段孽緣的南牆,也頂著壓力早早生下了女兒。
池喬剛出生的那幾年是池媽媽人生中可以明確地稱之為“幸福”的時光。
那時候他們結婚不久,感情正深,一家三口人窩在小小的縣城小公寓裡,關起門來看向家人便覺得可以隔絕了外界的流言,他們便是無堅不摧。
他們每天要想的事就是怎樣照顧好女兒,未來要將她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要告訴她父母之間的傳奇往事。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喬,池喬,詩經上翻來的名字就像是一個魔咒。
幸福的時光仿佛隻是一個短暫的夢境,夢醒了,池媽媽也就清醒了,丈夫棄他而去,就連年幼的女兒也成了負擔。
池媽媽懂了,愛情抵不過現實,更留不住人心,否則移情彆戀這個詞是從何而來。
然而或許隻能怪她眼光太差,愛上的人連責任二字怎麼寫都不清楚,隻留下一紙離婚協議,便從此消失無影。
那時候池媽媽年紀尚輕,連人情世故都搞不清楚,更不明白該如何從流言摘身,隻能選擇逃避。
更何況有那麼一段時間,她確實是恨的,恨那個背棄誓言又拋棄她的男人,甚至看到年幼無辜的女兒時,她都克製不住遷怒。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轉身,將女兒丟給自己在鄉下的母親,便離開了那座小城,從頭開始打拚。
大城市紙醉金迷,也迷花了她的眼,她本來就是個極為聰明的人,否則也不會從那麼落後的小山村裡脫穎而出,成為村子裡第一個大學生。
當愛情不再占據她的大腦,她便將一切心思花在掙錢上,當然最後她也成功了。
但或許是出身山村,又有被拋棄的經曆,她總是在不安,也抹不去心底的自卑,隻能拚了全力往上爬,即便事實上她已經足以一輩子衣食無憂的時候。
這俗世太世俗,可也隻有這樣物質的世界才能讓她安下心來,至少她還能將一點實在的東西握在手裡。
在拚命工作的時候,池媽媽就很少再回去看望自己的母親和女兒了。
她的母親早就被她傷了心,但她也知道,隻要她堅持,她總會為自己讓步,所以即便直接將女兒丟給了已經不再年輕的母親,她也沒有任何擔心。
她的母親最終也會妥協下來,幫她照顧好女兒——事實也確實如此。
何況小村莊裡的習俗就是父母在不遠行,越是上了年紀的人越渴望陪伴,既然自己不能留下來,那讓女兒代替自己留下來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
直到母親過世,池媽媽也沒有回去見過她多少次,葬禮上的時候,她難得感覺到了愧疚,她的母親確實為她付出了很多。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愧疚,她又不願意去看被母親養大的女兒。
最終她隻是將女兒隨手丟給了附近的親戚,許以豐厚的經濟報酬,請求他們代為照顧她的女兒。
這個時候她滿腦子的錢權欲,她無權無勢,沒有一個足以支撐她的家庭,所以她還需要繼續奮鬥,她不敢將這麼個年幼的拖油瓶帶在身邊。
所以直到嫁給了林爸爸兩年之後,確認他們不會由於感情問題離婚之後,池媽媽才敢把池喬接到身邊來。
再次見到女兒的時候,池媽媽幾乎已經認不出她來。
她記得當年還能被她抱在懷裡的孩子小小的一團,缺著牙也會對著人張開雙手,咿咿呀呀笑著求彆人抱她。
或許記憶帶有美化的功能,但絕對不會是麵前這個寡言孤僻瘦弱的女孩子。
池媽媽有些訝異,也有愧疚,隻是她不去想自己將女兒丟棄不聞不問的過往,她想過去她也是為了她的女兒才那樣拚命,為了讓她未來能過上好日子,她是有苦衷的。
有哪個母親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於是她便隻想女兒的未來,她從將女兒接回身邊的第一秒開始,就決定要讓女兒有一個安穩明亮的未來,不需要為生計發愁,也要活得光鮮亮麗。
池媽媽從小就開始給女兒規劃,卻未曾料到她的女兒竟也要走一趟的老路,甚至是比她還要艱險的路。
她也沒有想到,曾經她將母親的讓步看做理所當然,而她也要再經曆一遍了。
即便時至今日,池媽媽對所謂的“愛情”已經嗤之以鼻,但她也不能否認她曾經曆過,也被誘惑過,所以她才能多少明了自己女兒的執拗,知道這場無形的爭鋒中隻有她可能做出讓步。
但讓步並不代表認同。
然而在此時此刻,她再站在這裡,看到那兩個親密無間的女孩子,她又不得不絕望地承認,她已經徹底地失去了對池喬人生的掌控——
有那麼幾個瞬間,她也想到了,是她錯了,但很快她又用“愛”為由將此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