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拉攏知識分子(2 / 2)

山河相製 我渴望力量 5042 字 11個月前

原本是想要找第一中學的人,但那裡的校長思想覺悟太低,完全領悟不到王蘭陵的合作意向。

事實證明有很多人都不善於搞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王蘭陵找了第二中學的人,這次算是找對了人。

王蘭陵說道:“古人做學問總是不遺餘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斷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如果要想認識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質,就得用自己親身的實踐,去探索發現。”

北堂微露出微笑,“你說的是先帝的詩句吧,先帝教導大皇子時所寫。”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草!還真有!

王蘭陵頓了頓,說道:“這次北堂先生能夠讓學校裡的秀才們過來幫我,提前在勞動中學習,我想這些人將來步入朝堂之後,定會感激先生。”

北堂微傲氣的說道:“還未畢業,不過也差不多了,此次來的學生,不比一中的那些尖子生差,不論學問還是為人,都是一等一的好。”

王蘭陵從北堂微那裡借來了五十名初中生,基本上都是學習好的,學習不好的來了也是站隊打雜的。

這個時代的初中生是以文化程度來區分,和實際年齡關係不怎麼大。

基本上小學畢業之後就可以結婚了,學習好的中學生和學習差的小學生在年齡上沒有多少區彆,比如王蘭陵……

顯而易見的,十四歲還在上小學的王蘭陵,並不是一個聰明孩子。

但知道這點的都是學校這邊的知識分子,在說話管用的官老爺麵前,小王大人就是一個聰明孩子,那些學校裡的秀才舉人,才是讀書讀傻了!

因此其實小王大人和大多數知識分子的關係並不好,那些人都認為王蘭陵是那種投機取巧的小人,隻會溜須拍馬,比如王蘭陵的校長,就直接那笤帚把他轟出學校。

就算是王蘭陵當了大官,那些人也不羨慕,嗯,表麵上確實是如此。

然而王蘭陵很清楚在幾千年的曆史中,文人的脊梁骨也就是那回事。

他對於文人沒有鄉下人那種敬畏,很清楚這些酸秀才就是貪而不得。

知識是當官的基礎,但並不是有知識就一定能當官,這些人從學校學的都是文化知識,對於掌管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懂。

這些人,隻要給他們麵子,他們就會飛起來。

王蘭陵客氣的說道:“北堂先生,這裡的事情交給學生和公員處理就好。我備了馬車,先生與我一起先去城北,往後的大事情都是在那邊進行。”

北堂微覺得自己受到了禮遇,對王蘭陵的恭敬態度很滿意,有學問的人理應受到尊重,比如他這種的。

縣令是個武人,對他們很不尊重。

北堂微感覺很滿意,不過並未起身,而是詢問說道:“這事情,弓大人是怎麼說的?”

“弓大人說了,這是好事情,可以作為政績紀錄下來。”王蘭陵自然是各方麵都打點好了。

北堂微這就放心了,他屬於教學司管轄,升遷還是年底評價,都歸教學司的司長負責。

弓月滿,教學司的司長,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中年人,三十多歲,也做了十多年的圖書管理員了。

教學司也是縣城裡的一個部門,主管升學和教學之類的事情,沒有什麼實權,清靜的很,而編寫縣誌和管理圖書也是裡麵負責的工作。

和現代的教育局不同,這個時代的人對於自家孩子其實多少有點自知之明,如果感覺不行就不讓學了,還沒有發展到送錢行賄的時期。

就算是現代,這個老師的含肥量提升也是新世紀後二十多年的事情,都是時代在進步,人也在發展。

時代不同,各個部門的權利分配自然也不同,王蘭陵就是在時代到來之前,把大糞司提前兩步進化為了環衛司。

在兩人身邊,除了水務司的手下之外,還有北堂微從學校裡帶來的兩個中學老師。

一個是管理紀律的古文老師,一個是體育老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