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聽到後,說道:“依照你現在的地位,讓王家人聽你的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分家之後那王家還是王家嗎?”
王蘭陵解釋道:“王家是王家,王家的人依舊是以王家為主,依照自身的利益來綁架整個王家,這樣的家族走不遠,而我也不喜歡王家排外,隻有融入到四周那些群眾裡,才是符合當下時代的規律,任何人都不應該在百姓的對麵。”
“王家不分,那些人就不會舍棄王家的規矩去認識朋友,發展自身,王家的規矩和利益也阻礙一些王家俊才對於自己的發展。”
“王家確實是需要一個紐帶來連接所有人,我擔當這個紐帶便是,但我並不隻是王家人的紐帶,也是黑水縣的紐帶,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楊氏聽著王蘭陵的描述,感慨的說道:“你這人還是太愛惜名聲了一些,這不是好事情,有些時候還是要多顧著點家人,家人肯定是比外人更親。”
趙厲陽也是一家之主,他也有很多的子女,並非是隻有趙溫健和趙溫柔。
作為一家之主,趙厲陽偶爾也會想著子女未來的出路。
偏袒是肯定的,作為他和楊氏的兒女,趙溫健和趙溫柔得到了最多的照顧,趙溫健就是他的接班人,所以錢財方麵很遷就趙溫柔。
其餘子女的話,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也需要自己努力奮鬥。
一般都是爹死了才分家,王蘭陵現在是在王家人的爹還沒死的時候,就準備把整個王家堡的人都給分出去。
想著想著,趙厲陽突然意識到一個事情,迅速看著王蘭陵,“你的目標隻是王家人嗎?”
王蘭陵點了點頭,“不是,是把整個黑水縣的大家族都給分了!這次正是一個機會,那些人在危難時刻離我而去,我不論是為公還是為私,都有理由分開這些大家族。”
趙厲陽感覺王蘭陵已經不是簡單的泄憤了,這可能是早有預謀的事情。
“你讓那些人都家族裡脫離,讓他們以後怎麼生活?”
王蘭陵說道:“我將每個人與土地綁定,田地多的自然是多交稅,沒有田地的不需要交稅。”
“這些人可以從事手工業和製造業,通往雲水郡和靈通郡的渠道,我已經為那些人打開,之後多地者種地產出納糧稅,無地者以攤販作坊為生產納商稅。”
“具體的實施和計劃,我已經大致的安排下去,以我向黑水郡百姓所發的借據為憑證,也趁著這次的大水,徹查黑水縣的稅務與土地問題。”
趙厲陽皺著眉頭想了想,最終是無奈的歎了口氣,“我也勸不動你了,隻是你最近還是安穩一些吧,不要再鬨了。”
王蘭陵點頭說道:“大人請放心,我與郡城這邊沒有彆的事情,剩下的就是黑水縣的事情了,此時已經如箭在弦上,即使是我不管,那些活不下去的人也會繼續行我所鋪墊之路。”
土地的矛盾,若是不趁著這個時候解決了,那麼和平時期的土地問題,隻會是弄得一地雞毛,不僅是鄉紳地主不願意,就連那些有一點田地的普通農民都會堅決的反對。
很多人,抗拒變化,抗拒未知的事物,寧願忍受現在已經習慣了不公,也不願意冒險了。
洪水天災的出現,不僅是反抗天,也是反抗人的最佳時期。
王蘭陵不趁著這個時候把問題解決,那麼這個問題就會繼續成為曆史遺留問題。
現在郡城不會乾涉王蘭陵的一些作為,隻要王蘭陵把黑水縣的水放了就一切都好說。
王蘭陵放水之後,必定是淹了那些地主和大量百姓的田地,此時掌握著賑災糧食和兵力的王蘭陵,就是黑水縣的主事人。
憑借那些大家族的所作所為,還有王蘭陵成功擊敗了知事的陰謀,他在黑水縣的聲望一時無二。
天時,地利,人和,再錯過這個絕佳的時機,那麼就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了!
就算是再來一次洪水,王蘭陵也沒機會去收拾那些學精了的鄉紳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