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心中大喜!
但是表麵上,沒一個敢表現出驚喜來。
老皇帝繼續說道:“國家大事還離不開我,不過一些瑣碎小事情也確實是應該讓你們接觸一些,曆練曆練了。”
“我派出去外麵的那些人,我也都寫信和他們說了,在下麵做官的時候要謙遜,不要總擺出皇親國戚的威嚴,更要注重人才的培養。”
“不過……”
老皇帝很快就眯著眼說道:“不過我還沒有死,他們招些讀書人和賓客,我不會計較,但若是結黨營私,就不行了。”
“這陣子各地都發生了一些事情,邊境有人犯上作亂,海州那邊出了一件結黨營私的大案,仙州那邊又出了養寇自重的軍頭,總歸來說四十三州還是國泰民安,這些都是誰的功勞?當然是我的功勞!”
“幾個地方叛亂的事情,讓我意識到有些能力強的人若是不為我所用的話,遲早會成為這朝廷的禍害。”
“所以我決定了,收回州級以下的官員任命權,凡是官員和小吏,皆由考試選拔。”
“從今以後,郡縣的官員出自政校,小吏由高中大學生中選拔,不管是本地官還是赴任新官,皆無權自任官吏。”
老皇帝已經意識到了,出現問題還是因為權利的問題,隻有把最優秀的那批人集中到朝廷內,集中到龍州這裡,這天下才會太平。
這些人再鬨也有個限度,軍權方麵交給薑家的人,在先進的武器和錢財支持下,那些人拿什麼反抗鋼鐵洪流?
彆說幾萬人,就是幾十萬人的叛亂,在軍隊方麵也不是問題。
當然也要培養一些政治方麵的賢才,老皇帝一直都在做這個事情,開設了很多學校,也鼓勵薑家的人多招攬一些賢人。
“這裡沒有外人,我在這裡說了吧,舉薦賢才也是我考核你們的標準,平時還是要多多學習,不管是在什麼崗位上,都要當成是自家的產業一樣,好好地經營。”
老皇帝以己度人,對這些薑家的後輩,和對待朝臣是不一樣的態度和心理。
然而老皇帝的耐心教導和期待,在他幾個兒子眼裡隻有四個字,結黨營私!
合法的結黨營私,以及對著皇位的競爭!
從老皇帝的政令下達之後開始,各地的官員權利都受到了嚴重的削弱。
包括王蘭陵在內,他已經不具備舉薦官員的權利了。
***
“這政令會出問題啊……不給地方自治權,地方上隻會把事情鬨大,讓新來的背鍋,朝廷這是什麼意思?”
當王蘭陵從驛館送來的報紙上看到這條新發布的政令後,滿腦子都是疑惑。
要說以前也沒有任命權,算是漏洞,主要是官員提出一個事情,比如縣令就是舉薦了王蘭陵,在知事同意之後這才算是肯定的事情。
這算是潛規則吧,算是互相給麵子。
除非是王蘭陵這種得罪了郡裡人的知名人物,不然郡裡都會給縣城一些權利,大家都方便。
但現在這個政令就不給舉薦的機會,直接從學校調人過來,很多事情都變得不可控。
本地人控製不了誰能來,但是他們可以控製讓誰滾蛋!
“這是拍腦子就決定的主意嗎?還具體到小吏……這朝廷裡,就沒人提出反對意見?”
誰提意見啊,都等著看皇帝笑話呢!
本質上,還是皇帝和下麵人的爭鬥,這兩個階級,天生就犯衝。
王蘭陵思考著這個事情對自己的影響,他若是失去了這個舉薦賢才和任命人才的權利,那麼至少會損失當前百分之九十的追隨者。
彆人也要生活,也要養家糊口,除非是王蘭陵自掏腰包養著他們,不然這些人不會做無用功。
這政令肯定是會被全國一體的官僚給否了,逼得老皇帝收回政令,但是在這期間,王蘭陵的損失會很大。
“看來有必要提前擴大我的財富儲備了。”
小王大人,再次切換成了財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