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農桑司(2 / 2)

山河相製 我渴望力量 5903 字 10個月前

東方衛說道:“蘭陵,鄉伯的爵位是土地兩百畝,年祿七千斤,宅子一處,驢子一匹,仆人兩個,你公士的爵位有的都有了,和鄉伯差多少就補上多少。”

王蘭陵點了點頭,說道:“這一百畝土地,我是從縣裡附近選,還是從鄉裡選?”

東方衛看向了周文德,周文德迅速說道:“公士是就近給,鄉伯的話還是應該去鄉裡選。”

頓了一下,周文德快速的回想了兩秒鐘,快速說道:“王司長是想要什麼樣的田地,是靠近縣城還是不靠,是種地的還是種菜的結果的,我對這個清楚,基本上一些事情都知道。”

王蘭陵對於土地的需求很大,一直都在想著再購置一些土地,所以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土地。

“適合種棉花的土地,我正在和工匠坊的人做織布機,需要種棉花的土地。”

再沒有比布料更適合當商品的東西了,而蒸汽機本身就是和紡織業配套的技術。

更多的商品,更高的利潤,將會反過來刺激技術的提升,王蘭陵不知道上一次蒸汽機出現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帶動紡織業的興起,他決定再來一次。

帝國的製度存在著太多的問題,如果用紡織業產出的布料來說明的話,那就是帝國施行的是供給分配製度,而不是商品購買製度。

有錢也買不到東西,人們的財富無法消化出去,就像是古代的紙張一樣,幾百年的時間才漸漸沉澱到下層社會。

周文德回憶了一下,說道:“距離縣城南麵四十裡外有一個叫白山鄉的地方,那裡有大片的公田種著棉花,一共是有田六萬畝,其中私田四萬餘畝,但也不能直接給你一百畝棉花田,那收成上不好說。”

公田都要入賬的,損耗也有,但一百畝的算起來,肯定不好過去。

王蘭陵說道:“這個自然,那裡除了棉花田之外還有什麼田地?都是種麥子的嗎?”

周文德解釋道:“這個具體的就不清楚了,那邊是農戶五百戶,種什麼的都有,主要還是大豆、芝麻和棉花。”

王蘭陵迅速道:“那我要六十畝棉花田,二十畝大豆,二十畝芝麻,若是賬麵上不好說的話,我可以給些錢贖買上麵的東西。”

有王蘭陵這話就可以了,周文德看向了東方衛,東方衛點頭說道:“不用了,今年大水淹了一些地方,地裡收成不好,那邊也不知道怎麼樣,你到時候和王蘭陵過去看看吧。”

貪汙!

貪汙這種事情,向來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而此時東方衛這個會議就是集合了黑水縣的巨頭們,大家一致默契的決定了一些事情。

東方衛發話了,而且這事情和其餘人也沒有多少關係,大家自然犯不著去和王蘭陵對著乾。

周文德點了點頭,“那就這樣。”

王蘭陵詢問道:“那邊有多少人?”

周文德說道:“一共是一百多戶人家,大概是八百人。”

王蘭陵算了一下,疑惑的說道:“八百人可以種四萬畝地嗎?”

“沒問題。”回話的是農桑司的嚴金山,他和王蘭陵不對付,此時平靜的說道:

“最累的是水稻,其次是小麥,棉花之類的要輕省許多,我們縣裡種稻的少。暑前收菜(油菜),暑後收麥,秋初收豆,秋涼收棉。”“隻要錯開收獲時間,一個勞力打理百畝地也不是問題。”

嚴金山解釋完之後,又譏諷道:“今年因為王大人興起徭役的事情,可是省了不少的功夫呢,這賬麵上要好看了!”

儘管王蘭陵安排了人幫忙收麥子,但是播種的事情都被耽誤了,尤其是一些需要大量勞動力幫著自家種地收獲的大戶人家,損失慘重,很多麥子和農作物都是爛在了地裡。

王蘭陵思考著嚴金山的話,他並不懷疑這種專業人士的話語,就像是周文德可以將三百多個鄉村的情況熟記於心,嚴金山對農作物的是絕對是比王蘭陵了解。

這裡農民的慘烈程度,比王蘭陵想象中的要更強。

有些人寧願撿大糞,也不願意種地。

光是一廂情願的發展商貿並不切實際,王蘭陵也需要把農業的問題解決,不然被人在糧食這個事情上參一本,那就是百分百被罰的事情。

水務司都是王蘭陵一手提拔的人,環衛司更是如此,那裡是王蘭陵的基本盤,哪怕是王蘭陵不在司長的位置上,那裡也是他說的算。

水務司的新任司長和下一任環衛司的司長,除非是天才,不然百分百會被王蘭陵的狗腿子給架空!

所以王蘭陵想換個地方坐了,比如早就有想法的農桑司!

嚴金山確實是比他懂得多,但是這個人的知識並不會用在解決民生問題上,不會去減輕下麵人的負擔。

所以,還是退位讓賢吧!

黑水縣新一輪的鬥爭,又要開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