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鷸與蚌(2 / 2)

聊齋縣令 六卦有坎 6523 字 11個月前

曹吉安態度逆轉,誰也沒想到原本就要不死不休的局麵,最後竟然握手言和。

很快在明裡暗裡無數目光的注視下,來勢洶洶的司禮監兩大巨頭就有些莫名其妙的走了,於此同時這個消息又傳到無數達官顯貴的耳中。

見到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一些人更滿是遺憾。

司禮監大堂之中,這裡雖然稱之為大堂,卻隻是皇宮中一處書房,不過凡有重大的事情,曹吉安和魏思賢或者一些心腹都會在這裡商議。

“哼,楊大年這個蠢貨,這次肯定是被人利用了。”曹吉安麵帶怒容,一掌拍在上好的黃花梨案幾上,下一刻案幾應聲碎裂,散落一地。

一開始無論是曹吉安還是魏思賢,都以為周昂捉拿楊大年是要向閹黨發難,畢竟楊大年是閹黨的一條財路,雖然曹吉安和魏思賢都不會直接和楊大年這種小人物扯上聯係,但是畢竟那些數量龐大的銀錢往來,最終都會指向閹黨的高層。

為了避免落下把柄,閹黨肯定會不遺餘力的阻止大理寺審問楊大年,而這就自然讓周昂和閹黨變成無法調和的對立。

在這次的楊大年事件中,周昂和閹黨,儼然就是彆人眼中的鷸與蚌。

“大公公息怒,咱們以前也一直小看了這位興建伯,這一次明顯是有人希望我們和興建伯拚個你死我活,好在咱們雙方都及時察覺。”魏思賢微微躬著身子,這位閹黨的二號人物,從始至終對曹吉安都表現的無比恭敬。

在外人眼中,曹吉安和魏思賢就是閹黨的兩大定海神針,一文一武相輔相成。

但在曹吉安麵前,魏思賢從不將自己放在平級的位置上,至始至終都將自己擺在下屬的位置。

“思賢,你向來足智多謀,你說這次是誰在背後搗鬼?竟然算計到咱家頭上來了,是秦瑞還是李長善?”曹吉安壓下怒火,一臉思索的問道。

魏思賢目光一動,而後低聲說道:“我看都不像,或許是另有其人。”

曹吉安看著魏思賢,兩人目光相視,曹吉安一臉似有所悟。

大理寺的大獄之中,左千戶看向周昂時越發崇拜。

司禮監兩位公公親自出馬,竟然就被自家大人三言兩語化解了,而且曹吉安和魏思賢走的時候還明顯客客氣氣,這可是從來都沒有的事。

而吳侍禦則是感激涕零的跪在了周昂身前,左千戶或許看不出來,但是吳侍禦卻看得出來,剛才周昂和曹吉安的交鋒中,周昂為了能夠在大理寺給楊大年定罪,明顯是有所妥協的。

在吳侍禦眼中,這就是周昂對自己天大的恩情。

“大人為玉嬌報了血海深仇,此生屬下便是粉身碎骨也無以報答大人之恩。”吳侍禦再次表明立場,這一次是心悅誠服。

“起來吧,本官不要你粉身碎骨,隻要你繼續做好大理寺丞。繼續審楊大年吧。”周昂扶起吳侍禦,對這個大理寺中難得的還是乾淨的官員,周昂覺得這一切都做的值。

這一次周昂確實向閹黨妥協了,不過自從上次夫子讓秀兒給他帶了幾句話後,周昂也明白了許多,其中最重要的感悟就是循序漸進。

正如夫子說的那樣,這世上沒有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更沒有不經曆失敗和挫折就成功的,哪怕聖人也是在無數次失敗和挫折後,才悟出了成聖的道理。

當楊大年看到周昂幾人返回後,整個人的氣勢頓時萎靡,沒有看到想象中錦衣衛的人出現,他如何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放棄了。

“我說.....我說.....我什麼都說。”楊大年心如死灰,還沒等周昂發問,他就主動的服軟了。

“說吧,你是怎麼殺死吳玉嬌的。”周昂重新坐下,臉色依舊陰沉如水。

“上月二十九日夜,我與北城巡防司統領吳奎吃酒,後來借著酒興又去了十王廟的廟會夜市,正巧看到了吳家小姐.......”楊大年很快便開口講述起來。

按楊大年的講述,案件的動機過程其實都很簡單,就是他偶遇吳玉嬌驚為天人,過了幾日又與那個北城巡防司統領吳奎喝酒時,再次提起了吳玉嬌,這楊大年本就是亡命之徒,加上酒後被人挑唆,便在數日前夜晚潛入吳家,也就有了後來的慘案。

“果然是十王廟.......”周昂心中默念著十王廟的名字,又想起了那日遇到的朱爾旦。

“大人,此案已經詳細記錄,不知是否可以結案了?”很快吳侍禦便將卷宗拿到周昂身前請示。

“還不能結案。”出乎意料,周昂竟直接開口否決。

吳侍禦和左千戶都一臉不解的看著周昂,楊大年更是一臉死灰,以為周昂覺得自己有所隱瞞。

於是楊大年連忙說道:“大人,我說的句句屬實啊!我還知道許多秘密,其中與不少朝中大臣有關,這些我都可以說,求饒我一命。”

“把他嘴給我堵上。”然而回應楊大年的卻是周昂不耐煩的聲音,楊大年萬萬沒想到,周昂竟然對這些一點都不感興趣。

“大人,這案子人證物證俱全,連疑犯都認罪了,為何還不能結案?”左千戶一臉不解的向周昂問道。

“這活人作案雖然結了,可陰魂作案還沒有了結,這案子還不算完。”周昂並沒有大功告成後的如釋重負,反而神色顯得更加嚴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