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統領點個頭,這個時候了,也沒必要怕走漏風聲:“快了,拖不過月中的。”
蘇遙微微黯然。
阿言終歸是要走了。
這一走,隻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蘇遙再逛一會兒,因微有傷感,吃下晚膳,便早早睡了。
這夜秋風呼嘯,蘇遙在風聲中睡去,又在風聲中醒來,一睜眼,便瞧見阿言坐在榻前。
月餘不見,阿言似乎也清瘦不少。
但氣色還好,聞得蘇遙的動靜,先低低喚上一聲:“公子。”
蘇遙頓時眼眶發酸。
又瞧一眼阿言的胳膊:“裴儀說你傷著骨頭了,好些了嗎?”
阿言頓一下,瞬間滑下滿臉淚水。
按照書中的年紀,阿言也不過是個半大孩子。
蘇遙念起他日後的路,便心內難受,尚未說話,便見得阿言兀自抹了抹眼淚:“都怪我,好好的就哭了起來。我是來與公子說話的,今日傅先生忙,我陪公子一日吧。”
蘇遙點點頭,阿言便服侍他穿戴洗漱,喂他吃過早飯,閒聊一上午,中午在院子中逛一圈,又喂蘇遙吃過午飯。
雖然是閒聊著消磨時光,但蘇遙卻覺得過得格外快。
人總是這樣。
從前一日日地在一起,也沒有什麼感覺。臨到離彆之時,才會覺得,時辰倏然便過去了。
日頭西移,地上涼氣漸起,阿言便扶著蘇遙回房間。
點起燭火,才轉過身:“公子。”
蘇遙知道,阿言這是要與他說正事了。
阿言給他的身後墊好軟枕,才低聲道:“公子,我九月初九日,便要走了。”
蘇遙有所預料,但仍是忍不住心內一酸。
阿言握住他的手:“我原本有許多許多話,想與公子說。但今日一見到公子,卻又都忘了。”
他稍稍低頭:“我以後不在這裡,公子要照顧好自己。”
燈火盈盈,蘇遙不由撫上他的臉頰,替他抹掉洶湧的眼淚,輕聲道:“阿言不哭了,對身體不好。”
阿言抽泣一聲,捧住蘇遙的手,又貼在臉頰邊:“隻怕我今後再也不能在人前哭了。”
他的眼淚肆意流在蘇遙手上:“我今後,也再也不會聽到有人喚我阿言了,我也再不會遇到如公子這般,單純地對我好的人了。公子,阿言很舍不得你。”
燭火搖曳,阿言淚眼朦朧,蘇遙心內也頗為起伏。
是,阿言日後會是個英明的君上。
但他身邊,是心懷鬼胎的群臣,是曲意逢迎的內侍,是暗流湧動的後宮,是虎視眈眈的外戚,是動亂不息的敵國,是勞心勞力處理批閱的奏章政事。
他是國朝最好的君上。
因為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朝堂社稷、江山萬民,在位五十六年,從未大興土木,從未聲色享樂,從未苛政酷吏,連稅款也從未增收過。
這是國朝百年太平盛世的開始,是阿言輝煌的一生。
但蘇遙隻看到阿言被關在那個籠子裡,看到阿言把江山社稷扛在肩上,看到他的嘔心瀝血、他的疲倦與他的孤獨。
如果可以,蘇遙希望阿言永遠是他鋪子中的一個小孩。
平平安安長大,或去做個小官,或繼承書鋪,或做個教書先生,平平安安地過一生,不用去麵對任何勾心鬥角與腥風血雨。
蘇遙也曾想過,把日後的鬥爭全部告訴阿言。但他一張口,便不知為何,聲音都被堵住。
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一股力量,在阻止他乾預世事。
或者是在告訴他,各人皆有各人的命數,不要強行阻止。
蘇遙不知道該說什麼,他隻想多看阿言兩眼。
阿言捧住蘇遙的手,也慢慢平複心緒。
他默然良久,方輕聲開口:“公子,我曾經在很久之前,想過不走,但我終究選擇了踏進去。”
蘇遙沒有打斷他。
阿言便繼續道:“自很多年前起,我的存在,便從未與身邊之人帶來過任何好事。我身懷禍事,不敢與人親近,也從未接受到任何人的好意。下人的命,終歸不是命,我受過各種各樣的淩辱與踐踏,我從錦衣玉食淪落至此,我也曾想過一死了之。”
“但或許是上蒼垂憐我,我因自儘而被主家轉賣,卻遇到了齊伯,而後,又遇到從京中回來的公子你。”
蘇遙聽說過,齊伯說,當時鋪中的錢要節省,但又需人幫忙。買不起旁人,隻能挑了瘦弱不堪的阿言。
阿言貼在蘇遙手上:“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拿一個奴仆的命當命看,我在上一個主家,過得還不如夫人養的狗。我沒有了爹娘,我從來沒遇到過如公子這樣好的人……”
“可是公子對我這樣好,我卻險些害公子喪命……”
阿言啜泣不已,蘇遙又滿腹心酸。
他輕輕揩拭阿言的淚水,尚未說話,又聽得阿言道:“所以那日,我就在想,公子待我的大恩,便是讓我用命報答,我也是甘願的。”
“阿言……”
蘇遙喚一聲,卻見阿言輕輕搖搖頭:“公子不必多言,我是這樣想,便如此說。”
他略微平緩下語氣:“骨肉至親之間,也是血海深仇,我原本並不相信這世上會有什麼好人。直到我遇見公子,直到我想保護公子一輩子,直到我想去為公子而死。”
“是公子讓我知道,這世上或許還有很多,像公子一般的人。心地純良,普普通通,整日操心柴米油鹽,過著風平浪靜的小日子。或許,我能夠為這些人做一些事情。”
阿言靜靜地望著蘇遙:“我不僅想保護公子,我還想保護所有如公子一般的人。我希望天下再無流離失所,再無衣不蔽體,再無食不果腹,再無冤屈邪佞,我想建一個盛世,護著所有像公子這樣的人,安安穩穩地過完一生。”
蘇遙淚流滿麵,隻緊緊地擁住阿言。
這是阿言選擇的路,這是阿言要走的路。
他將一生風雨,也將萬古流芳。
蘇遙卻隻想給他一個懷抱,一個短暫卻溫暖的懷抱。
阿言靠在蘇遙懷中靜默良久,更漏滴答,外頭又傳來叩門聲:“殿下,有一處文書需要與您交代,已等您一天了,夜也深了。”
是鐘統領的聲音。
阿言不由起身,去洗把臉,又給蘇遙擦一擦,才應聲:“我就來。”
蘇遙不由起身:“我送你一步吧。”
“晚間天涼,公子不要出門了。”
阿言已恢複鎮靜,蘇遙卻還是堅持送到門口。
房門一打開,是廊下明亮的燈火。
阿言在此處,院中便守備森嚴,滿院甲衣,於庭院搖曳的燈火中,泛出蕭肅的寒意。
鐘統領站在階上,阿言一開門,他便屈膝行禮:“見過小殿下。”
整個庭院中的甲衣皆屈膝跪下,一聲齊整的問安,驚得枝頭鳥雀嘩啦一聲飛起。
蘇遙愣上一下,瞧見滿院子跪著的人,驀然一頓,他正跟著行禮,剛一低頭,卻被阿言一把扶起。
燈火之下,阿言目光清澈:“公子不必如此。我說過,無論我日後是誰,我都永遠是蘇言。天下從沒有兄長與弟弟行禮的道理。”
阿言聲音不大,卻滿院子聽得清清楚楚。
鐘統領跪在燈下,瞧見搖晃的燈影,一時默然。
日後這普天之下,恐怕又會多一位貴人。
事實上,數年之後,鐘統領再於宮中見到蘇遙,依舊發出了同樣的感慨。
年輕的君上直接從禦書房奔至階下,在闔宮驚訝的目光中,一把扶住自舊京遠道而來的蘇遙:“天下從沒有讓兄長行禮的道理,公子怎麼又如此?”
當然,他說罷這句話後,也扶了一把旁邊的傅陵,笑道:“鶴台先生的新書又拖欠時日了,可不能再讓我家公子費心催稿了。”
那時,阿言已然比蘇遙要高了。
但蘇遙依舊沒變。
歲月對美人,總是格外寬容的。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舊京金菊盛開,晴好的天氣,阿言卻終究沒讓蘇遙出門送。
城樓風太大,傅陵送人回來,便瞧見蘇遙兀自坐在廊下。
傅陵自背後抱住他:“中午想吃什麼?”
蘇遙默一下,複笑笑:“吃珍珠丸子湯吧,昨兒吃了,但沒吃夠。”
“好。”
傅陵笑笑,又低聲道,“十六那日,是我六弟兒子的生辰,我看了生辰宴,也有這道菜的。到時候全給你吃。”
蘇遙不由有些緊張,又道:“真到了那日,怎麼能光顧著吃呢?”
“就是接你去吃的,彆的不用操心。”
傅陵此時如此說,蘇遙自然不信。
但真到那一日,蘇遙發現,他還真的隻顧著吃了。
傅家的菜真好吃,傅家的人也是真熱情。
本章共5段,你正在(第6段)
本章共5段,你正在(第7段)
本章共5段,你正在(第8段)
本章共5段,你正在(第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