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差距驚人(2 / 2)

“我國的方針就是一邊引進俄羅斯的D-3渦扇發動來滿足現役運輸機的正常使用,再另外立項搞我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希望能夠研發出來堪比D-3的渦扇發動機。但是想要做到,卻千難萬難。這並不僅僅是有錢就行的。”王樹福一臉無奈。

秦風撓撓腦門。這個有錢砸還不行?

兩萬億啊!

“呃,秦風,你這還小,沒學理科,所以你對這方麵可能不太清楚!”李傳福一旁說,“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例如我們這剛剛進口的數控銑床,這是日本產的,可以算是如今最先進的了。當然,不是最頂尖的。”

李傳福指著遠處一台數控銑床,一臉的驚歎。

“這是日本的山崎馬紮克公司生產的數控銑床,其精度,這樣說吧,秦風,我不知道你是怎麼弄來的,因為這種精度的數控銑床,是超標的!”李傳福說,“這是根本就不可能允許出口的精度級彆數控銑床!”

“可以說,這一台數控銑床,放在國內任何重工企業,那都是寶貝。雖然這在西方,並不算什麼,甚至還不是最頂級的,但是在國內來說,卻要至少領先目前國內各大企業3年。”魏建君一臉寶貝的模樣說。

“而這裡所有的設備,都是如此。都是領先國內那些設備至少3年!”王樹福苦笑,“太可怕了。你怎麼弄來,我們不管。但這些,的確是我們的寶貝。可是,這在全球來說,卻並不算什麼!現在你明白了嘛?”

明白啥?秦風有點迷糊。

三人見秦風還是有點不太明白,隻好繼續解說。

“發動機,是最高尖端的技術,可以這樣說,你讓豐田,三菱這都公司,將他們最好發動機的圖紙,給我們,我們都做不出來。你彆覺得我們說的誇張,這就是事實。就算將所有圖紙放在我們麵前,我們現在都做不出來!”王樹福無奈說。

“這絕不是欠缺核心技術就能做到的事!”李傳福在一旁說,“舉個例子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於1952年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數控銑床。之後德國日本前腳踩後腳緊隨起步,我國第一台數控機床於195年,由清華大學研製成功,差距還是僅僅6年,並不是太大。再看看現在,隨便一個普通工人去日本鍛煉幾年,或者去德國企業乾幾年,回來技術就可以碾壓大陸原先同等級的老同事,這就是現在的差距。”

“很可怕的差距!我們欠缺的不僅僅是核心技術,還有掌握技術的工人。同時,在加工製造業,我們也有太大的欠錢。”魏建君說,“國內,你能說的出名的設備製造廠有幾個?”

秦風這哪答得上來啊。

自己從來就不是理科男。

“沈-陽機床,昆-明機床等等,擁有國內領先技術的機床廠,不會超過1家,而且都是國營企業。而他們生產最頂尖的車床,比我們這台來自日本山崎馬紮克的數控銑床,差距在3年!”王樹福解答。

“而日本,你看這麼小的國家,他們擁有的相關設備生產公司,在全球有名的就有:山崎馬紮克、天田、大隈、森精機、捷太科特、牧野、小鬆、會田、三菱、沙迪克、西鐵城、不二越.富士、東芝、兄弟、津上、瀧澤、遠州、岡本、宮野、霍科斯、速技能、中村留、三井精機、豐和、富士、鬆浦、高鬆、浜井、倉敷、太陽工機、和井田、庫吉瑪、住友重機.芬太克、發那科、池貝等上百家。這是我耳熟能詳的,還有一些我不知道,但依然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品牌。”魏建君說。

魏建君有建廠,對設備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在加工這一行,中日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原因在哪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